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蝙蝠侠》口碑爆了,5天超16亿票房,这片尾彩蛋真搞笑
嘿,辣条陪你唠嗑
今天聊聊DC新剧《新蝙蝠侠》。
作为dc老牌超级英雄,其影响力丝毫不逊色超人。
口碑票房双高
目前《新蝙蝠侠》已经上映,口碑直接爆了。
烂番茄新鲜度超85%,爆米花好评超过91%。
是这几年里上映的DC超级英雄剧目中最优之作。

《新蝙蝠侠》自从上映后票房一路走高,北美开画票房超1.28亿美刀,海外票房超1.2亿美刀,累计全球票房超2.5亿美刀。
仅次于去年大火的《蜘蛛侠:英雄无归》的2.6亿美刀,
DC打了一个相当漂亮的翻身仗。
不过《新蝙蝠侠》的上映安排很有意思,在韩娱1号上映、北美4号上映、内地18号上映,网络平台4月19号上映。
所以不少网友已经在网上先睹为快了。
目前某瓣已经有超过2千评论,其中一大半给的是四五星好评。

《蝙蝠侠》系列电影,此前口碑最高的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黑暗骑士”三部曲。
整个蝙蝠侠宇宙,到目前为止有四个大导演参与过。
初代版本导演蒂姆波顿,然后是大片版本导演诺兰,之后就是暗黑风格的扎导,最后就是把超英片拍成了犯罪侦探片的马特·里夫斯导演。
超级英雄大片变成了一部犯罪片
《新蝙蝠侠》,辣条觉得称呼其为《蝙蝠侠前传》更加合适,这次电影的故事内容并没有漫威那种超级英雄大场面,而是从细节处着手,展现蝙蝠侠的成长过程。

导演马特·里夫斯拍摄的新《蝙蝠侠》,与以往版本的蝙蝠侠都不相同之处在于,剧情上回归了初始,蝙蝠侠化身侦探,与戈登搭档,破解一道道悬案谜题,揭开哥谭市背后丑恶与腐败。
电影的背景设定在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之后的第二年,此时的韦恩已经逐渐适应了自己的身份,但是又如一个刚出道的小年轻一般。
这个设定,让看习惯超级英雄片的观众,着实有点耳目一新。
换换口味也不错。
国内观众应该会很喜欢,悬疑刑侦类剧目不少,而且口碑也不错。
《新蝙蝠侠》是一部黑色侦探电影。
这个题材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的一种类型片。这种影片的特点就是阴郁,黑色的氛围。
在聚焦个人问题的同时,突出社会问题,在断案过程中伴随着事件发展,主角完成救赎。
1938年蝙蝠侠问世,此时正好是黑色电影盛行的年代。
问世之后布鲁斯·韦恩,得到了一个称呼“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
韦恩所拥有的无非就是装备+战车+格斗术。某种程度上和钢铁侠很像,但是比钢铁侠的人物形象更加的复杂立体。
给人一种真实感。

为何DC电影总拿到高评口碑
以前我们看蝙蝠侠,打击罪恶,更多的情况下是以暴制暴。这部《新蝙蝠侠》就一改常态,和反派玩起了智力比拼。
本身的“反派”谜语人就是一个智力型罪犯,他每次犯罪都会留下谜题预告自己的行动。
从而就一点点地带动了电影剧情走向,然后再由蝙蝠侠抽丝剥茧,揭发哥谭市的地下罪恶。
这次影片还把韦恩父母推到了一个奇怪的角度。
一切罪恶的源泉居然是来自韦恩父母的举动,因为韦恩父母设立的哥谭市重建计划基金,那些坏人对其垂涎欲滴,所以才产生了后面的故事。

影片对于反派的描写也非常到位,近三个小时的时长,出场的每个人都有名有姓。
上面提到的反派谜语人,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恶人。因为是孤儿,后来孤儿院受到了韦恩父母的资助他们的生活变得好起来。
可是好景不长,韦恩父母死了,之后孤儿院也不再是庇护所。从此谜语人走上了一条自己认为的“替天行道”的道路。
阿福,作为韦恩家的管家,也是布鲁斯的得力辅助,虽然设定上是主仆关系。但是两人很明显没有主仆关系,倒是很像长辈与晚辈。
从而也就造就了影片的深度。

