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红和大主播的成功学?

2023-01-17 10:11 作者:飞行员舒克的编剧  | 我要投稿

写于2021年7月2号深圳,作者丁雪老师。 我们理所应当要对为人师者起一个质疑、诘问了。 与此同时,我也十分渴望于什么才是一个短视频里的创作原理…… 可是,这不代表着说,它们铁定会是一种直接指涉于内容创作本身的短视频教学范本。 以及对短视频一行,进行革命性的内容训练则是它们的首要、中心任务。 ……它们的理论基础是否在讨论于短视频,或者只是放在了短视频之外的我成功了所以你也可以的身上,关于这一点儿的出处与来源,我便无从所知了。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大问题是: 一个短视频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究竟会是什么物事儿。 能不能通过缩短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让普通人也可以在网上彻底地爽一把,有过某种万千宠爱于一身,当大明星的爽感。 是不是说,它就提示了某种创作者的虚构性,并直接或间接通过视听语言的优势互补,提出了有关短视频和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扎根于短视频内容的一线制作者,我们更紧缺的是: 一点点儿不断反思(市场与作品)自身并进行调整的意识,另一种能动的自我意识。 我比较认同的某种(短视频)创作理念则是: 一个非凡的成功者(才华横溢的创作者),也充当了一个极端破坏者(远见卓识的革命家)的身份。 它们在对整个叙述方式具有某种强烈的自我意识,而不是对成功案例的作品本身而化身为一个卑躬屈膝的伪装者、教条主义下的歌颂者。 永远不要直接告诉我们——自己有多么成功! 我想问一句话儿,尤为关心的是: 成功以前的你,和当时的局势是什么样儿? 因为成功的喜悦,喜悦的成果,那一种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也只有你——作为一个个体之时方能体会到罢了。 我们要的成功——可不是什么一个网红、大主播的成功学。 我们需要的是自己每一个人儿的成功之路。 可是,不一定所有人都会成功。 满可以讲,接下来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从业者都是难以成功的,肯定会铩羽而归的。 那成功又是什么? 成功变成了不成功。 幸运儿的成功,只是下一个网红、大主播的成功案例。 所以没有成功。 只有成功学。 但在成功学里头,却实现不了我们每一个人儿的成功。 也就自然的清醒过来了。 满不太相信一个网红们、大主播的经验之谈了。 如果我们总是对一个人创作想象力的过度颂扬,乃至于对自身再现能力的不确定——而对创作之外的附加值非常之热衷,那不过是叶公好龙的行为罢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叶公当不成一个杰出的书画家,也不值得名留艺术史上,让世人所怀念。 倘若我们对视听语言、表演形式和原创行为皆极为自我的关注,只喜欢以我内心说了什么而出发,却对短视频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无所不在的踌躇,也就是某种贻笑大方的东施效颦、闭门造车罢了。 一个西施和东施,它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应该是东施只是东施,但东施并不属于某个符号学之下的单独的个体所存在的价值,也不是与世界惟一一条单线连接的命脉所在。 要是我们只会某种粗鄙之语的、简略戏仿、游戏语调或过度故作幼稚、打着玄学不可测底的神秘学符号做事情,那这样子的“话说曹操说到就到了”,“曹操和关羽在长坂坡相恋多年已决定分手吧”,那它们不止是在轰轰烈烈地去中心化,也是毫无责任心的去历史化与背弃了整个社会语言化的进程。 我倒不是质疑什么后现代主义。 但我很难看到在解构主义下…… 要么有的人做得很好,减法运算得当,解释清楚了;要么就是有头有尾,还去建构,打造自己的美学体系等。 当然,我们创作者的言语观,确实可以与整个怀疑论及反思精神串联一起。 倒是用来说明短视频的内容创作里的各种关系和指代意义,变成是视听语言的能指,是关于创作的创作论调,也许并不应该只放在网红们身上;亦或说,这是某种意义上的鼠目寸光也。 我们不要只会创造了“在创造网红形象世界的同时建立了一个抽象的批判世界,前者好比一个普通符号学的文本理论的基础形成,后者好比一个成为了文本奴隶的原生的副文本”。 不再再现的真实——只会漫无目的地朝着现在网红们的方向——(更多是新人们)人傻钱多的点头哈腰罢了。 它们要什么? 我们要什么? 也不要再相信一个确定性与有序性的现实社会,为了浪漫主义或虚拟化而进入到另一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虚拟化社会中,让我们假装成批量化生产的没有了肉身的人儿——却无时无刻不在忍受着肉体病痛的折磨,是吧! 当我们一起放弃了现实语言的指涉,却潜意识间扩大化了某种强烈的社会学的表达欲望——所谓之成功学——只顺从于我能行,而不是谁能不能。 满可以讲,它们没有什么未来主义的思想罢。 ……不是那种针对于一切真实与想象、意识与无意识、过去与现在、真实与非真实的所作的区分将会废除掉了。 ……它的首要目标就是先暴露了自身的虚构性,这是某种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商品化的艺术史上的另一次被奴隶也。 它们把短视频内容的创作者、表演者和观看者的人物视角混为一谈了。 它们或许想告诉观众,告诉自己,告诉演职人员,都是假的,正如马克思说过,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本质上,艺术加工的虚构作品可不是要与人物、情节缺少了自我意识,从而与观众刻意间产生了一个永远无法跨越的,如同是鸡同鸭讲的时代鸿沟。 这不会是什么超前的时代理论。 也不像一个超验主义该有的模样儿。 满可以讲,想让观看者(观众)参与了某个虚构作品里的历史进程,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就要摒弃掉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让所有人参与进来之前,如果你自己做不到,就放弃吧。 有时放弃了,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也。 (他们自己说的)这个成功学里的意义是比哲学家更实在的,因为网红的成名之路是真实性十足的,很擅长于自圆其说,而不是格物致知的科学 精神。 它们并不是从业者的狂欢夜,只是某种泛滥成灾的成功人士的怜悯之心在作妖罢了。 看似是已经瓦解于现实之间的陈规陋习,抨击于真正意义上的虚假人设,也有可能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欺骗性的生成过程也,这就成为了一种艺术生命的退化,我能成功的前置。 假如我们每一个人儿均不是打心底里琢磨着观众爱看什么,要讲的故事、情节或东西是什么,只是为了某种成功而来,为了单纯的想成功而拍短视频、当主播。 那就彻彻底底的失去了观众,没了上舞台的表演机会。 不要成为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的自闭的成功学、鸡汤学,使得它们成为无休止的迈向一个又一个遥不可及的远大目标。 没有了对现实的考察、研究与判断。 沧为了逃避与否认现实的文字游戏。 沧为了白日梦的奴隶。

网红和大主播的成功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