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耗时30天,制作了一份全网最全《新冠说明书》I 关于新冠,说点...

一.阳前
二.阳中
三.阳后
一.阳前
1.都有什么症状?
如果不幸感染,最初会发生咽干、咽痛、咽痒,嗓子里就像吃了小毛毛一样刺挠。但还有的人上来就出现了头疼,腹泻等,高一个程度的病症。然后开始发烧,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还能挺住。在这里经常就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胃肠感冒”。

紧接着挺不住了,这可能是症状最严重的时候,发烧烧的越来越高,并伴有浑身疼,咽痛加重,多数人出现“小刀拉嗓子”的感觉。但也有部分人咽部情况尚可,伴随着吃药可能症状有所缓解。但一停药又开始反复了,证明你还是需要再吃点药,帮你度过难关。这个时候是,不吃药是真的难受,吃多了害怕引起肝肾损伤。

药吃了几天,也在床上休息了几天,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咳嗽开始频繁。不仅咳嗽,还有其他因人而异的症状,流鼻涕、眼睛疼、流眼泪、头疼、耳鸣、皮肤过敏,甚至排气等等。

经过这一顿顿折腾,睡了几宿觉。终于,其他症状好的差不多了。但咳嗽逐渐加重,大部分人还开始有痰,而且浑身无力。最后,终于表面上好了,咳嗽的症状也有所缓解,但没有完全缓解。痰少了,但还有,还咳不出来,浑身无力的症状一直持续。

最难受的是有人出现了味觉,嗅觉的损害或消失。最最最后如果好了就好了,没好长期新冠就开始了。

2.不同毒株表现不同么?
不是的,不同症状最大的因素是每个人的免疫能力不同。
目前,我国南方的毒株(主要)主要是BA .5.2,我国北方毒株(主要)是BF.7,且国外大面积流行的BQ.1、XBB也在“赶往”我国。

那关于我国目前两种主要毒株的感染症状对比,没有找到相应的文献,只能根据国内外的媒体报道猜测(媒体报道只是备用资料)。两种毒株的病毒毒力相似,但北方的BF.7的传播能力可能更广。

北方毒株强?
至于为什么北方普遍比南方程度重一点?可能是温度太低,人体的免疫就会较弱,出现的症状就可能重一些。

网上流传的“干饭猪”,“学习猪”,“暴瘦猪”等等,这个只是免疫能力不同,表现出来不同的“症状”。目前来看。毒株只负责你“中不中招”,不负责你“中了什么招”。且不同表现说明疾病涉及到相关的部位,不要被那些好听的网络语言误导了,耽误了病情!!

3.免疫越强越严重吗?
不是的,“免疫力”这个概念其实一直被大众混淆,免疫力稳定才是真的强。

“免疫力低”好理解——体弱多病的。
“免疫高”——有个小病菌你就炎症了,那就不叫强,那叫过敏。
为啥经常锻炼的人最近也生病了呢?
因为锻炼是一种短期消耗体力、长期有益免疫的事。

正好赶上刚练完有个“病毒窗口”(免疫窗口),病毒就趁“虚”而入了。锻炼的人对比之前的自己,肯定病情会好一些。所以免疫越强(越稳定)症状越轻,但也根据接触病毒的多少和最近的状态有关。
4.如何稳定免疫?
a.最最最重要的,保证充足的睡眠。具体睡多久,可以照着参考的七个半小时左右去睡,主要还是因人而异。
b.冬天注意保暖,受凉了也会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
c.最近吃饭的时候要多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因为目前我国居民确实在蛋白质上有一定的摄入不足,比如肉、蛋、奶就需要多补充一些。

d.情绪稳定是每个疾病都有的影响因素。保证情绪稳定,别焦虑,也有助于免疫。
e.最后就是保证体力的充沛。知道现在大家工作学习都很累,但退而求其次保证效率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以下是有关免疫稳定加减分的表格。
打分越低就越要注意,做好以上的几条了!

🙌另:大家最近都在忙着补充维生素C呢吧,橙子现在都成了抢手货了。
首先说维C能不能预防新冠这个目前还没有定论,其次,除了橙子富含维生素C,还有红枣,猕猴桃,草莓,橘子等。而且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补充100 mg即可。

5.会不会是无症状感染者?
大家理解的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就是得了但是没事有抗体。这其实只是其中的一种叫“隐性感染”。
还有一种是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细胞和它战斗,但是战斗力只够持续它在一个低水平状态,却不足以完全清除它。待哪天自己不注意保护身体了,免疫一弱,长期潜伏在身体里的病毒就开始“造作”引发症状,这叫“潜伏性感染”。

所以,继续按照上述的方法,保证自己的免疫,才能快速清除掉体内的病毒。
这同样也说明了,无症状感染者有的也具有感染性,且即使是有抗体了,部分免疫(体液免疫)持续时间也较弱,对于再次感染的概率更高。补充一下,表面上刚好的人,也属于没有症状了的感染者。准确的说法叫“恢复期携带者”。

