一针见血 | 受冷未必“寒碜”
◎李光羽
2016年11月20日《新民晚报》B9版上有《多穿两件》一文,在说到一个“穿衣服要风度不要温度”的男子时,文章这样写道:“最近,他总是感觉全身冰冷,时不时还打寒碜。”此处的“打寒碜”应是“打寒战”之误。
战,可以指发抖,如胆战心惊。寒战,指的是因受冷或受惊导致身体颤抖。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三:“萧队长推开关得溜严的外屋的门,一阵寒风跟着刮进来,白大嫂子给吹得打了个寒战。”也说“寒噤”等。
碜,读作chěn,指丑、难堪。“寒碜(hán·chen)”是个口语词,形容难看、丑陋,也指丢脸、不体面。也可作动词用,指嘲笑讥讽,揭人短处。汉语中没有“打寒碜”的说法。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7年第9期《一针见血》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