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监管中常用的大数据(上)
人口规模巨大而快速成长的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手段相继出现。几乎所有的大消费行业都转入了共享经济、分享经济及精准营销的洪流中。从网络音乐到社交网络,从叫出租车到内容订阅,从视频浏览到大众点评,从即时通讯到网络游戏,用户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完成交易、留下足迹。每一次浏览、点赞、分享、评论及互动都形成了标签,用以诠释消费者的生活。 旅游是涵盖了餐饮、住宿、交通、游玩、购物及娱乐等多种消费形态的综合性行业。研究发现,2020年游客旅游过程中的查询、比价、支付、导航、导览及消费评价等行为,已经完全可以应用一部手机完成。智能手机完全参与到了游前、游中和游后的全过程。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简要地讲,这个生态可以分为三层。
- 应用层,主要是指成千上万的各类APP应用及其IT支撑体系,典型应用如中国新闻网网、携程、美团、马蜂窝、百度地图及微信等;
- 服务层,指为APP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服务提供商,典型的APP服务如统计分析类、消息推送类及分享类等;
- 通信层,指提供通信服务的电信运营商体系,典型的服务均来自联通、移动、电信等三大运营商。
在以上三个层面中,均沉淀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旅游目的地行业监管的作用巨大。
在数据中,详细的APP应用场景数据,APP应用发展趋势及手机信令等相关数据,对于旅游行业监管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例如,每个旅游目的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好公共服务,以便更好地为游客服务,赢得游客的青睐。因此,做好公共服务首先要收集意见,如果不知道游客意见在什么地方,便无法实现对意见进行分析。所以意见收集的渠道非常重要,我们从服务层数据可以便捷地获取讨论该旅游目的地的APP主要有哪些,这样就科学地确定了分析数据的来源;然后就可以针对这些确定好的数据来源,采用适当的方法获取游客意见数据。当然,在获取了针对性的数据之后还要应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部手机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在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的同时,又可以输出海量的旅游相关数据,从而可以支持行业监管各项职能的发展和推进;同时,行业监管的优化,又能有效促进旅游各项服务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一个稳定的良性循环。
在移动互联网的大生态环境下,行业监管必须要应时而上,充分利用生态特点,运用大数据等最新技术,不断对典型的应用场景进行优化探索,从而找到符合时代特征的高效行业监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