字面意思,“恢复期”也是可能携带病毒的,大家要注意好防护,不要掉以轻心!!
以下有关如何做好防护的表格

二.阳中
1.发烧该怎么办?
首先不建议根据网传——“38.5℃以下不吃药,38.5℃以上才吃药”——这种机械方式(做判断)。因为不同人的免疫性(敏感程度)和耐受性是不同的,你说38.2℃都难受得不行了,还不赶紧降温!
正确的做法是:如果你刚开始难受了,就立马休息,并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降一次,如果发现没降下来就吃药。

物理降温第一种方式:可以冰敷在脑门上(皮肤薄)、大腿根儿、人鱼线(血管多)这些位置,这叫传导散热。但要注意垫点东西,别给皮肤冻伤了。

物理降温第二种方式:可以通过“捂汗”的方式。但千万别在已经出汗了的情况下,那就把你本来降下来的体温又给升回去了!
正确的“捂汗”方法是:当你觉得身体冷的时候,盖床厚被子睡一觉。醒了出汗了,也降温了,赶紧把汗擦掉。注意出汗后的保暖和水分、电解质的补充,这种方法叫蒸发散热,也是物理降温的一种。

🙅错误做法:为了出汗,去跑步、去蒸桑拿。
你说你都发着烧呢,体力都不支了,那不“丢了西瓜捡芝麻”嘛,“伤敌一千,自损一万”了么不是。所以,所有消耗体力的方式都要避免。
2.退烧药都有什么?
布洛芬因为安全性较高,所以成为了临床上的首推药。

同样是解热镇痛药的,还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处方药)、双氯芬酸(处方药)、吡罗昔康(处方药)、美洛昔康(处方药)、萘丁美酮(处方药)、舒林酸(处方药)等,这些只是成分,同一种成分还有不同的品牌,希望能给大家更多的选择。

那为啥专家只推荐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呢?因为它们相对安全些。
下面是这些药物的特点和副作用列出的表格,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3.各类布洛芬区别是什么?
(布洛芬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颗粒的区别)

首先,网传“药盒上不同姿势代表治疗不同部位”的说法是假的,因为成分都是一样的,作用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解热镇痛作用的。
其次,网传“缓释胶囊是针对止痛,普通片才是退热”,这个说法也不准确。

普通片,起效较快,成分较多,更适合着急退热的。
缓释胶囊相较普通片,持续时间更长、效果温和,更适合身体持续疼痛的,但退热也行啊。不过不能因为温和就多吃,因为大部分缓释胶囊的成分含量是最多的,为了持续药效嘛~
混悬液相较普通片,起效更快,因为液体更容易吸收;但由于成分较少,所以更适合儿童。
颗粒相较普通片,加水后又变成了溶液剂且成分也较多,所以适合特别着急退热的。

不同制剂其实有利有弊,这里只是概括。
4.嗓子疼该怎么办?
首先,从有嗓子疼的症状起,前两天一定不要喝热水,要喝常温甚至是有一点点凉的会好受些。大概到了第三天再喝一些温水,也不要过热!

等免疫细胞把战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也就是炎症的恢复期,咱们再喝温水,加速血液循环,多派兵力去消炎。

其次,刚烧开的水也有个用,就是对着嗓子拿水蒸气腾腾。

再或者,各类喉宝、含片能用的就用上,但要注意含糖量不要太高,齁嗓子。
最后,实在挺不住,补一片对乙酰氨基酚。因为它是非甾体抗炎药,也对嗓子里的炎症有作用。
新冠能不能用消炎药?
网上说不要用消炎药么,说“消炎药是抗细菌的,新冠是病毒,消炎药不管用”。
这点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老一辈儿的人会管抗生素叫“消炎药”,比如头孢(处方药)、青霉素(处方药)。但具有消炎作用的药,还包括我们最近都在用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类非甾体抗炎药。

消炎药是个比较大范围的概括,所以不能一句话就给否了。
5.浑身疼该怎么办?
新冠浑身酸痛,大部分原因是炎症引起的,多喝水以及继续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类的非甾体抗炎药。在吃药的同时,一定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除了炎症外,高热引起的乳酸堆积也是疼痛的一部分。如果还能爬起来床的话,可以在对应疼痛的肌肉群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希望能对你的疼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6.咳嗽该怎么办?
首先,要判断是无痰咳嗽还是有痰咳嗽。

如果你是有痰但还咳不出来,应该先用祛痰药,否则痰排不出来更容易加重病情,等痰少或无痰了再用止咳药。
祛痰药包括氨溴索、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这些成分,不同成分还有不同的品牌,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

以下是各类药物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大家一定要根据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待咯痰问题解决后就可以使用止咳药了,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只推荐氢溴酸右美沙芬这个成分,但痰还多的朋友慎用,妊娠三个月内的朋友禁用。

