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行测》系统课(无弹幕版本)——刘文超
2023-06-01 09:50 作者:早睡身体好-_-_- | 我要投稿

- 20道题目,要求满分,建议用时25分钟
- 四大问题:读不懂,找不着,列不对,算的慢
- 统计术语
- 基期、现期: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
-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 增长率:增长量与基期量的相对变化,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
- 年均增长量:增长量/间隔年份
- 年均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x(1+年均增长率)^n,n为相差年份
-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
- 比重: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 倍数、平均数
- 百分点:百分数的单位,百分点一定是相加减
- 成数:三成表示十分之三,七成五表示十分之七点五
- 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 顺差:挣钱,出口-进口
- 逆差:亏损,进口-出口
- 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题目中碰到增加值三个字自动换成GDP即可)
-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比例越低,反映生活水平越高
- 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 结构阅读法
- 多段落型文字材料:时间、关键词、结构
- 孤立段落型文字材料:时间、关键词、标点(句号和分号)
- 表格材料:标题、横纵坐标、单位特殊单位一定要标记出来
- 图形材料:标题、横纵坐标、图例、单位
- 速算技巧
- 截位直除法
- 估算原则: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是上限,误差不会超过千分之五
- 判断原则
- 选项之间误差在10%以上,保留两位即可;选项之间误差在10%以内,保留三位
- 首位均不同,保留两位即可;首位有相同的,保留三位
- 一步除式:只估算分母即可
- 多步连除:分子分母同时截位
- 估算法
- 叠除估算
- 分开估算法
- 交叉估算法
- 乘法估算
- 两数相乘,一个增大一个减小(按比例)
- 饼状图估算
- 四分、八分,估算比例
- 特殊分数
- 1/3=33.3%,1/6=16.7%,1/7=14.3%,1/8=12.5%,1/9=11.1%,1/11=9.1%,1/12=8.3%,1/13=7.7%,1/14=7.1%,1/15=6.7%,1/16=6.25%,1/17=5.9%,1/18=5.6%,1/19=5.3%
- 分数比较
- 先用直除首位
- 再看变化速度
- 重点题型
- 一:直接查找和简单计算类
- 二:增长率
- 基期量现期量
- 间隔增长率r = r1 + r2 + r1* r2
- 混合增长率
- 大小居中,偏量大
- 原理:Aa + Bb = (A+B)x
- 量与距离成反比
- 年均增长率
- 三:增长量
- 增长量=[现期量/(1+r)]*r
- 增长量与现期量成正比,与增长率r也成正比
- 特殊分数
- 截位直除
- 增长量的比较:不要每一个都算,在增速接近的情况下比较现期量 * r即可
- 四:比重
- 部分现期量为A,整体现期量为B,部分增速为a,整体增速为b
- 比重=部分/整体=A/B
- 基期比重=(A/B) * (1+b)/(1+a)
- 两期比重变化:部分增速>整体增速,则比重上升;反之,若部分增速<整体增速,则比重下降
- 两期比重差=(A/B) * (a-b)/(1+a),其中(A/B)/(1+a)大部分情况下都小于1,可先计算a-b配合选项进行快速判断
- 五:平均数与倍数
- 分子现期量为A,分母现期量为B,分子增速为a,分母增速为b
- 现期倍数,直接计算A/B
- 基期倍数=(A/B) * (1+b)/(1+a)
- 平均数,上升或者下降,只和增速有关,看分子和分母增速比a/b即可,类似于比重变化
- 平均值增长率r=(a-b)/(1+a)
- 后续学习建议
- 听三遍,扎实
- 刷题
- 只刷真题,不要刷模拟题
- 国考近十年
- 自己省份
- 联考
- 浙江、山东、广东等大的省份
- 云南、陕西2018年以前的真题不用看,江苏的真题不用看
- 时间
- 20题,25分钟
- 15题,1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