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妻子回娘家,途中与老道私通,丈夫得知后一言不发!
故事发生在唐朝龙朔年间,长垣县有一个名叫千稼集的镇子。在镇子的最南头,有一家卤肉店,生意十分红火。卤肉店的掌柜名叫冯大勇,除了杀猪卖肉,也不会别的手艺,从十几岁便开始跟着父亲在镇子上卖肉。后来冯大勇成家娶亲之后,他父亲便将肉铺全权交给他来打理。

冯大勇的妻子姓马,名叫马玉娘,是邻县马头镇人。马玉娘嫁到冯家之后,十分贤惠,对待公婆也很是孝顺。结婚次年秋天,恰逢中秋佳节,马玉娘想要回娘家走亲戚,按道理说冯大勇应该是一同前往的。但是无奈肉铺生意实在太忙,便只好让马玉娘自己回娘家去了。
冯大勇特意用荷叶包了几斤上等的腱子肉,然后又装了不少的牛肚牛肝之类的熟肉,让妻子带回娘家,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心意。马玉娘十分欢喜,将这些吃食全部装入包裹之中,然后径直朝邻县去了。
其实马头镇距离千稼集并不算远,大概也就是二三十里的路程,倘若壮年男子走路的话,半天时间就能走到了。但是马玉娘是三寸金莲,而且身上还背着不少的东西,到了中午的时候,才走了一半的路程。
就在这时,突然乌云密布,开始下起瓢泼大雨来,马玉娘身上被雨水淋湿,便着急找个地方避雨。正巧她瞧见不远处有个破窑洞,马玉娘便一头钻了进去,可是当她进去的时候,发现窑洞内已经有个老道在那避雨。

只见那老道看上去十分精壮,而且相貌俊朗,可谓是貌比潘安,马玉娘心中十分爱慕。老道见马玉娘进来,便想着出去再找个地方避雨,如此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倘若被人瞧见的话,恐怕不妥。
就在这时,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乌云遮蔽了天空,就好似黑夜一般。马玉娘开口说道:“这位道长请留步,小妇人家最害怕打雷,如今害怕得厉害,道长可否在此陪我?”老道见马玉娘这般一说,只好暂且留下来,想着等雨小些再走不迟。
为了避免尴尬,马玉娘主动与老道攀谈起来,那老道是经常行走江湖之人,见识极广,打开话匣子之后也是侃侃而谈。不知不觉两人聊了一下午,但是雨势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老道说道:“也不知道这雨还要下到什么时候,夜里在这饿肚子也不是办法啊。”
马玉娘笑着说道:“这个道长不必担心,我包裹里腱子肉还有牛肚牛肝,可以拿来充饥。”说罢,马玉娘掏出牛肉,与老道大快朵颐起来。等吃过东西之后,马玉娘故意装作很冷的样子,然后说道:“道长,我现在浑身发冷,你可以帮我暖暖吗?”说罢,香指揉肩望着老道。

老道其实也是假装一本正经,其实内心早已是心潮澎湃,他见马玉娘如此卖弄风情,当时便宽衣解带扑了上去。那老道人高马大,而且经常吃丸散膏丹,战斗力极其惊人,二人折腾了三四个时辰这才宾主尽欢。
事罢之后,马玉娘十分满意,对老道说道:“道长才是真男子也,时至今日我才体会到什么叫飘飘欲仙。我家那拙夫不堪重用,每次都是还没折腾几下,便泄了,真是让人厌恶。”老道对马玉娘说道:“我的道场在云梦山,倘若哪日小娘子想解闷了,随时到云梦山找我。”
转眼天光大亮,马玉娘与老道就此分别,为了感谢夜间的雨露之恩,马玉娘拿出两块包好的牛肉给老道,让他路上做干粮吃。此时雨也停了,马玉娘朝马头镇继续赶路,而老道则是朝云梦山的方向去。
当老道途经千稼集的时候,正好是中午,他见路旁有间肉铺,便想着自己带的有肉,不如买几壶酒喝,然后再要碗面吃。老道不知道的是,那间肉铺正是马玉娘丈夫家的。老道找了一张桌子坐下,然后对掌柜说道:“上两壶好酒,来碗阳春面。”说罢,便掏出马玉娘送给他的肉,便吃了起来。