另外,如果有躺下咳嗽难以入睡的朋友,可以尝试侧卧位,或者在上背部垫个垫子的半卧位,可能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网传“咳嗽是证明要好了!是身体在往外排毒呢”
这个说法是绝对错误的,咳嗽是一种防御机制,保护性反射。
咳的时间越长只能证明炎症越严重,且咳的越严重越有加重病情的可能。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及时止咳。
7.腹泻该怎么办?
首先,喝盐水、电解质水,可以帮助缓解你腹泻后大量脱水及导致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问题。
其次,多少吃点东西,吃一些富含谷氨酰胺的食物,鱼类、肉类、鸡蛋、白菜等。因为这个时候肠黏膜可能受损了,谷氨酰胺是肠黏膜细胞所需的氨基酸,有助于修复。

最后,网传的蒙脱石散是一个挺好的止泻药。

它的作用是吃完了糊肠子上吸附那些毒物、液体,从而止泻。但除了蒙脱石,我们的选择还有药用炭(处方药)、硅炭银片(处方药)等具有同样作用的吸附药,还有鞣酸蛋白这类收敛剂。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用量用法,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下面是列的一些药物特点和禁忌

三.阳后
1.新冠后遗症真的存在吗?
这个肯定是存在的,或者换个说法叫“长期新冠”。世界卫生组织现在给的定义是,在感染三个月后仍存在疲劳、呼吸困难、咳嗽、注意力难以集中、嗅觉味觉丧失或改变、失眠、脱发等症状。

具体患病的几率有多大?不同文献给出的数据不一样,只能提供几个参考:
最多的,说30%。

最低的,说四周后4.5%。

样本比较全面的,说在10%左右。

但不同地区、不同毒株、不同环境下对病毒的影响也不同,只能期望这次的概率可以达到4.5%或者更低。
现在大家一直没劲、持续咳嗽的人数是不是比较多?放心,这不是说你三个月后就“跑不了”了、长期新冠了。
数据表明大概有73%(中位数)的人,会在30天内至少有一种症状持续发生,但这个时候如果你还不注意免疫,不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危险性可能就会大一些了。

2.阳了之后会不会再阳?
我觉得这个问题,给出任何“肯定”和“否定”的答案都是比较武断的。
结合实验数据、临床观察以及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给出两个时间点,观察从1月8号至1月15号、1月20号至1月25号各地的感染情况。如果这两周又开始第二次较大规模的感染,那之后的重复感染率可能就拦不住了。
原因有二:
a.我国十二月份感染的毒株是“老一代”BA.5.2和BF.7,但现在国外流行的毒株是BQ.1和XBB。目前从实验数据上看,“老一代”的抗体对“新一代”的毒株的有效性不是很高,大概在40%,但这只是纯在实验室拿血清对比(的数据),实际情况比40%高还是低,谁也不知道,希望会好一些。
b. 那有人说我们看看国外得过“老一代”,又得过“新一代”的比率不就完了吗?看的文献中就写个“在包括印度、美国等国家的比率正在迅速增加”,加多少他是没说,那只能还从媒体报道上猜测。

新加坡在10月份又迎来了感染高峰,其中XBB的感染率为48%;

日本在12月份也迎来了又一次的高峰。

报告指出BQ.1的比例正在增加,而且发现腹泻、闹肚子的症状比较明显;
美国,目前又出来了个XBB.1.5开始逐渐流行。

总的来说,得过“老一代”又得“新一代”的可能性很高。

但与我国不同的是,其他国家的时间跨度都在3-6个月,像咱们这种处于“新老两代交替”的情况,全世界都没有参考。毕竟即使是不同毒株,前一代的抗体也是有一定防御作用的。
我们只能希望这种短时间重复感染的概率会低一些。还是看4月8号后面那一周。

3.阳后康复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肯定是不能剧烈运动。我们前面讲过,运动是一项短期消耗体力,长期有益免疫的事。你身体的炎症还没“消散”,你再破坏免疫。如果咱病毒没彻底清除,只是恢复期潜伏状态,那就会出现所谓的“复阳”。

其次,如果在表面上好了后,仍有持续性干咳,已经影响到你正常的休息了,建议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这个成分的止咳药。

因为如果你休息不好,也是会破坏免疫的,但一定要注意用量用法,记得参考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最后,有几个症状需要格外注意:
①当你感到胸前好像有一只手掏进心脏,然后使劲儿攥紧的那种紧紧巴巴的压榨痛,就说明心脏此时可能已经缺血缺氧了,要及时停掉你手里所有的事儿,去休息。

②当你感到胸口发闷,就好像有个大象坐在胸口喘不上气的呼吸困难,说明肺部可能缺血缺氧了,尝试坐起来,双腿自然下垂,注意休息,因为这样才能减轻你心肺的压力。

现在网传比较多的是“白肺”和“心肌炎”,或者仍然持续咳嗽。
这就说明没好。所以要时刻关注自己有没有上述的症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