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地理·安迎] 007【地球内部圈层和地表形态】

2022-05-01 23:30 作者:魏泯同学i  | 我要投稿

By:Shepherd 魏泯i


加入于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自然地理部分(目前只有自然地理部分,咳):

001【导言】

001 没有什么知识点,只是一些随便记的一些东西,所以没有分享链接

002【经纬度网】

003【地图】

004【地球自转】

005【等高线地形图】

006【地球的公转】

007【地球内部圈层和地表形态】

008【板块构造学说】

009【大气的分层和大气的受热状况】

010【大气运动和气候类型(1)】

011【大气运动和气候类型(2)】

012【常见天气系统】 

作者:魏泯同学i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6207620 出处:bilibili


教育部下属:考试中心-颁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规定必修课本的考试内容

这九次课,我们重点讨论的是有关自然地理的内容

自然地理的核心:三句话

1. 解释自然现象

2. 利用自然资源

3. 防止自然灾害

褶皱与断层,有些东西是向斜,有些地方是背斜,向斜储水,背斜储油。

断层上避免设置大型工厂,断层地区地壳不稳定,会产生地震等自然灾害。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是一种圈层结构

人类对于地球内部的理解其实是非常肤浅的,极为不深刻的。

甚至亚于对海洋和大气的影响。

地壳的平均厚度是 17-18 km

地球6371

人类钻地的极限是很有限的

我们如何知道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靠振动波的反射。

地震

地壳是固体

地幔有固态和液态

地核 众说纷纭 说 固态 气态 液态

另一种分类体系

1. 岩石圈的范围比地壳的范围大,因为他包含地壳和地幔的上部区域。

2. 软流层 一般认为是岩浆的诞生地

内部圈,外面还有外部表圈层

我们主要研究岩石圈,因为科技水平的缘故。

二、地质作用

所有引起地壳运动的原因我们叫他  地质作用

我们把地质作用分为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x

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热能

羊八井:软流层造成的蒸汽喷出cccc发电。

固结成岩

风化:使得坚硬的岩石变得松软酥脆

侵蚀:是原来岩石呆着那地方掉下来,有可能水冲,有可能沙子打的,变碎了

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如何区别风化与侵蚀:

风化一般漫长而平静。而侵蚀相对风化来说更快一些(尽管侵蚀也很慢),有时是可见的,如雨水等地表。

风化使得岩石变碎裂,体积变小。

有一点要区分的是,风化和侵蚀都包含水的作用。但是不同的是,一个是静止的水、一个是运动的水流。

在风化过程中,静止的水通常对岩石产生的是化学的分解作用,产生了新的物质。

而侵蚀过程,通常是水进行冲刷,对原有的岩石进行了破坏,使之碎裂或改变形状,但不产生新的物质。

https://wenku.baidu.com/view/8d8dde03de80d4d8d15a4fdb.html

搬运:从水流的上游变到了下游,风的上风向改变到了风的下风向。

沉积(堆积):随着水流和风力的逐渐减缓。他也就慢慢留在了某一个地方。

固结成岩:随着一层又一层的堆积,上层对下层有巨大的压力,上层把下层压瓷实了形成了新的岩石。  凝固凝结成为新的岩石,

https://www.sohu.com/a/165178058_500192

注意区别 风化作用 和  风力作用

一个循环体

我拼,我再拼

自己重新整理了一下

地质作用思维导图

我们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就是在这两个相互作用下产生的。

这个图要记忆。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一对矛盾。

内力作用和外里作用产生的效果是相反的。相互对立,又相互需要。

矛盾的主要方面,内力作用。

但是并不是在所有地方的矛盾的主要方面都是内力作用

比如在黄土高原地区

这就体现了 矛盾的主次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学习他的目的是解释地表现象。

黄土高原

地质构造

外力作用

三、地壳的物质循环

首先要知道地壳里面都有什么物质

就是不同种类的石头的相互转化,我们总共将其分为三大类岩石

这是依照成因做的分类。

1. 第一类 岩浆岩

岩浆岩分为 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是 顺着裂缝一点点上来,温度缓慢冷却地幔的上部有一层叫软流层,由于各种原因,岩浆向上渗流出来,冷却后之后变成了岩浆岩

