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银河铁道之夜》与宫泽贤治与我

2022-03-21 06:59 作者:Kagaya_93  | 我要投稿

  一年多前,我即将启程前往国外读书,收拾行李时,我决定在行李箱里放本书。

  我读过许多书,也买了很多,我很珍惜这些纸质书给我带来的感觉,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全部带走,但是条件不允许,而且带过去的书,很可能是唯一一本伴我博士生涯的中文书。

  我原本是想带《毛选》的,因为它是很有用的工具书,但全带过来太占地方了,而且很好在网上找到资源,所以我选择了另一本书,周龙梅译本的《银河铁道之夜》。


  大学和硕士时期,我接触过许多文学作品,当然也包括日本文学,其中比较经典的作家比如夏目漱石,太宰治,三岛由纪夫,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等等,多少都有些涉猎。但怎么说呢,大部分日本文学作品,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日本人比较普遍的“物悲”主义思想(我国文学作品虽然也有物悲主义的片段,比如黛玉葬花,但在日本文学中非常普遍)。当时我虽然读了很多,但大部分作品读了以后并不是很喜欢,比如《人间失格》,第一次读完以后,内心会有种严重的挫败感,仿佛太宰治把你内心最阴暗丑恶的一面扒开来描述。所以后来反而后面着迷于横沟正史,松本清张,岛田庄司这些本格推理小说作家。

  而于《银河铁道之夜》的际会,源于一个得了抑郁症的姑娘,因为想要帮助她,所以在不断地接触中,和她成为了短暂的朋友,并因为她接触了《银河铁道之夜》。

  这里不得不说下作者宫泽贤治,《银魂》的粉丝一定记得关于天气预报主播结野的短篇,那几集的标题就是取自宫泽贤治的名诗《不畏风雨》。

雨にも负けず

风にも负けず

雪にも夏の暑さにも负けぬ......

  当然,除了这首名诗以外,最有名的还是《银河铁道之夜》,虽然是本童话,但是非常晦涩难懂,即便是大人也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

  说回宫泽贤治这个人,他的一生很短暂(1896-1933),虽然出生商贾,但是自幼目睹了农民悲惨的生活,在加上自由和佛教接触,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了同情。虽然他身体一直很差,但常怀悲天悯人之心,颇有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的理想主义情结。最重要的是,他真的在大学毕业以后,回到了农村任教,并授艺给农民,创办协会,亲自下田,并在四年后离职,回家过上了普通的田园生活,但不久之后,他便决定用科学技术造福农民,愿意与底层人民同甘共苦。他不属于任何党派,也不依附于什么组织,他一生的目标便是在为底层人民服务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由于劳累过度,也难以保证正常的饮食和作息,在加上身体本就羸弱,37岁便因病去世。

  许多人难以理解他的选择。明明可以选择安逸的生活,却选择走上了一条艰难的道路,最终成为了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的人生也如他的作品一样,单纯但又非常复杂,他是个作家,也是个诗人,还是个教师,农艺指导者,甚至是个悲悯的求道者,你很难给他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

  就像梵高死后,人们才发现他的才华一样,在宫泽贤治死后,他的作品才最终出现在世人的眼中。宫泽贤治的许多作品在他生前很多都没有发表,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一直在不停的完善,甚至是发表过的作品也会不厌其烦的加工润色,这也求道者特有的品质。其中《银河铁道之夜》被他先后写了四稿,跨度长达八年之久,但直到他死时,这部作品也未来得及完成,而《银河铁道之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银河铁道之夜》讲了个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主角焦班尼有一天在山丘上睡着了,在睡梦中,他搭上了一条通往天国的银河铁道列车,车上他还遇到了他班上最喜欢的男孩柯贝内拉。最终他发现这不过是场梦,但当他醒来回家时,却听到了让他不敢相信的消息:柯贝内拉为了拯救他人,在河里淹死了。可以说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

    全书的主题是死亡和幸福。在银河铁道中路过的各个星座,遇到的各种人和事物,都带有着非常晦涩的隐喻,比较容易理解的是铁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北十字星和南十字星,他们象征着死亡,而铁道上的旅客,也全都是去往天国的死者。再比如,当焦班尼在列车上遇到柯贝内拉时,书里描写了他浑身水淋淋的,也暗示了他最后溺水身亡。

  至于幸福是什么,全书的主题也是在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在原书中,在每一站发生的故事中,你都能发现宫泽贤治本人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的理解。这里,我引用下焦班尼和柯内贝拉在天鹰站与灯塔守卫的对话:

  (在引用这段文字前,焦班尼和柯内贝拉刚刚了解到了一位在沉船事故中的青年的故事)

  “什么叫幸福,我不知道,无论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只要能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不管是上高山还是下陡坡,都能一步步地接近幸福。”

  灯塔看守安慰道。

  “是啊,为了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要饱尝悲伤,这是上帝的旨意。’

  青年也祷告般地回答道。

  当然,对于整本书的隐喻一直是日本文学届研究的课题,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宫泽贤治。对于这本书的解读,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宫泽贤治生平的了解,可能还需要涉猎佛学,超我思想,自我牺牲主义,理想主义,生死观等等方面。国内对于宫泽贤治的研究较少,但依然可以找到很多精彩的解读。

