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丫鬟的自述1: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青春只等闲

我叫素云,是荣国府大奶奶李纨的丫鬟。
我走进贾府的时候,不过十一二岁,还是个看什么都新鲜的小丫头。每天听凭大丫头们驱使,做些浇花扫地、跑腿传话的粗活儿,竟然也干得兴致勃勃。
和我前后进府的女孩有十多个,我们虽然出身不同、性格各异,可年龄相仿,便很自然地在没事时候凑到一起,或者叽叽喳喳说各自的见闻,或者你一言我一语抱怨大丫头们的无理欺负,或者就是嬉笑淘气……那时候无忧无虑,日子过得开心而迅疾。
贾府很大,来往的人很多,主子们的排场更是无比气派,这一切都让我们满怀了羡慕和向往。鸳鸯、琥珀、珍珠、鹦哥、翠缕是我们当中最幸运的女孩,她们都被挑在老太太身边——老太太的丫头更有身份不说,月钱都比其他房里高。金钏儿玉钏儿姐妹和彩霞伺候太太,茜雪和麝月在宝二爷房里,虽然不如老太太那儿,但也都还不错。相比之下,翠墨的运气似乎最糟糕,她被派给了庶出的三小姐探春。
我和可人是珠大爷房里的,珠大爷不仅是政老爷的长子,还特别有出息,14岁就考中了秀才,被人人夸赞,未来一定前途无量。能够在珠大爷身边,我们都觉得很满意,也都尽心尽力地做好分内之事。

时光一年一年过去,我们不知不觉中长大了,不仅慢慢都熬成了“大丫头”,而且不知何时起,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小心事,而各自的人生和命运亦渐渐有了差别。
鸳鸯是我们这些女孩中最聪慧能干、又言辞爽利的,所以她最先脱颖而出。老太太特别喜欢鸳鸯,对她着意培养。很快,她就成为了老太太身边的第一大丫鬟,差不多对她言听计从。就如我们奶奶(李纨)所说:
“从太太起,那一个敢驳老太太的回,现在他敢驳回。偏老太太只听他一个人的话。”
如此,其他主子比如管家的贾琏凤姐夫妇等人,都对她无比尊重,见面都要客气地叫一声“鸳鸯姐姐”。鸳鸯虽然身份是奴才,可却时常有着主人的气质风范。
同在贾母身边,珍珠就显得笨多了。她像个“没嘴的葫芦”,向来不言不语的,唯有认真尽心地干活儿。珍珠和我们大家都不一样,她不是贾府的家生子,她是因为家穷被卖入贾府的,父母亲人都在外面。珍珠不够伶俐,贾母就不怎么喜欢,但看中了她的忠心,便将她给了娘家的侄女史大姑娘。史大姑娘父母双亡,在娘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好。从老太太到史大姑娘,差不多降了好几等,换了别的女孩肯定不开心,但珍珠没有。她依旧像服侍老太太一样,一心一意照顾史姑娘。几年过去,老太太觉得这个珍珠真的不错,又稳重又懂事,还听话,这时候她最喜欢的孙子宝玉渐渐大了,身边的丫头们虽然都聪明伶俐,却缺少一个明理又周到的,便将翠缕给了湘云,换回珍珠又去服侍宝玉。

宝二爷很喜欢这个姐姐,正巧他读到一句诗“花气袭人知昼暖”,听说珍珠本姓花,便给她改名“袭人”。袭人在宝二爷这里如鱼得水,很快坐稳了宝玉身边第一大丫头的位置,也成为让我们大家羡慕的对象。
我们羡慕的还有金钏儿,她最是漂亮活泼,一向深得太太的宠信,走哪都带着她。性格讨喜的金钏儿在府中人缘甚好,尤其与宝二爷最是捻熟,连让人脸红的玩笑都敢开。如此,让我们觉得,金钏儿未来一定会被太太留给宝玉的。
鹦哥是个沉默温柔的女孩,在老太太身边很平常。后来姑太太的女儿林姑娘来了,鹦哥便被送给了林姑娘使唤。没想到,鹦哥与林姑娘很投缘,她被改名紫鹃,地位和亲密程度很快就超越了林姑娘从苏州带来的丫头雪雁。
至于其他人,就更没什么故事了。茜雪和麝月一直在宝二爷身边,可已经排在了袭人之后;琥珀依旧在老太太那儿,差不多成了鸳鸯的影子;翠墨跟着三小姐,也是无声无息;翠缕跟着史大姑娘来来去去,见面的机会不多了。
谁也没有想到,在我们这一群女孩当中,我和可人的命运竟然最先有了结局。

天有不测风云,家族中被寄予厚望的珠大爷,在娶妻生子不久后就一病而逝,留下年轻的珠大奶奶带着兰哥儿嚎啕大哭。不久,可人也莫名死去。那些日子,我陪着珠大奶奶流尽了这一生的眼泪:我们哭珠大爷青年早逝,我们更悲伤自己的命运人生。
眼见前途无望,这里的人都纷纷找借口离开。不仅珠大爷的通房丫鬟们走了,便是珠大奶奶的陪嫁丫鬟也都离开了,珠大奶奶问我,你也还年轻,若是想走,我也不勉强。看着形容槁枯的珠大奶奶和弱小的兰哥儿,我忽然生出无限同情,当即坚定地对她说,我愿意陪您和小少爷一生——我知道,此后岁月,我就和她一样,欢乐幸福不再有,只有无边的寂寞与幽凉。
珠大爷离去的忧伤很快就过去了,贵族之家依旧富丽堂皇,院子里的花草依旧荣枯交替。眼看我的女伴们在府中行走来往,个个步履轻盈、笑靥如花。唯有我,陪着珠大奶奶守寡,轻易都不敢纵情一笑。虽然,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人生,但时不时的,我还是充满感伤,忍不住自怜自叹。
她们的人生都还那么长,命运那么好,而我的一生,已经结束了。想起我们一起嬉笑淘气的时光,我更是无比迷茫。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青春只等闲。
这样的时候,我唯有想想已经死去的可人,跟她比,至少我还活着,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不是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