地幔的上部有一层叫软流层,由于各种原因,岩浆向上渗流出来,冷却后之后变成了岩浆岩

喷出岩是 喷出来是迅速冷却的

典型的侵入岩有花岗岩

为什么叫花岗岩

粉红色居多,也有黑白的,主要用于建筑石料,比如地板,硬度很高,耐磨。

天安门 前的长安街,为了阅兵铺设花岗岩,坦克几十吨重,履带会卷起沥青。大概铺了40多年。

但是要注意一点,花岗岩有什么不好呢,所有的岩浆岩都很可能有放射性。

因为岩浆本身是放射性物质。

花岗岩放射性可能不强,但是也很可能有可能有,所以我们不主张用天然的石料做家居装饰材料。

家居和公共场合不一样,使用的时间长短不一样。

包括我们厨房的台面,大部分用的都是非天然的人造石材。

典型的喷出岩是有一类是玄武岩(Basalt),现在不常见了。

因为玄武是龟,代表黑色。

玄武岩常见为黑色,有很多孔。也有暗绿色、暗红色、黄色。

会产生很多矿物,橄榄石就是玄武岩的次要矿物。

形成原因是岩浆喷出的时候,还有很多空气未排出,这些孔叫气孔,这是喷出岩的一个典型构造。岩浆岩里面经常看到一些金属矿产,比如铜矿,金属矿产在岩浆岩中居多。

2. 沉积岩

典型的是 石灰岩,砂岩,页岩

沉积岩和岩浆岩不一样,岩浆岩可以说是一种原生的原石,而沉积岩是一种岩石的再次被创造。

沉积岩在前面已经有形成好的岩石的基础上,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又形成了新的岩石。

很多砂子沉积在一起,经过高温高压之后就成了砂岩。

页岩比砂岩还要细一点,像泥制的东西。一层一层的。

(1)沉积岩有种结构叫 层理结构。

换句话说,根据他们的形成我们知道,沉积岩的形状是一层一层走的。

(2)沉积岩会产生化石

搬运沉积的时候,水里面的鱼死了正好就落进去了,一层一层压在里面了。

【问题】:岩浆岩可能会有化石吗?

岩浆岩绝对不可能有化石。

岩浆的温度一般到四千到五千度。最低也有三千度。根本不是融化的问题,是直接气化的问题。人进去直接走了,成仙了,成气了,没有痛苦。开玩笑的

化石的矿产:煤,石油,天然气,这三种化石的矿产也在沉积岩里面。绝不可能在,岩浆岩里面。

岩浆岩中主要是一些宝石

沉积岩中主要是铜矿

变质岩中主要是铁矿(不严谨)

3. 变质岩

改变了材质的岩石。就是将已经形成岩浆岩和沉积岩又烤了一下。

和沉积岩有些类似的地方,也是一些已经形成好的岩石。尤其是侵入岩,顺着裂缝就上来了。在他往上走的过程中,岩浆流经的两侧的岩石等于是被高温高压考了挤了一下。晶体排列和其他东西产生了变化。

其实变质岩就是原来形成好的岩浆岩或者沉积岩又"烤"了一下,或者挤压形成一个新的岩石。

比如说石灰岩变质之后,形成东西就叫大理岩(大理石),颜色是洁白纯净的大理石还有一好听的名字,叫汉白玉。虽然是白的,但是化学结构没有变。石灰岩就是碳酸钙。

如何鉴定碳酸钙,往石头上面滴盐酸。往金水桥栏杆上滴一下它也冒泡,不过别真干这事。

印度的泰姬陵,是个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当时王妃是被伊斯兰教控制的,伊斯兰教是喜欢白色和绿色的。泰姬陵,就全部都是

白色的大理石制作的。

页岩变质之后形成板岩。

变质岩里面有很多矿产,比如铁矿。

岩石的形成过程:

变质岩原先在地下,经过抬升作用上升到地表。或者是断层或者褶皱。到了地表之后就有了外力作用,所以可以形成沉积岩。

整个地表形态是 内外力贡藕他那个作用形成的,内外力作用通过什么形成的呢?就是通过这样一个物质循环。

四、地质构造

就是地壳运动所留下来的痕迹。

1. 褶皱

岩层受到一定压力,发生弯曲变形,岩层的褶皱一定是一种连续的。区别于断层:把衣服弄褶皱了和把衣服弄撕开了是不一样的。

回家你妈对你态度也不一样

褶皱具有两种形态。

图中的123是老新岩层的排序,1是最老,3是最新。

观察岩层的规律:中间与两边

  • 在背斜中,老岩层在中间,新岩层在两边

  • 在向斜中,新岩层在中间,老岩层在两边。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在褶皱形成的初期,或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实际上这两者也是我们理想化的一个想象,因为在真正的自然界中,在野外的岩石层受到挤压之后,他的样子是不可想象的。

这叫香肠构造。在野外看像一堆火腿肠排在哪里。

岩石对于大地,硬度与泥土无异。

在褶皱形成的初期,或者说在只有内力作用的情况下: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

背斜所形成的山,所受到的力是向两边掰开的,所以顶部会有很多的裂缝,它更易受侵蚀。

向斜所形成的谷,所受到的力量是往中间凹,所以中部是非常的稳固的,它不易受到侵蚀。

所以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后,(比如说大约五百万年),就会发生地形倒置。就成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所以不能仅仅凭地表形态来判断“背斜”“向斜”。

要看地下的岩层,或者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或者看岩层的弯曲方向。

所以光看一个山有可能是背斜也有可能是向斜。

这个高考有考。

褶皱山脉

全世界最著名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

阿尔卑斯山脉

高大宏伟的山系基本上都是褶皱造成的。

关于地下水和油的储存,不讲太细的话总结八个字:

向斜储水,背斜储油。

向斜储水图

蓝色是水,水上红色部分是油,油上面黄色部分是气。按照油和气的比例大小来评判它是油田还是天然气田。

在水的压力下,油会喷出去。

当油喷不出去的时候,就往井里灌水。

【问题】为什么背斜储油,向斜储水?