  如果你读过全书,你会发现焦班尼和柯贝内拉是完全不同的人,焦班尼在受人欺负,选择了不断逃避,而想要最终逃避的唯一方法是死亡,这也是他搭上银河铁道列车的原因,但书中车票的颜色隐晦的暗示了他最终没有死去。而柯贝内拉是焦班尼最喜欢的男孩子,他乐于助人,性格开朗,和列车上刚认识的女孩就很谈得来,甚至引发了焦班尼的嫉妒。

  但最后柯贝内拉却死去了。

  在柯贝内拉看来,对于他人的帮助是无需回报的,是一种他实现幸福的方法,是实现他人生价值的途径。在书的开头,柯贝内拉就为了焦班尼而一起承担了老师的责骂,他没有直接的与欺负焦班尼的人作对,而是选择了以一种柔软的方式帮助焦班尼。可以说在焦班尼眼中,柯贝内拉是唯一能理解他的人,而焦班尼也把他视作人生最重要的朋友,亦或者说,是指引他人生道路的灯。学界普遍认为柯贝内拉暗示着一直支持宫泽贤治理想的人,他的妹妹,登治。而登治却芳年早逝,而宫泽也是在他妹妹去世后开始了该书的创作。这也是我最后能理解宫泽贤治创作该书的原因:

  对于一个深受苦难的理想主义者而言,失去一个能理解支持他的人,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而主角焦班尼,我个人倾向于代表着宫泽贤治内心孤独而脆弱的一面。

  回想下宫泽贤治的一生,原本可以继承家业过上富足的生活,却义无反顾的选择帮助困苦的农民,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而且不是空谈理想,而是真的用尽一生来帮助他人。

  没有人能理解他,因为理想主义者就是难以被世人理解,也很少有人能正直的帮助他,因为理想主义者在面对现实时,会遇到无数的阻碍,内心的孤独不言而喻。但即便如此,宫泽贤治依然能写出《不惧风雨》这样激励人心的诗篇,依然不断牺牲自我为了他人的幸福,亦或者是为自己的幸福而奔波。

  而他把自己内心最孤独的一面,留在了《银河铁道之夜》的主角,焦班尼身上。

  焦班尼最后得知了柯内贝拉的死亡,虽然百感交集,但生活需要继续,全书的最后写了焦班尼想快点把牛奶送到妈妈身边,还要把爸爸要回来的消息告知妈妈,于是飞快地跑回去了。

  我想宫泽贤治在写最后一段话时,内心的意志是坚定的。他经受了现实的挫折和苦难,经历了唯一理解他的亲人的离去,但他没有就此与现实妥协,而是依然带着理想走下去,柯贝内拉的精神,也因为这段银河铁道之旅,永远的留在焦班尼的心里。


  《银河铁道之夜》我来来回回翻了四五遍。最开始的时候,我一样很难理解,甚至有些读不下去,但是后来经历了许多事情,我也慢慢理解了。

    对于那个抑郁症女孩来说,我可能是她的柯贝内拉(可能这就是她推荐这本书给我的原因),我帮助了她,让她在生命中最黯淡无光的日子里得到了理解和温暖。我记得她因为重度抑郁症需要吃药的时候,她用半开玩笑的口气说,自己已经是需要吃药的精神病人了。但我只是淡淡的回了句:“这是必要的。” 当时的她可能没想到我会这样说,原地愣了下。在她眼里,我可能也是个难以理解的人吧。

    毕业典礼时,我找她拍了些她的毕业照,她没有拒绝,但我们都知道,我们没有可能成为恋人,我要出国留学,而她需要回家治病,只是这段经历成为彼此心底珍藏的一部分。硕士毕业已经过去两年多了,我们之间再没说过什么话。好在去年她也终于拿到了学位,偶尔看看她的近况,似乎天天和花打交道,不过这样也都足够了。




周龙梅译版扉页上的短句

     我手上的这本《银河铁道之夜》的扉页上写着一句话:书   是逆境中的慰藉 

     我也是个理想主义者,一个农科生,同样有着深厚的文人情怀,佛学也是我青年时唯一了解过的宗教,同样具有一种不求回报的自我牺牲精神,甚至父母还有不少家底,完全够我躺平。

     但在工作的一年里我真正的去了很多偏远地区,在农村的行驶大巴上,我看着稻田,再一次确定了自己以后要为他人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的理想,这才是我的人生的意义和真正的幸福。

     这样的我,一样很多时候做的事并不能被人理解,甚至产生了误解,也因此一度让我感觉到受挫,但即便如此,自己也会不断地走下去,人生的意义,并不是只靠自己实现的,而是对于社会,对于他人的贡献,决定了人生的价值。

     或许这个时代,理想主义和牺牲主义不再被人们所理解,但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理想主义者。就像70多年前,一群理想主义者带领我国人民走出了黑暗,后来,又有无数理想主义者协力建设祖国,如今,这样的精神需要我们去继承。哪怕前路漫长,道路曲折。

     文章的最后,让我再用宫泽贤治的话来结束吧。

为了不能不去找出为何要活在这个世上的答案,所以人才要活在这个世上。

     如果一个人只是呆在安静的地方,不与任何人交流,只是逃避,那么或许他不需要再羞 耻,而也不需要再说谎,但是这样,一定不是真正的幸福。

     希望每一个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幸福的意义。


(文中部分观点参考了周龙梅译本的序,以及部分学者和网友的分析)


   



《银河铁道之夜》与宫泽贤治与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