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2K分辨率完美甜品?3060Ti没戏唱了 AMD Radeon RX 6700 XT评测
值得主流玩家狂喜 新一代2K分辨率完美甜品 AMD Radeon RX 6700 XT评测
此前,AMD推出了RDNA2架构显卡,升级之大让玩家们狂喜,也让AMD收获了大量的“自来水”。不过前面推出的RX 6900 XT、RX 6800 XT及RX 6800三兄弟定位比较高端,对财力未必雄厚的主流玩家来说,还是显得有点不接地气,所以大家就更加期待全新的甜品级显卡的到来。期待着,期待着,春天就来了,AMD也终于在最近推出了RDNA 2架构的甜品级显卡——RX 6700 XT。
一、定位与规格分析
RX 6700 XT的定位主要是填补RX 6800和RX 5700 XT之间的空档,虽然相较高端定位的RX 6900 XT、RX 6800 XT及RX 6800三兄弟在规格上有所缩减,但RX 6700 XT保留了所有的关键技术,像AMD infinity Cache高速缓存技术、AMD SAM显存智取技术、光线追踪、DirectX 12 Ultimate技术、AMD FidelityFX等等都得到了保留。
而相对于前辈RX 5700 XT,RX 6700 XT在规格上有增有减,比如减少了25%的位宽和16.7%的带宽,当然最大的变化就是显存从8GB升级到了12GB,还多了40个光线加速器和96MB的无限缓存。这里我们给大家看一下详细的规格对比表,然后就开始我们对于这张公版RX 6700 XT的测试。

二、外观分析
RX 6700 XT公版的外壳使用全金属材质,配合凹凸有致的线条,显得很有质感。两个风扇的扇叶都是磨砂的,有银边包裹并且带外框,风扇中间有一个高光的“R”字母,虽然不是非常复杂,但很精致。后面测试中我们发现,即使在重负载工作时,风扇也没有什么噪音,还是非常安静的。

RX 6700 XT的背板设计非常简单,角落里一个R字母以外再没有多余的装饰。

RX 6700 XT侧面有一个醒目的红色RADEON信仰logo,可以看到热管散热器进行了全黑化的处理,供电则是8+6pin。

RX 6700 XT的接口是标准的公版3DP+1HDMI,也是比较中规中矩。

三、测试平台介绍

测试平台方面,处理器我们采用的是AMD 锐龙9 5950X,作为目前当之无愧的AMD新旗舰处理器,采用“Zen 3”架构的锐龙5950X处理器,不仅在游戏平均帧率方面能领先前代锐龙3950X大约30%左右,同时在V-Ray渲染测试当中做到了领先英特尔旗舰处理器10900K约60%的好成绩。在“5600X秒全家、5800X轰成渣”的AMD处理器游戏性能整体超越英特尔处理器的标志性这一代中,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主板我们选择了MSI MEG X570 GODLIKE,其依旧保持了MSI GODLIKE系列的众多传统,比如全套Killer网卡,双Codec的集成音频,四条x16型的PCIe插槽以及采用容量增加的双BIOS设计,在SATA与M.2的数量上也均无偏废。主板采用E-ATX板型,依然是偏硬朗的设计风格,Dynamic Dashboard(龙魂动态面板)作为GODLIKE的灵魂也保留了下来,芯片组散热器外框的龙图腾图案也藏有RGB灯效。其还直接捆绑了两款扩展卡,其一是MSI 10G Super LAN独立万兆网卡、其二是名为M.2 Xpander-Z Gen 4的PCIe 4.0 x16(x8)转双M.2存储转接卡。

内存的选择上,我们选择的是2条3600MHz的16GB HyperX FURY DDR4 RGB雷电流光系列骇客神条。作为HyperX内存家族中的旗舰产品,拥有极佳的稳定性、兼容性。由于支持Plug N Play功能,HyperX FURY DDR4 RGB可自动超频至系统BIOS允许的最高速度。而由于XMP技术的加持,选择一个预设的配置文件,就可以躲开各种头疼的参数,小白也能轻松实现超频。内存表面覆盖了金属散热马甲,采用导热硅胶固定,外观整体较为时尚。外部散热马甲设计也延续HyperX FURY雷电系列骇客神条家族风格,不仅能增加整体的美感,也能提供更大的散热面积。配合金属棱角的前卫风格,RGB灯条部分提供的流光溢彩更是彰显硬核气质,借助HyperX红外同步技术,可以保证各种设备之间的光效同步,轻松玩转“光污染”。

硬盘我们选用的是1TB容量的金士顿A2000 M.2 NVMe固态硬盘,作为一款超高性价比的NVMe PCIe固态硬盘,它采用NVMe PCIe Gen 3.0 x 4高速接口,读写速度可以达到2200MB/S和2000MB/S。凭借纤薄的单面 M.2 2280设计,金士顿A2000 M.2 NVMe固态硬盘适用于多种不同设备,安装在超级本或小型 PC (SFF PC) 系统上可以激发电脑的全部潜能。全新3D NAND闪存芯片,稳固、耐用并且安静环保,无活动部件大大降低了故障风险。运行时的抗震强度最大2.17G (7-800Hz),非运行时的抗震强度最大20G (20-1000Hz),相比机械硬盘抗震和抗冲击能力更强。另外套装中包含了两块可自行安装拆卸的散热马甲,安装后满载运行时散热能力增强,运行更加稳定。

