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轮滑】Dualbox️!轮滑圈最有故事的刀架,见证速滑技术的发展!

小编:老柚记
如果你是一个有多年经验的速滑爱好者,当听到卡杜牧这个名字,十有八九你的脑海闪现的就是Dualbox®️双管刀架。


为什么?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
从性能角度来说,这是卡杜牧的金牌产品,也是拳头产品,是产品性能与技术水平完美结合的的体现。
从结构设计来说,它们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贯穿刀架两侧的无任何衔接和交叉的两个通管,在铝挤型材技术难度上达到极致。

它抛弃了普通刀架用的横桥结构——侧通管设计不仅让整体的侧向受力更加均衡,减少刀架断裂几率,也让侧推的力量反馈更加温润有力,让运动员对自己的力量把控做到极致,可谓一箭双雕。
而Dualbox®️系列支架,不仅是现今速滑世界的领衔设计之一,更是在90年代末期见证了速度轮滑在全世界的兴起。
1.Dualbox在冰上王国的诞生
说到Dualbox®️支架,那不得不提它的创造者,设计师荷兰人Dirderik Hol。

荷兰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冬季冰雪覆盖,所有国民包括王室,都对冰上运动特别热衷。一到冬天,所有的池塘湖泊,只要能溜冰的的绝对不会被放过,一定都是滑冰爱好者。所以荷兰一直都被称为“冰上王国”。
荷兰人的速滑到底有多厉害?在2018年的冬季奥运会上,荷兰一共获得了117枚奖牌,其中111枚来自速滑!

作为一名运动爱好者,诞生在这样的速度王国,又在著名的TU Delft大学学习产品设计,更由于毕业设计与Raps的合作,Diederik就这样顺利地进入了速度滑冰和速度轮滑行业,而那是90年代末,冰上正是克莱普冰刀大展宏图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速度轮滑也是刚起步的阶段。
1999年,Mogema这个品牌(入行早的老玩家都知道这个品牌)在荷兰正式成立,而Diederik被任命为总设计师,负责Mogema所有产品线设计,包括上鞋、支架以及其他配件。
而Dualbox®️支架,就是Diederik的第一件速度轮滑支架作品。

与当时主流的轮滑支架不同,它破天荒地使用了双层铝挤设计,并拥有了欧洲和美国的双层支架专利,成为当时硬度和强度都最高的轮滑支架。

从受力热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双层刀架壁的硬度使其可以很大程度上承受力量型选手的侧向推力而不发生剧烈形变,从而使力量传递最大化,选手的速度也得以最大化。

2000年,Rollerblade与Mogema携手,在罗马举行的世界杯比赛上,Jorge Botero使用全新的Dualbox®️,斩获这个新赛季的第一个冠军。

从此,Dualbox®️在世界赛场势不可挡,轮滑开始真正走向高速时代。Dualbox®️在赛场上斩获金牌无数。


2.Dualbox的进一步改进
在Mogema的7年,根据挤型变化,Dualbox®️系列前后发展了三个系列。可以看到,设计师的想法,在保证双层设计的同时,减少支架重量,同时逐渐增加轮子的露出面积。

这个时间段,五轮逐渐向四轮切换,轮子也越来越大了,轮子的露出面积也明显增大,刀架外形越来越纤细。

在这七年间,由于极强的研发能力,除了Dualbox®️系列以外,还推出了震惊一时的克莱普(Clap)轮滑支架,这样Mogema当仁不让地成长当时速度轮滑行业的领头羊。
3.Cádomotus卡杜牧的出现
时间来到2006年。尽管产品上一路领先,由于Mogema股东投资失策,品牌运营出现一些问题。加上产品发展上经常与股东的意见不合,Diederik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虽然彼时他算不上富有,但是他对速滑运动的热爱以及在产品设计上的天赋,让他在国际轮滑圈有了一席之地。所以,为什么不干脆成立自己的品牌,这样可以真正实现自己的想法,做出更多适合速滑玩家的产品?
2006年,经过与老东家协商,Diederik带着自己的金牌设计Dualbox®️专利,离开了Mogema,开始了自己的新品牌--Cádomotus卡杜牧,再次出现在轮滑的视线中。而由于运营上的问题,Mogema品牌自此逐渐消失了。

2007年,Cádomotus卡杜牧与Dualbox®️在WIC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新品牌成立才一年,便在在柏林马拉松赛场上夺得世界冠军。

