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音未来,通过探究技术应用方向打开的民族调的大门~奇迹的3个月(7)

「我并不是基于想要表现什么,只是基于我能用这份技术做出什么创作着作品」

丹治吉順 朝日新聞記者

和艺术家气质刚好相对
从投稿动画《幸运星》中的轻快的说唱型主题曲「もってけ!セーラー服」的翻唱,到讴歌大自然的壮丽的凯尔特调的原创曲目。连续投稿的两首曲子的巨大差别让人不免有些困惑。在此之上,读了创作者在上文中前一个视频的描述里写着的「我根据在这首曲子中收获到的经验创作了下一首原创曲」,更加地让人不明白其中缘由了。
「如果说使用vocaloid的人有着艺术家气质或者技术人员气质的话,那么我完全就是后者。使用面前的技术能够表现出什么样的东西,这是我想探求的」,作者yanagi桑这样说到。
「有着艺术家气质的人,在心中存在着想要表现的东西,他们想要追求这些,而我的话更多的是对于自己想要表现什么,一直在努力寻找着」
在这份连载上回的最后,记载了OPA桑的发言,大意如下。
「虽然我在音乐方面是专业的,但是因为我并不是艺术家,所以不能创作出自己想要创作的音乐」
yanagi桑的话,则是按完全相对的方法来作曲。
从发售之后的很早的时期开始,初音未来尽管就因为能够流畅地歌唱受到好评,但说唱仍然是困难的。在这种不擅长的方面用初音未来能够再现人声说唱到什么地步,yanagi通过投稿「もってけ!セーラー服」(修正版于2007年10月20日投稿)硬是进行了挑战,并且大致上感受到了初音未来能够达到的程度。

「尽管过程相当无聊,总而言之通过把这事干到最后,我获得了『如此操作vocaloid原来就会有这样的反应』这样的感触。通过这次经验,我感觉到自己创作的声乐作品大概也能做到能听的程度了」yanagi桑回顾到。
按照这种感觉专心致志而成的原创曲第一作就是「雲の遺跡」(最初的版本在2007年11月27日投稿),在当时也是在原创曲中非常少见的民族调的自然赞歌。不只是初音未来的独唱部分,包括和声的MEIKO部分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初音ミク】雲の遺跡【MEIKO】(オリジナル曲・修正版)
「因为我曾经创作过民族调的音乐,而且当时初音未来和vocaloid的乐曲中没有什么民族调音乐。我正是瞄准了这一点去的。尽管我明白那种初音未来的角色歌一样的作品更有人气,但可能是我年纪比较大了的原因,按着那个方向创作乐曲对我来说有点令人害羞」
住在大城市外的人面临的障碍
在1980年代,早在将DTM这样的词语一般化之前,yanagi就收到了搭载了fm音源的MSX2+的电脑作为小学生日礼物。他向这台电脑输入并再现了「勇者斗恶龙」(家庭电脑版)的音乐。MSX是,美国微软公司和日本ASCII公司两家共同开发,风靡一时的个人电脑标准。MSX2+则是这一标准的后继者。
「小学的时候我加入了管乐队,那是我对音乐正抱有兴趣的时候。因为常玩游戏所以喜欢游戏音乐,想着试着再现那些音乐。直到高校毕业为止,我还经常做游戏音乐的扒谱」
从开始创作原创音乐后,就有被在网上认识的创作同人音乐的熟人邀请参与精选音乐专辑的制作。合作专辑的社团里的伙伴有住在城市里的,准备了能够进行声乐录音的环境。而在大城市外住的yunagi桑正没有这样的机会。
yunagi桑想要在自己的音乐中加入声乐部分,这样想着的时候就发现了MEIKO。尽管抓住机会买下了,由于不太清楚使用的方法,最后也不用了。真正亲自动手进行声乐的创作,是从看到niconico动画和初音未来的出现开始的。
「看到了『Ievan Polkka』和『みくみくにしてあげる♪』爆发性的流行,我想着用vocaloid做出作品的话也许就会有人听。因此我再次有了干劲」
尽管最开始投稿的是使用MEIKO的翻唱曲,但看起来之后使用miku的曲子观看次数远多于前。在那时上传的就是文章开头写到的「もってけ!セーラー服」的初版和改良版。
yanagi已经小试了牛刀。他觉得差不多是时候可以尝试制作原创曲目了。他想到的就是创作民族调乐曲。作品的基调是在军乐队里触动他的古典音乐和爱听的ZABADAK的作品。
歌词难有进展,「就像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填字字谜」
开始埋头于作曲之后,尽管伴奏和主旋律都比较顺利地能创作出来,但是歌词方面难有进展。
「思考歌词和曲名这方面,我真的是很不擅长啊。想着怎样做才好押韵呢,我感觉当时就处在像在一直做填一个字的填字字谜一样的状态」
就如同当时别的初音未来和vocaloid作品上经常发生的事情一样,yanagi也是在投稿了「雲の遺跡」最初的版本之后,看了弹幕的建议,再次投稿了修正版。那份修正版的投稿引来了很大的反响。
「说不出话…太强了…」
「miku的声音,太美了」
「这个miku,声音很有力很棒」
「这里的MEIKO好听死了」
以上是投稿后5天内的一些弹幕。这首曲子里不仅初音未来的歌唱既有张力又具力量,在中间插入的MEIKO的伴唱和声也没有任何违和感。因为在前奏合唱部分听起来像「栗ご飯」(栗子饭),在间奏部分则像「あんたがたえーやん」(关西腔:あんたがたいいじゃない,你们不也挺好吗),观众对这些部分的空耳开玩笑也是当时的惯例。
「曲子在niconico动画的排行榜上也取得了高位排名,尽管弹幕中有好评也有差评,但两种评价都激励了我。收到了反响我真的很高兴,有时也会在公司的电脑上悄悄地点开查看呢。曾经失去了的地方又回来了,就是这样的感觉」
确定民族调的决定性作品也是
由此被开辟出的就是「vocaloid民族调」这一风格。确立这一风格决定性的作品,是由yanagi桑在第二年2008年投稿的。(另外,这次和下次的报道,都涉及了远远超出2007年这一报道范围的时期。这是因为源于2007年的事情·现象,也在以相同的人物作为主角不断地发展着。此外,还有另一个来自这次报道的原因,即今年2021年碰上了KAITO的15周年,而KAITO将担任接下来文章的主角)

