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语《文心雕龙》

2023-09-09 12:32 作者:粤莞猫  | 我要投稿

文心雕龙

翻书偶见文心雕龙,想起高中时曾自觉古文尚可,遂借阅一观,不料,字都认识,说些什么却丈二和尚,弃之。昨日突有兴趣,实乃见其东莞人也,寻来《梁书》刘勰传一观,方知此东莞,南北朝时为徐州郡东莞县,非我所住的广东东莞也。勰就是协,避讳汉献帝刘协改字,他祖上是刘宋太祖刘裕的堂弟,父亲是阴萌的越骑校尉,但年幼就成了孤儿,家穷就到寺院趁饭吃,顺便就学习并抄写整理佛经,还做了整理写目录,目录学在没电脑前是大神才能做的事,蹭饭10余年后,拍了改朝换代的梁武帝马屁,从平民混到太子舍人,也就是太子手下的近身侍从官,相当于给总理当司机,位卑权重,干过一件大事就是建议祭祀祖宗和两郊时不要用血食,要用素,因为梁武帝是佛教徒,由此,得了梁武帝欢心,不过刘勰老了后还是看淡了功名利禄,申请出家,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文心雕龙)这个书当初不太符合主流,所以没什么人欣赏,刘勰写好后还是个平民,所以为了能得人看重(他功名心很重,自序有写原因,明天再说),就化妆成一个买货郎,背着一大框书,显然是竹简了,几十斤重,在马路上拦下当时梁武帝的第一重臣也是当时文坛扛把子类似于郭沫若的沈约,沈约看了后觉得还可以,就推荐给了梁武帝,但他这个书和副皇帝昭明太子的文选有理念冲突,所以不被接受,直到明朝才被人发觉研究至今。 刘勰传在梁书第五十卷文学下和一堆人混一起,可见当时地位不高,也就是二流不够,三流勉强,甚至隋书经籍志也没他这个书,有点梵高的意思,但还更惨

闲语《文心雕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