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微分;没有严谨性的数学,将什么都不是
牛顿325、古典微分;没有严谨性的数学,将什么都不是

微分到底是什么意思?实际意义是什么?——网友提问
…微、分、微分:见《牛顿321~323》…
…意、义、意义:见《欧几里得26》…
(…《欧几里得》:小说名…)
湖心亭看雪(编辑于2018-01-25,2584人赞同了该回答):
…
2.1 古典微分
…典、古典:见《牛顿170》…
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简、单、简单:见《伽利略13》…
(…《伽利略》:小说名…)
出于对函数变化趋势的研究需要,数学家们迫切想要知道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值是多少。
…函、数、函数:见《欧几里得52》…
…变、化、变化:见《伽利略10》…
…研、究、研究:见《欧几里得42》…
…数、学、数学:见《欧几里得49》…
…家: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画~。政治~。科学~。艺术~。社会活动~…见《欧几里得92》…
…值:见《欧几里得74》…
如下图:

于是数学家将函数值的变化量直接定义为dy,而将自变量x的变化量直接定义为dx。
…量:见《欧几里得27》…
…d:differential(微分)首字母…
[differential(英语):n.(名词)差别;差额;差价;(尤指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工资级差。
adj.(形容词)差别的;以差别而定的;有区别的。
——《牛顿321》
dx什么意思??——网友提问
2019-09-07,想玩游戏的猫:d(x)代表对x求微分。
dy/dx 中的d是“微小的增量”的意思,也就是指微小的增量y除以微小的增量x。在函数中是,微分的意思。
dx就是对x的微分,是把增量细微化,dx就是很小很小的一个x。
——《牛顿3》]
那么只要dx足够小,也就是说b点足够趋近于a,函数的割线就足够、能够描绘出函数在这个邻域中的变化情况。
…描、绘、描绘:见《牛顿144》…
但是这还不够,数学家还想定义切线。
…定、义、定义:见《欧几里得28》…
…切、线、切线:见《牛顿288》…
当时给出的定义是dx无限小,则割线就会无限与其切线重合。那么小到一定程度(b与a重合),则割线自然就成为了切线。
难道不是吗?
可是这个定义漏洞百出。因为我们都知道两点才能确定一条直线,如果b点都与a点重合了,那怎么会把切线给确定出来呢?
数学家解释说,不重合,只是无限小。
那么问题又来了,不管多小,只要不重合,那dx总会表示一段距离,那割线总会与函数有两个交点。
有两个交点又怎么称之为切线呢?
你看,一个切线的定义真的是让数学家无所适从。
其实本质是,dx作为一个无穷小量,让数学家手足无措。
…本、质、本质:见《欧几里得22》…
…无、穷、无穷,小,无穷小:见《牛顿280》…
无穷小到底是个什么鬼??奈何当时极限还没有被发明,死活谁也说不清趋近于无穷小的dx是个什么鬼。
…极、限、极限:见《欧几里得202~321》…
…发、明、发明:见《牛顿84》…
但是微小的变化量还是迫切需要的,因此数学家赶鸭子上架。强迫定义dy为y的微分,dx为x的微分(微分即微小的变化量)。因此微分这个词语在那个时候已经被提出来了。
然后把dy/dx定义为导数,也就是切线的斜率(即因变量微分与自变量微分之比为导数)。因此导数在那个时候又叫做微分的商。
…导、数、导数:见《牛顿288~294》…
…切、线、切线:见《牛顿288》…
…斜、率、斜率:见《牛顿289》…
…商:见《牛顿284》…

虽然定义了导数来表示斜率,通过点斜式解决了切线的求法。但是上面表述的关于切线的问题、本质上并没有得到解决。



自然而然的、在计算导数时,就采取了这种方式(比如求x平方的导数):
…方、式、方式:见《欧几里得57》…

(“图中是用导数定义求导数。”中学生说。)
也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上图中我红色文字说明的问题。
这问题就大了。
有人开始抨击,尤其是教会的那些人,质问道dx到底是什么,一会为0,一会又不为0??为什么一个量会有两种不同形态,而且还能完全没道理的自由转换??
于是第一次数学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无穷小量直接挑战了数学的严谨性!
…严、谨、严谨:见《欧几里得155》…
…性:1.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弹~。药~。碱~。油~。2.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纪律~。创造~。适应~。优越~。普遍~。先天~。流行~…见《欧几里得10》…
没有严谨性的数学,将什么都不是!而在当时没有一个人将无穷小量说的清楚。
总结一下,古典微分学的特点:
…总、结、总结:见《欧几里得86》…
…特、点、特点:见《牛顿95》…
(1)dy和dx表示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具体的变化。
…具、体、具体:见《牛顿123》…
(2)根据想象中的无穷小这个东西,定义了切线。
…根、据、根据:见《欧几里得115》…
(3)然后将切线的斜率定义为导数。
可以看到古典微分学确实很直观,如果不假思索,确实非常易于理解。
…直观:见《牛顿220》…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教材中,在介绍什么是导数、什么是切线时,还是采用上面那张图来介绍。
但是古典微分学的缺陷是非常严重的,就是无穷小量像个炸弹一样,随时把这个体系炸的血肉模糊。
…体、系、体系:见《欧几里得27》…
如果我们能很好的解决无穷小量这个问题,那么一切危机不都消除了吗?
遗憾的是,直到200年后,极限被数学家发明了出来,无穷小才得到完美的解决。
“数学家学聪明了。先抽象的把什么是导数定义出来(如上式),然后再去图像上讨论切线的含义。
请看下集《牛顿326、极限微分学;切线,是趋近于0时,割线的极限》”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