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郑州国棉厂,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2020-11-07 22:07 作者:Zeo-_  | 我要投稿

        如果让你提及关于郑州的记忆,你能想到什么?老郑州人或是住在棉纺路一带的人,想起的必定是关于国棉厂里的一点一滴。这些国棉厂在新中国刚成立时辉煌过,但时至今日,为了顺应城市发展建设的规划,创建历史文化街区,这些承载着许多人回忆的老房子,即将被拆除。

       关于郑州国棉厂的历史,你可能知道的不多。今天,就让我来带你们重温一下关于郑州国棉厂的历史。

       1953年至1958年,国家重创1.76亿元,先后投资兴建了一厂,三厂,四厂,五厂和六厂。 这五个棉纺厂在棉纺路“一”字型排开,成为了当时的郑州繁荣的象征。至于二厂,早在1920年,豫丰纱厂建成投产,当时它是全国最大的棉纺厂。1949年关闭后,国营郑州纺织厂在豫丰纱厂的旧址改造成立。随着国棉一厂的建立,这座厂子也被更名为国营郑州第二棉纺织厂。每个厂区的牌幅都不同,原因是60年代,国家要求勤俭节约,这几个厂的牌幅也就一个比一个简陋。

        我与这几座棉纺厂是十分熟悉的。四厂中街是我上小学时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白天,又推着早餐车卖早餐的人,不知为何,直至现在,我还是被那菜角和糖糕的味道所吸引。中午回到家,最期待的是父母带我出去享受那美味的烩面(四厂吃的是那种黄色汤底的咖喱烩面),下午放学,写完作业后,最喜欢的就是在那迷宫似的小巷里玩耍。晚上,整条街上都是夜市。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坐在路旁喝酒撸串,十分开心。最值得让人回忆的是那些带着厚重历史气息的小街,小巷。而在现在,在千篇一律的城市风景中,几乎已经找不到这样有烟火气息,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地方了。

       国棉厂居民是淳朴的,邻居们十分热情,如果遇到困难还会及时的去帮助他人,国棉厂生活是慢节奏的。走在路上,老爷爷老太太们在下棋,看报。这里的人不慌,干什么事情都不会很着急。

       由于我家在四厂附近,因此,其他厂的记忆,我还是有一些的。看着百花路上大大小小的公交车,看着排队买兰州烤饼的长队,想着棉纺路上关于国棉厂的历史介绍,走进一厂的居民区,望着那里朴素的居民们······这些都是我关于国棉厂独特而又不可磨灭的记忆。

        说起国棉厂,它也辉煌过。1981年是国棉厂最辉煌的时期。人们都迫切想进入国棉厂工作,那些纺织工人的后代被称为“棉二代”。不过它也衰落过。1985年,由于消费市场以及原材料的问题,棉纺厂减少出货,情况陷入窘境。人们纷纷离开这里,住在这里的也改了工作,在这里留下的只有关于他们家的记忆。

         2009年,一厂,二厂,六厂被锦艺房地产所占领,不就,其他纺织厂也纷纷搬离,并且在新区建立新的棉纺厂,这里留下的只有关于他们的回忆。马上,国棉家属院也要被拆迁,从今那些曾经住在棉纺场的人们再也找不到关于家的记忆。

         对于这件事,我是有些伤感的。因为那些棉纺厂伴随了我小学时的记忆,小学时的一点一滴好像都与棉纺厂有关。三厂改造完毕后,就是四厂,然后就是五厂。这使人陷入一种惧怕的状态,害怕自己的美好回忆就是消失。趁现在,多拍摄一些照片吧,别等到自己回忆是却发现已经毫无踪迹可寻。同时,这也是件好事。如果历史文化街区修建完善,那么人们可以从全新的方面来认识国棉厂。总之,珍惜当下吧,珍惜自己面前的每一处景物吧,不要让你美好的记忆从脑中消散······

       


郑州国棉厂,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