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德峰教授

2021-03-16 17:40 作者:昱旻天  | 我要投稿

中西方文化差异。

我们知道,孔子说,诗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里面都是诗歌,诗歌表达的生命情感,都是喜怒哀乐对吧,然后孔子赞扬了诗经,说他什么,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无邪什么意思,诚。诚什么意思,性情之正,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让我们站在大地上的,绝不是我们头脑的理性,而是生命情感。西方哲学观点,把人的生命情感放的很低,叫第三等级,第一等级理性,第二等级意志,第三等级才是情感。

中国哲学是相反的.,把生命情感提到最根本上的位置上来,我们想想这个道理对不对,驱使我们行动的,并且让我们的行动是合适的,让我们的行动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带来的不是破坏和灾难,而是带来的是幸福和灾难的话,肯定是我们的生命情感运用是正的。

所以孔子说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邪者诚也,诚者性情之正也,这是最根本的修养。西方思想和中国思想,第一条,我们不承认一个彼岸的世界,说真理在这个彼岸的世界里。我们中国人所能接受的真理,并不是逻辑的真理,不是理性逻辑的真理,是生命情感的境界。我们不要以为能用冷冰冰的情感安排我们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情感之中,我们不是恰好拥有了一份欢乐,或者拥有了一份悲哀,而是当我欢乐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欢乐,当我悲哀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悲哀。生命情感是方方面面就构成了我们的心,它就是我们的心,如果它正了,佛家就叫本心,中国哲学就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用力所在是我们的生命情感的规范和升华。

中庸的第一段。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合情合理,情先于理。

人世间的烦恼跟智慧来自同一个根源,我们的本心,我们的本心一起念,本心要起念的啊,本心不起念的话那就不算本心了,如果它起的妄念呢就是烦恼,假如它起的不是妄念就叫智慧,差别在这里。尘埃和智慧都在这里。妄念,不属于自己的,皆是妄念。你要是不起念,执空的话是很恐怖的,一个漂亮的美女从你面前走过,你说你没有念想,那是很恐怖的。



王德峰教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