【KAITO】千年の独奏歌(オリジナル曲)
「千年の独奏歌」(2008年4月27日投稿)是使用初音未来的前一代即初代引擎的男声版vocaloid——KAITO歌唱的。这首曲子现在也被算是KAITO的代表曲之一。
这首「千年の独奏歌」也是探究技术应用方向的产物。

yanagi桑被熟人以「要不要尝试制作在音乐的方面突破常识的专辑呀」邀请,想试着用还没有用熟的KAITO进行挑战这一事正是这首曲子的契机。
这个熟人,就是k-shi桑。他就是制作讨论早期的初音未来和vocaloid的同人专辑时特别重要的系列「DEBUTANTE」的主催。这张专辑尽管是CD专辑却使用了DVD大小的盒子,是有着精美的封面插画,还包含了2张CD的充满心血的专辑。作者的阵容中,除了yanagi桑,还有baker桑,OSTER project桑,kz桑,デッドボールP桑(死球p),联名了到现在还在活跃着的创作者们。
「因为KAITO是男声音源,我想着要不做首忧郁风的曲子。尽管做角色歌有点不好意思,但结果还是选了『废墟和机器人』这样的主题,按照这种主题创作的话被当成是角色歌也没有办法啦。」
「有想表达的东西的人真的很厉害」
yanagi先生这样补充道。
「虽然对有艺术家气质的人说这个真的很抱歉,但我觉得让他唱什么主题都可以。我一直都想着『用这个道具能做什么呢』『能挑战到至今为止技术上做不到的事情吗。我反倒一直觉得有着艺术家气质的人有想要表现的东西是很厉害的」
实际上yanagi的初音未来原创歌曲只有《云之遗迹》。他在《千年的独奏歌》中使用KAITO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件事。这也说明了yanagi的技术倾向。
「MIKU的音色大方易懂,声库的操作也很方便。但实际上KAITO和MEIKO这样的初代VOCALOID,功能丰富,表现力极强。因为调教是个麻烦活,所以直接用的话声音会很刺耳。但是,像『这样做这个参数的话,能不能表现出这样的声音呢』这样各种各样的想法会涌现出来,所以就会试着测试这些想法的可能性。于是我开始觉得第一代MEIKO和KAITO更有趣一些」
这是KAITO?
其中一个高峰就是KAITO的「rusty moonlight」(2016年12月1日投稿)

