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笔记2:情绪
之前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么一套理论,简称ABC理论。A是事件,B是我们对事件的诠释,C才是结果或者说是一些或正面或负面的情绪。这个世界是混乱且无序的,好人也不一定有好报,坏人也可以长命百岁,所以我们无法掌握事件A是好还是坏。我们唯一能掌握的就是B,所以人真的唯有自渡,我坚信每一个人都有刻在基因里面的自渡的力量,只是我们还没有更好地发现和利用它。当然这也不是说要拒绝负面情绪,相反,我觉得应该允许自己沉溺在负面情绪中,然后问自己我到底要沉溺到什么时候,接下来究竟要怎么面对?每当我觉察到自己负面情绪的时候,我就会尝试着先沉溺一会儿,然后抽离出来旁观自己的情绪,渐渐发现沉溺在里面也没有什么意思,于是就该干啥干啥去哈哈哈哈。
我觉得我是一个对自己内心感受特别敏感的人,最近觉得自己心境很开阔,虽然生活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小小烦恼,但开始能更平和地去接受和面对这些烦恼。回想过去的几年甚至几个月,经历很多内心坍塌的瞬间,但幸运的是,每次都靠自己的力量重建了起来(也少不了家人朋友的帮助)。我开始发现我每次陷入情绪的时间越来越短,内耗也越来越少,好像是把内耗更好地转化为了对外做功,仔细一想这跟高中物理所学的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真的好像啊,越来越觉得自己像是社会大机器下的一个小机器哈哈哈哈哈。
现在随便打开一个软件去看,各种情感博士都说着情绪价值很重要,分享欲很重要吧啦吧啦的。或许我以前也这么觉得,但是我实在是觉得有些所谓的情绪价值和分享欲真的好像只是两个情感巨婴的互相寄托。反正我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就是我不喜欢来自任何人的频率太高的负面情绪,但是呢有时候又很内疚,因为ta毕竟承受过我的负面情绪,一想到这一点,我就决定要收回自己表达负面情绪的欲望,只向一小撮人表达负面情绪。我觉得人真的要让自己好好地成长,至少先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关系之中真正重要的或许是无限的包容和舒服的感受,是不控制不打压,是无需多言但就是永远是你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