哥谭市的每个超级恶棍,似乎都有一技之长。
企鹅人精通外语,谜语人会谐音梗,拥有超高智力。
似乎这年头坏人没点拿手本事,都不好意思出来混了。
其实和其他超级英雄对比,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蝙蝠侠似乎总是在哥谭市晃荡,打击罪恶,守护一座城市的平安。
但其他超级英雄则是动不动就拯救世界。

当然好评就会有差评。
这些议论点很有意思,与其说是差评不如说是不解之处。
比如,为何每次干架,没人去扯蝙蝠侠的披风?
片子太过于文艺,比《小丑》还文艺一倍。
3个小时片长,剧情太拖拉了。
采用了相当多的固定机位和长镜头,最后骑个摩托车道别都能给我骑了一分钟。
打斗和动作设计也不怎么行,比不上之前的系列作品。
开滑翔伞滑落,结果差点摔死。简直都想要笑。
音乐也不太对劲很容易出戏,没有了以前那种味道。

第一次打斗的画面瞬间就梦回“你们不要再打了啦,再打就要死人了啦”这个梗,简直笑不活。
之后一次,是蝙蝠侠打不动了,然后就打了药剂,结果瞬间状态拉满,跟个疯批一样。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新蝙蝠侠》口碑高的原因吧。
因为这个版本的蝙蝠侠,更加的复杂,他没有本蝙版本那么正派,拥有一个光鲜亮丽的英雄形象。
也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的接地气,才会别具一格。

《新蝙蝠侠》的思考
作为DC宇宙里最著名、最复杂和最成功的漫改角色之一。
《新蝙蝠侠》虽然没有延续诺兰蝙蝠侠三部曲的故事,但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
似乎成了第三种风格。
漫威的大场面+DC的暗黑风+《新蝙蝠侠》的复杂。
其实之前DC的《守望者》和这次《新蝙蝠侠》是同样的黑色电影风格,不过影片中依旧存在曼哈顿博士这种Bug级别的人物,所以《新蝙蝠侠》的后续系列估计会产生大场面。

这一版本的蝙蝠侠并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英雄,
当年看《小丑》的时候很多人为之欢呼,便是因为小丑身上所代表的符号。戴上面具他是咧嘴笑的小丑,摘下面具他是滴着泪的亚瑟。
这背后的韵味是很容易让有经历的人产生共鸣。
新版本的蝙蝠侠,变成复杂体之后也开始审视自己,审视父亲,审视家族。
所以相对于之前的版本,这次的蝙蝠侠少了一些自信和内心坚定的东西。
蝙蝠侠知道了累、疲惫、辛苦。
没有超级英雄的光鲜与耍帅,有的只是他摔下你的痛苦哀嚎和精疲力尽。

其实影片中有很多隐喻。
比如开头就有一个隐喻。万圣节一个小男孩用剑杀掉了自己的父亲。
比如结尾,蝙蝠侠从黑暗里的火光中走出,这一刻的他是完成了救赎?还是转变成了另一个状态?
不过最后人们围着他,他点燃了信号弹。
对于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件蝙蝠侠也思考了很多。
“如果这个世界已经无法挽救,为什么还要继续战斗?”
被他抓的人说他:“你不过和我一样,靠的是恐惧和一点精准的暴力,所以你和我,到底有什么区别”。
猫女问他:“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

所以片中不止一次地问:“如果这个世界已无法挽救,为什么还要继续战斗?”DC虽然也学着漫威搞了片尾彩蛋,但是这次《新蝙蝠侠》的彩蛋,真的是笑到了。
谜语人引导蝙蝠侠去孤儿院,然后文字通讯软件上面出现了一个问号,之后出现了英文Good Bye字样。
瓦特?这是什么情况。这个彩蛋真的是会玩。
导演你很强。
【辣条原创搬运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