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OG Strix LC II 280 ARGB 开箱&评测

2021-03-16 17:37 作者:神月妍妍  | 我要投稿

Hello小伙伴们大家好~这段时间可能要换工作,搬家,再加上英特尔平台新U更新在即,我也会相应的更新测试平台,因此评测重点就是清理清理手上的存货啦~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华硕为充实自家的机电散产品线,于2018年发布了集成LED屏幕的ROG龙神(Ryujin)与龙王(Ryuo)系列一体水冷散热器,其中龙神产品线还自带了猫头鹰2000转工业风扇;而在2019年又推出了定位稍微低一些的飞龙(Strix LC)产品线,在2020年又给TUF产品线增加了对应的一体水冷产品。聊起这些产品,可能大家最大的遗憾有两个:一是在发布不就之后解决方案提供商Asetek就正式将自家的一体水冷方案升级到了新一代,虽然华硕使用的是魔改6代方案,但性能上总归还有个1-2°C的差距;二是这几条产品线都只涵盖了120/240/360尺寸的规格,没有照顾到其实体积和效能上都比较有优势的280规格。

这不,华硕总算要升级Asetek Gen 7了!相对于自带小电视风头十足的二代龙神,华硕选择首先更新了定位中高端的飞龙产品线,并且第一个型号就是之前没有照顾到的280规格。我的理解是龙神II很香,但飞龙II 280才是大家最大的刚需吧。今天就来给大家测一测华硕更新Asetek Gen7 之后推出的第一款产品,ROG Strix LC II 280 ARGB (飞龙II 280)。


目录: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Section 1. 开箱
Section 2. 性能测试

Section 3. 结语


Section 1. 开箱

聊飞龙II 280的话,还是从开箱聊起吧。

飞龙II的彩盒风格相比于一代其实颜色更丰富了,右上角紫色渐变的包装风格现在应该是Strix产品线的标配。
背面是本代产品的一些卖点,例如Asetek 7代解决方案,ARGB风扇,兼容AURA Sync神光同步,以及具体一些产品规格。
打开包装盒之后,有一层硬纸板作为包装的上盖。
内里还是典型的,Asetek惯用的环保材料包装,各部分配件都被透明塑料膜很好的保护着。
首先来看看散热器本体,典型的280尺寸一体水冷,冷排在两侧的外扩并不明显,这对兼容性是有好处的。
冷头特写,虽然未自带屏幕但本代飞龙II冷头上的ROG LOGO多了更多的细节,例如斜45°劈下的线,以及LOGO下半部分矩阵化的设计元素。
冷排侧面,相比于上代产品光秃秃的侧面,这代总算给打上了ROG三个字母的阴刻。
冷头底部,Asetek一贯的也很贴心的预涂了硅脂,但为了保证后续的测试随后我就把硅脂抹掉了,从反光看这一代飞龙II的冷头底部是凸底设计。
标配两把轴流设计风扇,转速2100±300 RPM,为了保证RGB效果风扇叶采用了透光材质。
背面,风扇的正式型号叫ROG Strix Model 14 ARGB。
扣具一览,Asetek多年未变的扣具设计,说实话用的还是挺顺手的。支持Intel 115X/1200/1366/2011/2011-3/2066和AMD AM4,如果需要支持TR4的话需要额外的配件支持。
附带的线材一览,分别是一根风扇4pin一份二,一根USB2.0通讯线以及一根ARGB一分多线材。
打印物一览,一份说明书和一张贴纸。
将风扇装上冷盘,整体风格还是比较搭调的,风扇贴纸上的ROG字样在不同的视角下有不同的反光效果。
上机看看效果
整体风格和华硕自家的M12A主板还是蛮搭的。
开灯试试,首先是风扇和冷头
不同颜色状态下冷头的特写,这个数码矩阵的设计风格相比于上一代还是挺好看的。
不同颜色状态下冷头的特写,这个数码矩阵的设计风格相比于上一代还是挺好看的。
不同颜色状态下冷头的特写,这个数码矩阵的设计风格相比于上一代还是挺好看的。
最后是风扇的RGB效果特写。

开箱就聊到这里,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性能。


Section 2. 性能测试

此次测试为了认真试试飞龙II280的水准,特意请出了之前240/360横测当中的冠军,H150i Pro XT和H100i Pro XT兄弟来作为参考,而平台功耗也是直接拉到290-300W左右,来彻底压榨一下这几款AIO一体水冷散热器的性能极限。


1. 测试平台硬件一览

CPU: Intel Core i9-10900K

主板:华硕 ROG Maximus 12 Apex

内存: 玖合 DDR4 2933 16G x2

SSD: 三星 970Pro 512G

显卡: ROG Strix RTX2070 Super Gaming o8g

机箱: Streacom BC1

电源: 海韵 Prime 850G 旗舰金


2. 测试平台功耗和环境条件

CPU设置为1.41V,5.3G,典型功耗290-300W;测试时基本保证温度无剧烈变化,湿度无明显变化,具体温度条件见测试原始数据。


3. 测试方法简介

测试方法:使用AIDA64单烤FPU。

温度记录方式:满载5分钟后清空数据,继续满载3分钟记录此时所有核心(*)的平均温度,对所有核心的平均温度求平均值,得到此条件下的温度结果;记录结束时的室温,测试结果按照平均室温与标准室温的差值进行补偿,每个条件进行三次测试取平均值。

*注:这颗10900K有核心1温度乱跳的问题,计算时剔除核心1温度,仅记录核心2-10的温度表现。


4. 测试原始数据


5. 测试成绩汇总

能看到在290-300W这个功耗条件下,飞龙II280与H150i Pro XT的差距基本在1°C左右;而此时的H100i Pro XT已经落后5°C+了。


Section 3. 结语

飞龙的此次升级加上新推出280规格,可以说是诚意满满了,Asetek 7代方案,ARGB,相对适中的价格,该有都有;性能方面引用市售360一体水冷(AIO)散热器性能向横测的数据,在170W的功耗条件下H150i Pro XT与同样是Asetek 7代方案的X73(360规格)的差距大约在0.5°C这样,考虑到功耗放大到300W之后差距会进一步变大,因此基本可以断定:Asetek 7代280解决方案的性能等基本同于360。

目前的机箱市场上前面板,顶板同时支持240/280冷排的型号越来越多了,而考虑性能差异的话,我的建议是:不能上360的时候,能上280就不上240,而能上360的时候,360和280怎么选,就见仁见智吧。

说了这么多,ROG小电视龙神II啥时候上啊?我可等到花都谢了。

ROG Strix LC II 280 ARGB 开箱&评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