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gros自制谱/故事版】给予你最后的避难所,凛——Shelter「...

这张谱子其实在审核看来不算一张好谱,我也大概预料到了会有这样的评价。
我写谱的“感性”部分是占最多的。意思是说我在保证配置可打的前提下,会按照曲子的意义来做谱面,剩余的过于理性的点我并不会多加考虑,这算是我的缺点。
那这张谱举例子,为何我要将前段的配置写的如此重复?不仅是因为drop段相似,更是因为在“Shelter”的故事里,凛(女主)过了特别长一段时间的,几乎没有改变的虚拟生活。
随后过渡段,加入的事判定线错误表演,代表着凛的虚拟世界开始变动。
进入异象,首先是灰度,变得毫无颜色,这段的意思是凛的回忆刚开始浮出水面,后面也逐渐富有色彩,意味着记忆逐渐被找回——在这一段我也加入了凛在类似记忆空间的地方下落的表演。
结尾的drop配置和采音与前面完全不同,是为了表达凛知晓了她的身世,这里我同样做了note表演(参考了另一张Shelter Shelter Lv.14),表达的是ova里最显而易见的的内容——凛父亲的离去,至此谱面结束,我特地放了父亲送凛进入“避难所”的那一张照片。
至于被诟病的那一段一分钟的动画,则是我个人为了能让更多人产生好奇心而去寻找原ova而加的,而对于看过原ova的人,则是让谱面进一步感性还原ova而做的。
其实对于谱面的评判,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过于理性的判断(除了配置上真的有难以忍受的内容),而是喜欢去先了解谱师这么写的理由——比如这张谱我这么写的理由就是原ova,它有这么一个背景,很特殊。对于审核们给我的评价,我只能说配置上确实是过于重复,但这是我个人对于制谱的理解,在特殊的曲子里我会使用特殊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高度的配置重复,而这些处理在绝对理性的评谱面前无疑是不合格的。
所以我希望审核们评谱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不那么理性(当然是配置不大粪的情况下)。
如果想要来抨击我这段话的话,请务必不要过于冲动,也不要骂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