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炊事员选为“中南海保镖”,对亲人守口如瓶,只说在部队做饭

2021-10-19 07:48 作者:战旗红  | 我要投稿

作者:路平

李连庆这个名字许多人感到陌生但作为主席的身边工作人员,他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却极高。他的一生都与两位开国元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从炊事员到主席的贴身警卫

李连庆能够成为主席的警卫员充满了机缘和挑战。

1932年李连庆出生广东一个山村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李连庆参军入伍。年轻气盛心怀壮志一心想着赴战场奋勇杀敌报效祖国。但没有想到被分到了炊事班成为一名炊事员每天生火煮饭的日子让他一度感到失望。

不过李连庆自幼练过一些功夫,身手不错在村里是小有名气的“拳王”因为这一特受到干部骨干关注将他从炊事班选拔到了警卫连成为警卫连的一名士兵。服役期满后,李连本来考虑退役回乡。但考虑到他一身武艺部队将他留了下来。


几年后件事吸引了李连庆让他再次推迟了退伍的想法中央警卫团向各个军区选拔优秀的警卫员补充新鲜血液。

听到这消息李连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名。前来选拔的干部看中了李连庆的身手调查他的出身背景李连庆没有任何问题,他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军区选拔推荐的两名士兵之一。

成为警卫团的一员意味着有可能成为首长的贴身警卫员这让他感到十分期待、十分骄傲。为此李连庆开始了艰苦的训练为的就是能够圆梦警卫团对警卫员的要求十分高不仅需要过硬的身手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从小就出生在贫苦家庭18岁就应征入伍的李连庆,几乎就没有接触过文化知识字都不认识几个

李连庆十分上进。平时工作训练一有空他就跑去参加文化补习班。从认字开始李连庆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练废寝忘食挑灯夜读是他的学习常态。奋发努力了几年李连庆从一个字都不认识到基本具备中文化水平,这其中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主席身边一位警卫员工作调动,空出来了一个岗位警卫团展开层层选拔最终,李连庆凭着从小练就的本事和刻苦学习的成果选拔中脱颖而出。他如愿成为主席身边的警卫员而且这一陪就是15年。


主席和李连庆

(二)守口如瓶,连亲人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自古忠孝两难全这句话在李连庆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李连庆公认的好战士但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因为警卫工作的特殊性李连庆需要对所有情况守口如瓶就算是身边最亲的人也不能告知

担任警卫员期间无论是母亲去世还是孩子出生李连庆都没能回去陪伴一直待在岗位上未离开。有一次因为工作需要,李连庆回家乡调查一件事。回乡后李连庆也只告诉大家说自己在部队还是一个炊事员。

家乡的亲友都觉得他没有多大出息当兵这么多年了还只是一个炊事员?村里人甚至将他作为反面例子来教育孩子。李连庆的妻子却不在意他“做饭的工作对他说:“无论你在部队干什么都是很光荣。你不要有负担家里面有我不要担心家里好好部队工作。”听番话李连庆泪水在眼里打转。这个铁男儿终究没有忍住了一场

(三)担任帅的卫士长整整10年

1976主席与世长辞李连庆跟了主席15,感情很深。伟人的逝世,给他很大的打击。主席平时对他很好对他来说主席是首长,是长辈,是老师,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李连庆放声大哭,很久不能释怀。


叶帅和李连庆等警卫人员在一起

正当他打算退役返回家乡时一纸调令将他调到叶帅身边担任卫士长李连庆又继续担任首长的安全警卫工作

叶剑英元帅已经79岁了。李连庆除了负责其安全警卫工作,经常跟叶聊天照顾其生活在叶身边工作了十年直到叶老1986年逝世。

先担任主席的贴身警卫15又担任帅的卫士长10年,这样的经历是极为特殊而光荣的。但李连庆一直很低调很少跟别人提及自己的经历。在他看来这是一个警卫战士的本职责


(四)回乡造福乡亲花光自己的积蓄

到了退休的年龄本应安心养老的李连庆做出了一个许多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了留京的良好待遇回到家乡帮助乡亲致富。

首长身边工作多李连庆耳濡目染眼界宽广,做事风格扎实。在带领乡亲致富的路上他没有盲目行动而是充分考虑家乡的实际情况选择脱贫致富的正确道路。他发动力量在家乡建起了新祠堂建了新马路,翻修了小学,还挖鱼塘、种植蔬菜、建养牛场等,帮助村民提高收入。他为此花光了积蓄还借了战友300万。他的境界和精神,受到乡亲们的尊敬。


李连庆兴建了养牛场

炊事员选为“中南海保镖”,对亲人守口如瓶,只说在部队做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