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哆咪科学育儿微课堂:婴儿期的辅食添加与语言发育有关吗?

2020-07-10 14:24 作者:懒王影视综  | 我要投稿

 

语言是宝宝接触世界的有力工具。有的宝宝从小就爱说个不停,而有的宝宝快2岁了却还是个“小哑巴”,坐、站、跑都正常,成人说话都能听懂,可就是不开口说话,别人跟他说话,他只是“嗯嗯呀呀”或点头摇头,都快把妈妈急坏了。

 

0~3岁的宝宝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我们要了解宝宝发育的规律,才能帮助宝宝“早开金口”。为什么有的宝宝不爱说话,或说不好话?据说和宝宝的语言发育还和辅食添加有关系?这是真的吗?初哆咪这就来为你答疑解惑。

 

辅食过软过细会影响宝宝语言发育?

 

是真的。

 

宝宝的吸吮能力与生俱来,但吞咽和咀嚼能力是需要后天训练和学习的。当辅食做得过软过细,不符合该月龄宝宝的辅食性状特点时,宝宝无需费力咀嚼就能轻松吞咽,这会让宝宝口腔中负责咀嚼的肌肉得不到锻炼,就容易导致宝宝开口晚、不爱说话、咬字不清、口吃等。

 

宝宝口腔中负责咀嚼吞咽的部分主要包括口腔内部、下颌、上下唇及舌头,通过正确的咀嚼动作,有助于这些与发音相关的部位肌肉的协调和发展,与宝宝日后的语言能力息息相关。

 

 

各月龄宝宝应当添加什么性状的辅食才合适呢?

 

初哆咪已经贴心地为各位爸爸妈妈总结了婴幼儿辅食性状一览,爸爸妈妈们可以参照自家宝宝的月龄给孩子添加辅食:

 

6月龄:汤汁状辅食,从细化的泥糊到稍微成型的泥糊,稀粥状。

7~9月龄:碎末状粥,硬度类似豆腐,让宝宝用舌头可以轻易挤压。如鱼肉泥、猪肝泥、南瓜泥等。

10~12月龄:稠粥,黄豆大小的碎丁状,可选择硬一些、大一些的食物,硬度类似香蕉,用舌头可以挤压,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1岁以上宝宝:此时孩子的绝大部分营养已经都来源于辅食了,应当尽可能地为孩子添加多种食物,以更好地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及消化功能。

 

注意辅食添加时要遵循这个原则:

循序渐进,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宝宝不习惯吃辅食,可以把辅食放在奶瓶里让宝宝吃吗?

 

建议不要这样做,与喝奶不同,吃辅食的宝宝的进食方式由吮吸变为了咀嚼。如果一直使用奶瓶喂养,很容易让宝宝的咀嚼能力得不到锻炼,还容易引发奶瓶龋等隐患。

 

初哆咪建议您,当宝宝添加辅食时,选用的喂食工具应由奶瓶转换为汤匙,初期先喂食宝宝米糊、果泥等食品,当宝宝再大一些时,不妨让宝宝试着自己使用汤匙,主动将食物送进嘴里,从而锻炼宝宝的自主进食能力。

 

 

什么时候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比较合适?

 

一般来说,6月龄的宝宝已经准备好接受辅食了,为避免宝宝由于错过吃固体食物的时间而变得不爱咀嚼,父母应当重视为孩子建立正常的饮食习惯,在适当时间为宝宝添加辅食,避免后期出现由饮食习惯造成的语言问题。除此之外,正确的辅食添加还能为宝宝弥补母乳中缺少的营养,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的提升,为宝宝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辅食的正确添加,确实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父母们在辅食添加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循科学的喂养原则,为宝宝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粗细搭配,使宝宝的口腔肌肉得到应有的锻炼,让宝宝不再“开口难”。

 

 

 

 

 

 


初哆咪科学育儿微课堂:婴儿期的辅食添加与语言发育有关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