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丨作曲家田歌去世 享年86岁 《春风吹遍黎明的家乡》传唱海内外

《草原之夜》
北方的爱情小夜曲,
会日久弥新,
带着他美好的乐思,
带着对生活的挚爱,
随着夜风,
伴着新月,
与草原的花香交融,
飞向远方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东方小夜曲 / 草原之夜 / 曲作者
田歌先生
1933.12.28-2019.02.01


今天上午的南京,细雨濛濛。
80岁高龄的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神色凝重地出现在著名作曲家田歌遗体告别仪式上,这让田歌的亲朋好友心潮起伏,感动不已。曾创作出《草原之夜》、《边疆处处赛江南》等经典歌曲的田歌,因病于2019年2月1日在宁辞世,享年86岁。


李双江与田歌的友情始于50多年以前。50多年来,李老师一直没有间断演唱田歌的《草原之夜》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当他得知自己的老战友田歌溘然长逝的消息后,内心万分沉痛,无比伤感!尽管春节前演出、团拜活动非常多,但他还是放下手里的诸事,于2月2日乘高铁赶到南京,来送老战友最后一程。
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李双江学生、歌唱家项绪文告诉记者,决定来宁送别田歌的李双江,事先并未告之田歌亲属他的行程,他不愿给其家人增添任何负担。老一辈艺术家的情操令人感动。

在田歌告别仪式上,李双江在昔日老战友的遗体前久久伫立,泪湿衣襟。告别仪式后,心情稍稍平复后的李双江向记者讲述了他与田歌的过往。
李双江说:“田歌是人民作曲家!我唱《草原之夜》,其实早在1959年读大学时就开始了。1963年,我入伍到新疆,有幸与田歌同在一个团工作。我演唱他的作品,总是有一种心灵深到洗礼的过程。那时,我得到过他很多的指点,唱他的歌格外‘走心’。至今50多年过去了,他的歌我几乎逢演必唱,粗略算起来至少唱过1万多次。《春风吹遍了黎明的家乡》是田歌艺术歌曲创作的高峰,也是我最喜爱的新疆‘田歌风格’的经典作品。这首歌直到今天仍在民间传唱。我无比怀念田歌兄长,向敬爱的田歌战友致敬,为他在祖国音乐园地辛勤耕耘一生而骄傲!”

作曲家田歌的代表作品有歌曲《草原之夜》、《边疆处处赛江南》;舞蹈音乐《葡萄架下》等;歌曲集《啊,亲爱的伊犁河》、《田歌独唱歌曲集》等。说起这些作品,李双江记忆犹新,他说,田歌因创作歌曲《草原之夜》而一举成名的时候才21岁啊!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一部反映新疆生产兵团屯垦戍边生活的大型艺术纪录片《绿色的原野》,田歌参与其中,他与此片的导演张加毅相遇。
张加毅在考虑如何给这部纪录片配上一首相宜的主题曲。在与官兵们相处的日子里,张加毅觉得自己听到了他们的心声,他觉得只有把这种心声唱出来,才能够真正激励战士们的斗志,也才符合美好的人性。于是导演自己提笔写下了歌词。

写完之后,张加毅把歌词交给了田歌。年轻的田歌欣喜不已,40分钟以后,田歌把张加毅请来听歌。张加毅一听便被深深打动,立即在田歌的曲谱上写下“同意录音”几个字。一首当代名曲就这么诞生了。就这样,《草原之夜》成为《绿色的原野》这部片子的主题歌。1985年,《草原之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教材,并称它为“东方小夜曲”。

李双江曾经还演唱过田歌创作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在心坎上》,这首歌在当年也是尽人皆知。回忆着田歌的往事,李老师不时把目光转向屋外的雨幕中,时而陷入沉思,时而轻轻哼唱起田歌的歌曲“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那委婉悠扬的旋律,定格着两位艺术家半个多世纪的不朽情缘。

送别田歌后,李双江将一清早写有心灵感悟内容的信纸送给田歌的亲属,他为失去一位信守不渝的老战友而悲痛!他写到“为田歌战友不平凡的音乐艺术和军旅人生而礼赞”,这是他怀念战友的心声。


愿田老先生在天堂续写音乐传奇

2019
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