4.Dualbox续写辉煌
尽管这个时候Dualbox®️这款支架性能似乎无懈可击,很多顶级选手也将其视为赛事必备,但Diederik坚信这款产品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
很快,Dualbox®️第四代产品问世了。


2009年,比利时的年轻小将的Bart Swings(现在国内我们称他为巴神)得到Cádomotus卡杜牧发掘,成为耀眼新星。自此他与Shane Dobbin,Manon Kamminga ,Elton de Souza等众多选手一齐组成Cadomotus战队,在世界杯与世锦赛上,斩获多个冠军。


Bart的战靴,正是Cadomotus速滑鞋以及第四代Dualbox®️支架。

插播一个第四代Dualbox®️的衍生品——六个轮子的速降刀架。绝版设计,你要是还能看到这个产品,就赶紧收了吧。

这时可以看到,第四代Dualbox®️产品已经相当纤细,轮子大面积露出。可以说视觉上的“弱不禁风”,完全不影响它力量上的“无人能敌”。

我们不难从以下截面照片看到设计师在Dualbox®️的工艺与重量上下的功夫——通管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高,重量越来越轻。

但是!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 Naive!产品升级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在第四代Dualbox®️取得空前成功的同时,Diederik已经开始在思索第五代产品的改进。
5.Dualbox五代 设计更为出彩
在这个精益求精的年代,怎样可以把产品做到最好?选手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力量与技术越来越成熟,怎样可以真正让支架为智能运动服务,按照运动员们想要的功能去实现,让身体与器材一体化,让器材成为肌肉和骨骼的延伸?
有如此高性能为基准,想要改进得更好,更轻,需要给产品定一个要求框架。
因此,当又复杂又严格的新一代DualBox®刀架的设计项目获准落地时,Diederik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DualBox®的独特性能不会因为刀架重量减轻而降低。同时,以下三个性能还要有所提升:
更稳定——力量分部均匀
减少肌肉疲劳——减震
操控性加强——可预测反馈
在材质上选用了与传统的轮滑刀架完全不同的铝材——WT3——在强度、刚性与韧性上,它相同于7系铝合金;在制作过程中,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能更好的拉伸性能,从而得以完成Cádomotus令人瞩目的立体双管结构。

接着是工艺。想要刀架达到最轻,双管结构必须坚固而管的截面还要尽量减小。
不瞒你说

整条管道必须完全通畅,没有任何交叉或黏连。DualBox®️独一无二的支架设计给滑手提供了极大的优势,有更好的力量分布和操控力,这是传统横桥设计的支架不具备的。

大部分的支架在硬度和韧性上无法达到平衡,所以力量传递不好,影响操控性。DualBox®️的工艺保证滑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加速和达到极速时对支架仍然保持良好的操控力——正是这样的高效性能一直以来赢得了公路赛和场地赛的成功。

为了保持这些优点,同时达到让刀架更为轻盈的目的,卡杜牧(Cádomotus)将侧空槽的概念和整铝CNC切割技术结合起来。

通过这种方法,不同于改变材料自然形态的工业铝挤技术,实现了最优化的支架桥和侧空槽。正是通过这种结合,第五代DualBox®️支架足足比上一代轻了30g。


在测试刀架力量传递和力量控制的时候,Diederik模拟了四种轮滑极端受力情况。在这四种情况下,刀架的形变情况和材料受力情况一览无遗。在热图(Heat Map)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展示了型材不同的受压程度。


在外形上,第五代的侧空槽比第四代更低更宽。在结构上,更宽的侧空槽提供更大的扭力和刚性;支架的整体高度降低使支架更轻盈。在风格上,新支架设计让轮子露出更多,看起来比实际还要轻。

这就成就了我们现在见到的第五代Dualbox®️的出色表现。它令人惊奇地轻盈、坚固并且有韧性。


双层支架真正发展成为“双管”,管面做到极小,同时力量反馈出色。

在实战中,在国际赛场上,无论在成人组还是青年组,都获得无数佳绩。


如今,
Dualbox®️这款在全球速滑圈享誉盛名的系列支架
目前有4个配置可用
3X125
165/195mm孔距
12.8 "/ 13.0"

4X110 13.2"
4X100 12.4" / 12.8"
195mm孔距

5X90mm速降支架
165mm孔距
14.3"

喜爱速度
你值得最好的
速滑大师,就是荷兰卡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