2. 断层

岩层发生错动了。不但有裂开还有相对位移。


高的这一部分叫断块山,低的这一部分会形成谷地平原,甚至是湖泊。

两边低中间高的这部分断层叫地垒,两边高中间低的这部分断层叫地堑。

所有的大型工程的的选址,都应该避开断层。

中国有几个著名的断块山:

华山——为什么自古华山一条路?因为那三面都是断下去的悬崖。

往大了说,整个秦岭就是一个巨大的断层。

庐山——低下去的是 鄱阳湖谭庐大专列

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低下去那块是四川盆地(龙门山大专列)

秦岭

  • 黄河与渭河流域的附近的断层:

在黄河最大的支流 渭河 的南方 就是秦岭,秦岭与渭河所处的渭河平原就是断层的关系,也就是地垒和地堑的关系。

太行山 与 吕梁山 夹着 汾河。

这就形成了连续断层。

类似于这样

【案例】

汶川地震之后,等烈度线是长轴的,近东北西南走向的。

对成都的波及程度不是最大的。以龙门山为界,西为青藏高原,东为四川盆地。

五、外力作用

1. 风化

使得坚硬的岩石变得松软酥脆。

分为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这个风化与刮风没有关系,比如说热胀冷缩,刚煮熟的鸡蛋不好剥,得冷水里面激一下;比如太阳暴晒的石头,哗啦下场雨,石头的表层发生了开裂;北方地区,石头裂缝里面尽水了,到了晚上0-4度水结冰,膨胀,将小缝撑大了(哇,水的力量这么大啊...),这叫冰劈现象;再比如石头缝里掉进一块松子,于是一颗松树拔地而起;我们老是去歌颂,这绝壁上的一棵青松多么坚韧不拔,从来没人可怜可怜底下那块石头(笑),被那松树根撑的四分五裂的,这叫生物风化:根劈现象。

典例:

因为花岗岩容易形成这种球形风化,所以中国很多名山都是花岗岩的山。

比如说黄山;比如泰山。泰山是花岗岩的变质岩,叫片麻岩,但是也有花岗岩的底儿。

这是风化

所谓侵蚀搬运沉积,有时候我们不按照这个顺序讲,我们按照来的力量来讲。

比如:

2. 河流

河流对地表形态有什么作用,有流水的侵蚀、流水的搬运、流水的沉积。

我们会看到很多流水的侵蚀留下来的地表形态我们叫:

流水的侵蚀地貌

(1)流水的侵蚀作用:

比如说:V字谷,比如瀑布、比如黄土的沟壑、比如河流的曲流(弯曲的河流越来越晚,不断河流不断的冲击弯曲的河道)。

弯曲的河流的成长,也有可能截弯取直。

截弯取直

(2)流水的搬运:

流水搬运这个过程本身能不能留下一些地貌?通常没有。

和搬运作用有关的就是河流的含沙量。

随着河流的流速降低,搬运泥沙的能力降低,河流的泥沙沉积下来。

很多东西很多地表形态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3)流水的沉积:

A. 冲积扇:

最典型的是冲积扇,冲积扇在什么地方,在河流的出山口的位置。河流出山,河道变宽,流速降低,于是泥沙沉积,就形成了一个扇状的沉积物。

冲积扇往往土壤很肥沃、水源很充足。所以冲积扇往往就是城市出现(或者城镇聚集)的地方。

但是反面来讲,冲积扇上最可怕的是泥石流。泥石流的灾害通常也是出现在冲积扇的位置,河流的出山口。

这里要说一点,滑坡不一定,滑坡不一定是出山口的位置,滑坡通常是是在一个比较陡的坡上。

典例:新疆的绿洲

中央是塔克拉马干沙漠,西方是昆仑山和天山。绿洲一般都在靠山的位置,也可以说绿洲都在山前,因为每一个山谷都可能有河流,在出山口就有小的绿洲,就形成了城市。

典例2:

河西走廊——祁连山

河西走廊又称雍良之地,是古代凉州雍州的所在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中原名士躲避战乱的优选之地(五星好评)。

也是中国佛教的优选之地。

河西走廊的环境问题

山前的绿洲产生了城镇,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在山里修了水库,但是正因如此导致了绿洲的供给不足,沙漠侵入,城镇走向消亡。沙进人退

民勤:石羊河流域 绿洲萎缩

B.  冲积平原

C.  (河流的)三角洲

河流入海口

D. 冲击岛

黄河入海口 东营市 共和国最新的土地 20年孕育 胜利油田(绝大在渤海 海上十倍开采)人为改变黄河侵蚀的方向

长江入海口 崇明岛 东滩湿地

做题


[高中地理·安迎] 007【地球内部圈层和地表形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