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看待余华在澳门城市大学讲座上谈孔乙己脱长衫?

2023-03-31 21:32 作者:重生剪辑写作  | 我要投稿

余华被学生们问得CPU都烧了,结结巴巴地说了那么一大堆,最后落脚点到了现在经济要起飞,孔乙己们就不用脱下长衫了,并且还说出来6个岗位被硕士和博士6000人来竞聘的秘密,也是让大家都开了眼。

也许余华并没有想到澳门大学的学生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非常犀利的问题,就是孔乙己脱下长衫这个话题。

余华无疑是中国当代非常伟大的作家之一,其所写的《活着》让他在国内文坛至少有一席之地。


《活着》在1994年,曾经被张艺谋执导拍了电影在香港发行,主人公徐福贵是大家所认可的影帝葛优,女主角则是巩俐扮演的家珍。

这部电影我在网上看过,总体来说是比较压抑的。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

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这部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

葛优演的这个徐福贵真的是入木三分。

他原先是一个地主家的儿子,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却喜欢上了赌博,到赌场里去的时候,都要让女人背着他去,简直是糜烂至极。

后来他被戏班子的班主设计圈套,把家里所有的家当都给赌输了,就变成了贫民,父亲母亲都被他活活气死了。

最后富贵只能拿着戏班班主给他的那一副皮影戏家当到处理流浪挣钱。

他在演出流浪的过程中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来当了逃兵,又被解放军抓获,最后回到了家里。

但是当初那个戏班班主却被打成了地主,当场开大会被处决了,富贵却侥幸活了下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富贵却是因祸得福,否则被枪毙的就是地主富贵。

后来在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以及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的家人相继离他而去,详细的内容可以找一下这个电影看一下。

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和一头老牛孤独终生。

本身余华这个脚本就写的比较好,再加上葛优和巩俐的出神入化的表演,确实是非常的好看,虽然觉得心里非常的压抑,但是真实感非常强。

这个电影我记得大约好像是两个半小时,我一口气就看完了。

可以说余华开创了国内的苦难文学,独树一帜,在国内和国外也取得了巨大的声誉。

实际上余华被澳门大学学生所提问到的这个孔乙己脱下长衫这个问题,与他的苦难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按理说余华这么高的成就,都是带着博士的导师了,回答这个问题,应该胸有成竹才对。

但是他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却有点非常的无语,简直是语无伦次了。

我们查看一下余华的经历,就会发现他曾经在鲁迅学院进修过,应该是对于鲁迅笔下的人物都有着深刻的理解。

孔乙己应该是一个自命为读书人,但是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干的人。

他读书读了那么多年,竟然通不过科举制度,证明他的脑子确实是有问题的。

但是孔乙己又不愿意去脱下长衫,改变自己的身份,老老实实的去打工或者是经商当老板等,只能靠着出来偷以此混日子。

最后被失主打了好几次。

当然最后一次丁举人打的他最惨,把他的腿都给打断了。

最终孔乙己肯定是死了。

个人认为,孔乙己最终的死亡,完全在于他自己,谁也不能埋怨。

传统的说法是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

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但是,孔乙己一直在偷盗过生活,这是突破人类底线的事情。

最初是偷何家的书,吊着打,接着是孔乙己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断了腿。

很显然,孔乙己这两次都是偷的同类人的东西。

同是读书人,相煎何太急!

这才是最讽刺的事情。


我们看到丁举人是造成孔乙己死亡的直接凶手,但他充其量只是一个执行者,真正杀害孔乙己的其实是封建科举制度。

只是觉得丁举人私设公堂打断孔乙己的腿,应该是故事伤害,也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为什么孔乙己和他人没有告到官府,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但是历朝历代,包括现在,对于偷盗行为,也是和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等列入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的。

因为这些行为都触犯了人类的底线,当然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

更让人感到可笑的是,孔乙己的“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法,更让人大开眼界。

孔乙己是酒馆里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还穿长衫的人,满嘴之乎者也,真的是拎不清自己的身份。

既然是站着喝酒,就说明没钱,没地位,都穷困潦倒了,上了不大雅之堂。

这种情况下还穿长衫,肯定是想着维护着自己体面的身份。

甚至宁愿去偷盗,也不愿意去做他以为的低贱地赚钱的事情。

孔乙己文学,说的是念了大学,却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困顿和苦闷。

2023年3月,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

他们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3月16日,央视网谈“孔乙己文学”:正视其背后的焦虑。

