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 北魏后废帝元朗

2022-10-23 00:04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今天就说说北魏后废帝元朗。


元朗(513年-532年12月26日),字仲哲,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五任皇帝( 531年10月30日 - 532年6月),延昌二年(513年),元朗出生于北魏首都洛阳。章武王元融第三子,母亲是程氏。高欢起兵讨伐尔朱氏,立为皇帝,年号中兴。史称后废帝。


永安二年(529年),北魏的大权已落入北魏天柱大将军尔朱荣手中。十六岁的元朗出仕为官,凭着北魏宗亲的身份出任堂叔肆州刺史、鲁郡王元肃的后军府录事参军、仪同开府司马。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孝庄帝将权臣尔朱荣诱杀。十二月,尔朱荣侄子、北魏天柱大将军尔朱兆替叔父尔朱荣报仇攻入洛阳,俘杀孝庄帝,立元恭为帝(即节闵帝)。其后,尔朱氏集团操纵了北魏朝政。


晋州刺史高欢欲取而代之。普泰元年(531)二月,尔朱氏改立元恭为帝,改元普泰。六月,高欢等于信都(今冀州)起兵,公开反对尔朱氏。冬十月壬寅,拥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在信都城西登上皇帝位,登坛焚柴祭天,大赦天下,称中兴元年。文武百官普加四级。元朗封高欢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增加食邑三万户;高欢的党羽高乾邕升任侍中、司空公,高敖曹升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北魏普泰二年(532)闰三月二十八日,尔朱氏集团与高欢集团在韩陵(今河南安阳市东北部)地区展开了激烈大战。高欢军骑兵不足2000,步兵不满3万。尔朱氏集团尔朱兆、尔朱天光、尔朱度律、尔朱仲远率领的军队有二十万。高欢在韩陵山布设圆阵,阻塞归路,使部众决心死战。高欢自领中军,从父弟高岳领右军,高敖曹领左军,与尔朱兆军激战。高岳领500骑冲其前,部将斛律敦收散卒蹑其后,高敖曹以千骑在敌军中横冲直撞,高欢军队前后夹击尔朱氏军,大败之。高欢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后高欢攻克晋阳,逼得尔朱兆兵败自杀。节闵帝为了向高欢示好,便将尔朱世隆处死,尔朱天光、尔朱度律逮捕交给高欢处置。只有尔朱仲远南逃萧梁,尔朱集团自此覆灭。高欢成为北魏最有实力的军阀及实际掌权人。


高欢嫌弃元朗一系与北魏皇室关系较远,正统性不足,强迫元朗禅让。于中兴元年(532年)四月十八日,元朗在河阳禅位,高欢另立北魏孝文帝之孙元修为帝。随后元朗就被孝武帝封为安定王并软禁在洛阳,节闵帝则被处死。半年后孝武帝为了免除后患,就将当过皇帝的元朗和元晔一起处死。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 北魏后废帝元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