电源我没有考虑太多,直接拿的安钛克(Antec)NE 850金牌全模组850W电源,毕竟公司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用这个牌子,从没碰到过缩缸的情况,稳定得很全日系电容,转换效率高达92.89%,LLC+DC-DC方案设计。如果仅就正常使用来说,功率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不亏不欠绝对够用。

Tt在散热风扇进入RGB时代之后就备受好评,成为不少电脑爱好者的首选。所以散热器我们选择的是Tt Thermaltake 飓风240 Sync RGB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其内置高稳定性马达,铜底板水冷头加速热传导,低蒸发率水管有效降低水冷液损耗,拥有出色的散热能力。并且它还具备静态、闪烁、呼吸、彩虹、多彩循环、彗星等多种灯效,神光可与主板同步。

机箱是安钛克驱逐者DF600FLUX中塔机箱,标准的ATX箱型,半开放式的机箱前面板,可以为内部提供更加顺畅的进风体验,减少机箱闷罐的情况发生,同时支持双位360水冷。
支持ARGB神光同步,除电源外自带2个USB 3.0接口、麦克风/耳机接口、1个LED控制键、硬盘/电源灯,内部主要进出风部分全部赠送磁吸式防尘网。安钛克这款DF 600FLUX机箱用起来相当皮实,风道设计良好,配合RGB组件和LED一键控制,会非常的爽。

四、理论性能测试



关于显卡的理论性能测试,这里以3DMark为主,进行《Fire Strike》与《Time Spy》两个经典系列的全部测试以及专门针对光线追踪的《Port Royal》测试。

从理论成绩来看,与上一代的RX 5700 XT相比,RX 6700 XT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对标竞品RTX 3060Ti成绩,可以看到其在以DirectX 11为基准的Fire Strike系列测试中有明显优势,在以DirectX 12为基准Time Spy系列测试与RTX 3060Ti旗鼓相当、互有胜负,但在反应实时光追性能的Port Royal项目中,RX 6700 XT落后于对手。
五、游戏性能测试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RX 6700 XT的定位,我们决定在游戏实测环节分别进行1080P和2K分辨率的测试,才检验一下RX 6700 XT投入实战的水平。游戏测试环节所有游戏基本上都开启了最高的画质,来模拟大家使用时的真实体验。这些游戏,笔者主要以游戏自有Benchmark程序为主进行测试,没有设计Benchmark模块的,笔者自行选定了一段固定场景进行10-15分钟的游戏,尽量采用专门用来测试的存档,以惯用的路线与节奏进行游戏,使用Fraps软件进行帧数记录。
在1080P分辨率下,《无主之地3》、《古墓丽影:暗影》、《战争机器5》、《刺客信条:奥德赛》、《荒野大镖客2》、《地铁:离去》6款游戏的实测中,RX 6700 XT与RTX 3060Ti成绩对比如下。其中4款游戏RX 6700 XT成绩占据优势,有两款略有落后。
这里RX 6700 XT每项游戏的平均帧率几乎都在100以上,这代表如果你使用一块1080P的屏幕,你即使开启游戏的最高画质也不会丝毫影响游戏的流畅度。


在2K分辨率下,同样是有4款游戏的成绩RX 6700 XT占据优势,其中《地铁:离去》的优势十分夸张。
综合来看,作为一款甜品级显卡,目前主流3A游戏都可以保证2K分辨率下60帧以上的游戏帧率,应该可以充分满足主流玩家的游戏娱乐需求。RX 6700 XT实际性能要远高于前代的RX 5700 XT,虽然还不足以追上大哥RX 6800的脚步,但落后的也并不远。与RTX 3060Ti对比的话,在大部分游戏中,RX 6700 XT都会占据优势,总体来讲还是有点棋逢对手的意思。
五、温度和功耗
日常环境下,RX 6700 XT的功耗稳定维持在18W左右。在长达30分钟的甜甜圈烤机过程中,室温环境在20度的情况下,满载温度也仅有73度左右,因此它给封闭式机箱的压力并不大。
总结
从目前RX 6700 XT表现来看,它确实是一块十分优秀的甜品。与前作RX 5700 XT相比,位宽减少了,性能反而还上升了很多,远远超过了频率的提升,这应该就是RDNA2架构和infinity Cache 带来的优势。它能够完美在2K环境下运行3A大作,并且在与竞争对手RTX 3060Ti的对比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而温度和功耗控制得让人觉得挑不出毛病。唯一让人担忧的其实还是老问题——买不买得到,当然这我们决定不了,就看矿老板们发不发慈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