【KAITO】rusty moonlight(オリジナル曲)
「『千年の独奏歌』之前KAITO的作品大概是清爽的哥哥系KAITO,但是我想,『已经不想再做同样的事情了』」
确实,如果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听了「rusty moonlight」后,就难以想象这是KAITO在唱。在PV中,歌声一出来就有「?????」的弹幕布满了画面。KAITO唱得有的时候声音大,有的时候声音小,自由自在。正如PV的插画那样,给人一种很适合胡子且古雅的中年KAITO的印象。
「这首歌的雏形是来自铃木雅之先生吧。MEIKO的『PASSIONAIRE』(2008年1月8日投稿)是世嘉游戏『Outrun』的音乐。『还有这种风格的曲子吗,那自己试试看的话会怎么样呢』。与其说是直接模仿,不如说是通过自己的滤镜来进行解释和消化这个音乐能让人觉得很酷的内核是什么。每次创作出一部作品后,下次就试着做其他风格,然后再做回这样的,来进行这样的反复。」

【MEIKO】PASSIONAIRE(オリジナル曲)
「rusty moonlight」之后,就没有投稿VOCALOID作品。yanagi表示,「前几年就已经有了好几个构想,但是工作太忙」
「我想做新作品的时候也会使用第一代MEIKO和KAITO。因为我感觉第一代对我来说,可以用细腻的方式来传达事物」
「被失去的地方」,BMS与CLUB STUBBORN
「2007年,随着Niconico动画和初音未来的登场,业余音乐家们发表作品的地方,以让人感到冲击的形式回来了」yanagi如是说道,「曾经一度被失去的地方回来了」「被失去的地方」,具体是指BMS(Be-Music Script)与CLUB STUBBORN。
就算是现在听不习惯的人占大多数吧。但是在谈论初音未来初期文化形成的基础上,这两者,以及OSTER project在连载第一回所提到的muzie也不能落下。muzie、BMS、CLUB STUBBORN出身的人在初期重要的乐曲制作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BMS,是指以KONAMI的音乐游戏「beatmania」为基础,制作同样的音乐游戏并且在电脑上玩的游戏及其音乐文件。CLUB STUBBORN则是,那种的音乐评论网站。在互联网普及初期通信还有很多制约的时候,业余音乐家以及那样的音乐爱好者,利用这些网站遇见音乐,评论它,交流它。
从BMS或是CLUB STUBBORN出身的人,除了yanagi之外,在上一回登场的baker,2007年代表初音未来的原创曲「桜の季節」「白の季節」,亦或者「天楽」「深海少女」等,现在也是每件事都会被提及的热门制作人・ゆうゆ等初期重要的作家被提到。2007年12月28日发表最初的初音未来原创曲,2009年2月2日的「ワンダーラスト」,同年5月24日以「*ハロー、プラネット。」引起一场大风波的sasakure. UK也是如此。sasakure.UK在最近、在人气手机游戏「プロジェクトセカイ カラフルステージ feat. 初音ミク」里也提供了原创作品「トンデモ・ワンダーズ」,成为了话题。
说起初音未来的音乐游戏,虽然 在脑中浮现出世嘉的「初音ミク Project DIVA」或是「プロジェクトセカイ」的人应该有很多,但在这很久之前,初音未来就和音乐游戏结下了不解之缘。包括muzie,在初音未来和Niconico动画登场以前就存在的业余音乐家们活动的地方,是直接联系2007年初音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流。初音未来文化可以说是爆炸性的开始,也支撑着这样先行的土壤。小林オニキス,在杂志「週刊アスキー」上从2011年6月开始连载的「ボカロPですが、何か!?」里,详细挖掘了像那样的「初音未来前史」,但很可惜这一系列连载不会被单行本化,只能读杂志バックナンバー。

原文:丹治吉顺(朝日新闻)
翻译:nagi、极昼、桜野秋葉
校对:葱queen、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