冯大勇一眼认出,老道吃的牛肉正是自己昨日给妻子的,因为冯大勇拿荷叶包肉的时候,都会做下记号。因为那肉是准备送给丈母娘吃的,冯大用还特意用一根彩线系的。冯大勇心中疑惑,难道是这老道把妻子害了?还是说妻子将肉遗失到路上,被老道捡的?
冯大勇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在给老道端酒的时候,笑着问道:“道爷,您这肉在哪买的,看着不错啊!”那老道得意地说道:“昨天我与一个小娘子在窑洞避雨,那小娘子送我的。”老道喜欢显摆,将昨夜之事从头到尾讲述一番。
冯大勇听罢之后心乱如麻,没想到妻子竟然背着自己做出这样的勾当。冯大勇听罢之后一言不发,独自来到后厨,拿了一把钢刀,他准备出去将老道宰了。但是他转念又一想,正所谓捉奸成双,倘若自己将老道杀了,到时马玉娘死活不承认有这件事,到时自己吃官司不说,马玉娘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于是冯大勇强压心中的怒火,再次来到老道面前,对他说道:“最近我感觉诸事不顺,有人说是我们家风水有问题,仙长道行高深,想必能够为我指点一二,我这里有几两银子,聊表心意,还望仙长随我到家走一趟。”老道见钱眼开,当即答应与冯大勇回家。

等冯大勇将老道骗回家后,趁老道不注意,用顶门杠将老道砸晕,然后将其反锁在屋内,同时骑了一匹快马赶奔马头镇,将妻子带回家中。当时马玉娘刚到娘家不久,连饭还没顾得上吃,就被冯大勇火急火燎给带了回来。
等到了家里之后,冯大勇将马玉娘扔到地上,马玉娘没好气地说道:“冯大勇,你今天是发什么神经?”冯大勇冷笑一声说道:“我发神经?你与那老道干的好事!”马玉娘听见冯大勇提起老道,知道自己的丑事败露,转身就要逃跑。
冯大勇咬牙说道:“你还敢跑?那我先杀了你,再去宰那老道!”说罢,冯大勇手起刀落,将马玉娘的头砍了下来。等冯大勇将门踹开,准备杀老道的时候,谁知老道早已跳后窗逃跑。
这时,冯大勇的爹冯老汉回来,冯老汉见儿子杀死了儿媳,忙问因为何事。冯大勇便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讲述一番,冯老汉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只有淫妇没有奸夫,倘若官府追究起来,恐怕此事不好办。不如我们趁夜将马玉娘的尸首先埋了,然后再从长计议。”

当晚,父子二人抬着马玉娘的尸首,准备到郊外埋葬,冯大勇的脚下突然被什么东西给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看,脚下并非他物,正是白日那个老道。原来那老道被打昏之后,很快便醒了过来。他发现自己被锁在屋子当中,心中顿感不妙。
自己在窑洞中听妇人说,她丈夫是开肉铺的,难不成这肉铺掌柜正好是那妇人的丈夫?老道越想越怕,后悔自己口无遮拦,竟然自投罗网。他见屋子的后窗没有锁死,于是便从后窗跳出而逃。但是冯大勇的那一棍太猛,老道的脑袋已经受到重创。
老道担心冯大勇追来,于是夺命狂奔,结果全身血液上涌,造成老道颅内出血,倒地身亡死在荒郊野外。冯大勇见奸夫淫妇皆死,心中十分畅快。按照当时的律令,丈夫杀死奸夫淫妇,不需要承担刑责。父子二人找来地甲地保,将事情经过讲述一番,官府记录在册,将马玉娘和老道的尸体焚毁,冯大勇父子回家继续经营肉铺。

当年冬天,某天夜里冯家莫名起了一场大火,冯大勇父子葬身火中。有人说是他们取暖不当引发的火灾,也有人说是马玉娘和老道的阴魂不散,害死的冯氏父子,至于真相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后记:
本故事改编自《夜雨秋灯录》中《卖儿田》一篇。对于冯大勇和马玉娘这对夫妻来说,原本是一对幸福的小两口,结果因为一次冲动之举,最后闹得家破人亡。对于马玉娘来说,倘若发现丈夫身体不行,请郎中开药诊治便是,如此才是夫妻和谐的长久之道。但是她不甘寂寞,与过路老道窑中云雨,她原以为此事做得缜密,她哪里懂得,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结果老道凑巧到丈夫的肉铺买酒,被丈夫得知事情始末,最后玉石俱损,家破人亡。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警示,人生在世,行得端坐得正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