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孩子不管用怎么办?
孩子因为不能吃雪糕发脾气,我试着倾听他的情绪,共情他,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吃不到雪糕很生气”,可是孩子却更生气了,怎么办呢?

的确,共情本身不会让情绪立刻的就消失。
甚至有的时候——比如像这个提问中所描述的——短时间内,共情甚至可能会让情绪更加强烈。
如果孩子的情绪有很长时间都没有被看到、被接纳,当他在某个时刻得到了父母的共情,他会感到“终于有人听到我了”,于是会哭得更大声,把一直未能得到宣泄的情绪都释放出来。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
作为成人,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人惹我们生气了,后来他向我们道歉了,但是我们依然感到很生气。
对方可能说:“我都已经道歉了,你怎么还生气呢?”
可事实上,我们就是感到生气啊,我们的气还没生完呢,对方的道歉并不会让生气消失,生气有它自己的节奏。

另一种情况,对某些孩子来说,生气的时候可能无法感受到你的共情,因为你的共情太安静了。
因为共情本身是非常平静的,跟孩子的愤怒比起来,父母共情下的平静和孩子生气的大哭大闹反差太大了,孩子会认为,父母这样说只是想让自己安静下来,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共情。
当人情绪爆发的时候,旁边有人说“冷静一下、冷静一下”是没有用的,情绪激烈的这个人是很难真的冷静下来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把我们过于平静的共情,温度稍微调高一点,跟孩子生气、发脾气的状态相对要匹配一点,但是不要过于强烈,否则会吓到孩子。
比如孩子说:“你现在就给我把雪糕拿过来!!!”那我们可以在语气中稍微带着一点情绪,稍微有一点强地回应:“我不会给你雪糕的。我知道这样你会很生气。即便如此,我也不能够给你雪糕。我知道,你真的太~生~气~了!我~真~的~知~道!”
要用一个跟他强度是一致的方式去回应他,但同时不会压过孩子的情绪的强度。
注明:文章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