与孔乙己文化流行的,就是关于孔乙己脱下长衫问题的讨论。

孔乙己如果脱下了长衫,正儿八经的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肯定不会落得如此的悲惨下场。

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是孔乙己却爱于情面,非要穿着长衫靠着偷去度日,这才是孔乙己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现在有的大学毕业生拿着孔乙己对号入座了,认为自己就是所谓的那些读书人,不能脱下长衫来当普通人,而是要像以前那样有着身份的举人。

这样来说的话就是真的非常的可笑了。

现在是新社会,又不是什么旧社会,哪来的什么读书人和举人之类的。

正确的方法是要给自己好好的定一下位,读到大学毕业以后究竟相当于以前的什么样的身份?

通过对比,我们就能觉察到,现在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比起原先高小水平都不如。

当初那部分高中毕业生考干的人群,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成了单位上的领导或者是中层干部,以后通过自学,大部分都已经拿到了硕士或者是博士学位。

现在的大学生不用不服气,可以看一下能否达到他们的水平。

而那些硕士生和博士生之类的,仅仅相当于以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这就是余华所讲的,事业单位招聘,大学本科生是排除在之外的。

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把自己定位成读书人,本身定位就不准确。

随着现在大学的多年扩招,一年的大学毕业生已经到了1000多万。

原先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现在真的是没法再用这个称呼了。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一年1,000万,10年就一个亿,中国就有1亿人,10年就可以普及到总人口1/10的人的大学水平。

而我们大学的扩招不仅仅是10年。

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人中龙凤了,不再是是以前所讲的读书人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些喊着自己不能脱下长衫的孔乙己们,没还有什么资格来以读书人的阶层来看待这个世界。

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真的就像以前的高中毕业生一样。

因为时代在进步,每个人都在发展,即使那些不当时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也通过各种途径拿到了大学本科的文凭。

现在都有一半的普通人都有大学本科文凭了,这个大学生还有什么资格来说自己是以前读书人?

看看自己的父母,看看周围的人群,就可以计算出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到底有多少。

这种情况下还拿自己当做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实在是让人感到无语。

实际上大家都很明白,现在的大学生水平有多么水。

只要是参加了高考,想着花钱读大学的人大有人在。

大学本科4年真正花在学习上的人到底有多少?自己应该心里很有数。

当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成了大学本科水平,还把自己当做以前的读书人和举人,岂不是非常的可笑。

令人惊讶的是余华对于澳门大学学生提出来的,从孔乙己脱掉长衫这个问题,平时里竟然没有思考,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余华竟然在面对好几千人的礼堂里,结结巴巴的说出了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话题,也没有说到点子上,是感到非常的惊讶。

他直接告诉大学生们,现在的大学生和以前的读书人以及举人之类的不可同日而语,这就行了呗。

根本就用不着东扯葫芦西扯瓢,最后还怪罪在现在经济不行的问题上。

不从根上分析问题,而是转移话题,这似乎不应该是一个博士导师应有的水平。

即使按照余华的说法,经济好了以后,以后的大学生就能还像以前的读书人过着那样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生活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时代发展到现在,大学本科毕业生已经成了一个普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再想着像以前农耕时代那种读书人的优越感,根本就一去不复返了。

古代读书人的比例和举人的比例,肯定起码是要1/10或者是1%,甚至是1‰,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现在的大学生比例,说的好听一点是在人群中占的比例非常的高,说的不好听一点,真的是有点烂大街的滋味。

在这种情况下,再拿出孔乙己这一个冒充读书人的混混来自比,只能说是比烂而已。

其实一个国家的未来还是要看少年。

当代的中国大学生应该是国家的未来,绝对不能躺平比烂,把自己当做孔孔乙己,而是要有雄心壮志,开创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国家而奋斗。

扔掉所谓的孔乙己的长衫,正确的认识自己,脚踏实地,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这才是当代中国少年人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这里想起了梁启超的少年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加油吧,中国的少年。

加油吧,中国的大学生。

友友们觉得本人的说法是正确的,请在评论区里打1,认为不正确的请在评论区里打2,有什么样的不同想法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相互讨论,咱们评论区里见,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如何看待余华在澳门城市大学讲座上谈孔乙己脱长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