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观众都在大笑,中国观众不笑
我非常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好多观众,只要是国外的电视剧,一律打高分,而咱们国内拍的电视剧,则一律打低分,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病是怎么得的呢,且看鞍灭来仔细为大家分析。
昨天晚上鞍灭看了一部高分“优质”美剧,名字叫永不者,第一集只看了十来分钟就退出了。
从上图中的英国演员嘴中说出这句“我们认为这事跟撒旦有关”的时候,鞍灭就知道这部英国电视剧,要表达什么了,它要做什么坏事了。
这部美国和英国合拍的,暗戳戳地恶心中国人的电视剧,毫无例外,跟鞍灭预料的一模一样,在豆瓣上得到了超高的评分,7.6分。
这种国人的病态审美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
鞍灭来告诉你答案,如果一个人,一个国家,一年365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复地向你灌输一种形象,一种观念,你会不会也形成了种固定的思绪模式和审美习惯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比如这部鞍灭只看了十分钟的英剧。
这部叫《永不者》的英剧,鞍灭是看到这个截图剧情被恶心到后退出的,而没有被下面这段剧情恶心到,还看得津津有味的观众,应该是绝大多数,甚至是九成九的观众,因为他们已经太习惯被别人骂了。
被别人侮辱,被别人戏弄,还要被别人当小丑来消遣。
这段剧情,鞍灭不知道这些观众是怎么津津有味地看下去,而且还对这部剧赞扬有加,评为“优质”英剧的。
鞍灭随便截图了几张,看看这些台词和文字,不会比下水道的污水更白。
而这对英国父母,嘴里的这个朱朵,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新生女儿,要这么肆意地侮辱和践踏。
不奇怪,英国在殖民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时候,也是这副嘴脸,这是他们的本性。
不这样做的话,他们反而不像是英国人了。
一番污言秽语和厕所粪便之后,剧中的两个女主都大为震惊,表示“描述得太鲜明了”。
得到剧中女主的夸赞之后,这对父母裂开肮脏的大嘴,开心地笑了。
然后,一只英国茶壶的嘴,就开始传出火车汽笛的鸣叫声,尖利刺耳。
估计这一段就是所谓的英式幽默吧,外国观众看到这个地方,可能都会笑场,而中国观众呢,估计大部分人是笑不出来的,还会心里堵得慌。当然也不排除那种已经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观众,也会跟着大笑。
镜头一转,来到了这家人的一个阁楼上,只见一个浑身散发出恶臭,穿得像叫化子一样的类人生物,蜷缩在角落里。
为什么这部英剧会这样描述这个女孩呢,大家接着往后看,答案在后面。
女主问这家人的妈妈,为什么要把这个小女孩用铁链像拴狗一样拴起来。
你们猜这家女主人怎么回答的,她很坦然地说,怕传染给其他的孩子。
女主又问这个妈妈,你让这个小女孩说话,然后这个妈妈说,你是叫撒旦说话吧。
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出现这个台词呢,并不莫名其妙,这是有很深用意的,这个母亲特意说出这句台词,是为了后面的剧情做铺垫的。
只听这个邋遢的叫花子,跟着发出一阵很难听(其实是演员本人故意说得很难听)的外语,不是英语,是外语。
虽然演员本人故意说得非常难听,但观众还是能非常清楚地听出来,这个叫花子,嘴里说的是中文和俄语。
而且,为了让不懂中文的外国观众,看懂这段剧情,导演还让这个母亲,尖叫着重复了一句台词:她说中文!
这部恐怖的英剧也很有意思,看弹幕上的中国观众,全部在刷好看呀,六六六呀,都很欢欣鼓舞的样子。
而且,因为在一部“高级又优雅”的英剧中,竟然能听到一句亲切的中国话,这太难得了,这简直就是赏赐,把这些中国观众感动得哟。
就差跪下来磕头了。
女主有些奇怪,问怎么会说中文,然后叫花子的母亲又开始替导演说话了:哦,你是说那些杂技演员吗。
在羞辱了一番杂技演员之后,叫花子的父亲说,不可能,他们只会翻滚。
这句台词是什么意思呢,相信九成九的观众是没有看懂的,但是外国观众应该看懂了。
只会翻滚的是什么,鞍灭想问大家这个问题,人类只会翻滚吗。
父亲继续说,他们来巴尼公园表演杂技。
叫花子的妈妈赶紧着补充道。
“他们散发着邪气,我当时就说了。”
弹幕上的中国观众,还在刷着“听得懂哈哈哈哈。”
你们看得好开心呀,然后有人就会说了,这是玻璃心,哈哈哈哈。
最后,叫花子的母亲又补充了一句,还有一只猴子,它盯着我看。
至此,导演完整地完成了他的这一串连锁暗示,其实也不能说是暗示,应该是明晃晃地明示,只要是个人,长着个眼睛,应该都看得出来。
这一串连锁暗示从前往后,是这样的:
撒旦、中国、中文、邋遢、恶臭、乞丐、邪恶、杂技、杂技演员、小丑、猴子。
回到鞍灭这篇影评的标题,为什么外国观众都在大笑,中国观众不笑,因为中国观众笑不出来,当然,有些人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