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之座】《仁王2》中那些NPC刀冢背后的故事——暗影篇(上):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仁王2》系列第三篇。本篇因为文章内容的原因,将分为上、下篇两部分来写,上篇的重点是主线剧情中的血刀冢,下篇的重点则是支线剧情中的血刀冢和本篇唯一一个义刃冢。

《仁王2》暗影篇的剧情主要讲述了在第一次信长包围网时期,织田 · 德川联军同浅井 · 朝仓联军交战的情况,三个主线故事分别对应着金崎撤退战、姊川合战与小谷城之战,战争最终结果是以浅井、朝仓两家的灭亡而告终。
因为主人公隶属于织田军的缘故,所以本篇的所有的人型敌人都是浅井 · 朝仓一方的武士,连这些血刀冢也不例外——正如本篇主题“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所说的那样,作为浅井家的刀与盾,哪怕本方的战事持续失利,这些武士们依然坚定地拱卫着自己的阵地,直至战死——作为战败的一方,大部分血刀冢主人的事迹都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一个名字被保留在织田军战果清点的记录之中,成为留给后人的见证。

地点:姊川
1、浅井政之
位置:织田军阵右侧山坡上小屋的右手边

浅井政之是本篇中玩家在正常流程里遇到的第一个史实人物的血刀冢。
浅井政之,浅井久政之子,浅井长政、浅井政元之弟,于姊川合战中战死。
此人可以算得上是浅井一方大部分家臣的缩影:身为浅井本家子嗣,时任家主的弟弟,到最后连一丝的生平事迹都没有被记录下来,连何年出生都不知道,更遑论战死时年纪多少了。
不过相比之下,浅井政之还算是幸运的,至少他还有一个名字被记录了下来——如果他不是浅井长政的弟弟,或许连这个记录都不会有。

《仁王2》的制作组对于浅井军应是持肯定态度的,至少是对这些慷慨赴死的家臣们的忠义之举是持肯定态度的。在主人公击败了浅井政之的尸狂后,可以听到他临终不悔的宣言——这位年轻的武士,为自己的家族献出了全部,包括自己的生命。

2、远藤直经
位置:浅井军阵第二阵左侧房屋廊下

远藤直经可以说是姊川合战中浅井军战死的最重要的家臣。
远藤直经,别名喜右卫门,浅井长政的傅役(由于其生年有争议,因此也有说法称他只是浅井长政的近习),于姊川合战中阵亡。
远藤直经侍奉了浅井家两代家主。早在长政的父亲浅井久政担任家主时期,远藤直经就已经是浅井家的谱代家臣,再加上后续又担任了长政的傅役(或近习),其地位在浅井一众家臣中可谓是举足轻重。
能有如此地位,远藤直经所依靠的并不仅仅是同家主之间的亲密关系,更多的还是因为其确实拥有独到的战略眼光:无论是对抗六角家自立,还是参与信长包围网,浅井长政一系列决策的背后都有远藤直经身影。在《真书太阁记 · 元之卷》中,还记录了远藤直经向浅井长政谏言刺杀织田信长一事——
时值永禄十一年(1568年),正是浅井长政迎娶信长之妹阿市的第二年,两家的关系尚在蜜月期之中。这一年的八月,织田信长因事来访浅井家治下的佐和山城,负责接待工作的远藤直经在与信长的接触中,敏锐的意识到此人的能力绝非一般人可比,因此暗地向浅井长政进言,正好借此机会将信长杀死,以免放虎归山,但长政却因种种顾虑最终未能同意,以致刺杀计划最后宣告破产。
金崎之战爆发后,浅井家与织田家的同盟关系彻底宣告终结,随后双方连同朝仓、德川两家在姊川附近组织了姊川合战。据《浅井三代记》中所说,此战中远藤直经与朝仓家臣真柄直澄率军固守于浅井长政的本阵前,以拱卫总大将浅井长政。
姊川之战最终以浅井 · 朝仓联军的败北而告终。在《太阁记物语》一书中提到了远藤直经战死的经过:在浅井军溃败之际,远藤直经趁乱混入了追歼残敌的织田军中,准备伺机刺杀织田信长以扭转败局,却不料被织田军武士竹中重矩认出而遭到斩杀,功亏一篑。

3、浅井政澄
位置:浅井军阵第二阵右侧房屋楼梯下方

浅井政澄的血刀冢与远藤直经的血刀冢被设计在浅井军第二阵,位置一左一右——Up认为这应该是制作组故意为之的,因为这两人生前正是浅井长政的左膀与右臂。
浅井政澄,出身于近江浅井氏庶流的浅井直政一脉,父亲为浅井政信。
浅井政澄的生年不详,因此并不清楚他是否侍奉过浅井长政的父亲浅井久政,不过在浅井长政成为家主后,浅井政澄的地位一路攀升,成为长政家臣团的宿老之一。
浅井政澄的事迹同样少得可怜,目前仅知道他曾经同远藤直经一起向浅井长政建议同六角家对抗以谋求自立,不过鉴于浅井家与六角家之间的战争资料大部分都已失载,故而也无法知晓浅井政澄在这场战争中究竟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以至于能够在战后如此受到浅井长政的信赖。
在姊川合战中,浅井政澄作为浅井军第二阵,紧随浅井军猛将矶野员昌之后。在织田军“美浓三人众”的军势从侧翼突袭浅井军阵时,浅井政澄负责抵抗三人之一的氏家卜全的军队,但最终还是不敌对手,在自军军势崩溃后兵败身死。

4、今村氏直
位置:浅井军阵第三阵房屋一楼左侧房间

今村氏直,别名孙六郎,于姊川合战中战死。
除了名字之外,今村氏直的其他相关事迹彻底失载,此人仅在织田军战后首级检的相关文书中出现过——不过考虑到能被记录在首级检文书中的肯定不会是一般的下级武士,故此人的身份至少应是足轻大将以上的级别。
另:图中出现的助人坂井久藏便是本篇中唯一一个史实义刃冢人物,此人的相关事迹将在(下)篇中进行讲述。

5、弓削家澄
位置:德川军阵后方冰崖之下

弓削家澄,别名六郎左卫门,于姊川合战中战死。
虽然弓削家澄的事迹也已失载,但好在此人苗字比较特殊,可以查证到其家族的一些事迹——
弓削家早年间曾出仕于近江守护京极家,且在京极家臣中地位不凡,但在浅井家取代京极家成为北近江的统治者后,弓削家便跟随形势向浅井家表示了臣服——由此可见,弓削家澄在浅井家臣中的地位应该也不会太低——直至姊川合战中弓削家澄战死后,近江弓削家后续便不再有其余记载。

不过在《仁王2》的游戏中,弓削家澄的血刀冢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之上,而是出现在极易被人忽略的冰崖之下;再结合主人公击杀他的尸狂后听到的话语,很难不让人联想这位武士死在此处之前究竟想要做什么?是要攀崖而上奇袭德川军被发现而遭杀害?还是说,是从崖上偷偷溜下来的时候被发现的呢……

地点:小谷城
1、海北纲亲
位置:小谷城三之丸正门右手边草丛内

海北纲亲,别名善右卫门,“浅井三将”之一。
根据广为流传的说法,海北纲亲是浅井家老臣,自浅井长政的爷爷浅井亮政时期起就已经侍奉于浅井家,经历了浅井三代君主,曾担任过军奉行等重要职务,最终在小谷城之战中战死,随浅井家一同覆灭。
然而近年来对于海北纲亲是否真的侍奉了浅井家三代一事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提出异议的人是海北纲亲的直系血亲后裔海北显英——海北显英为海北纲亲之子海北友松一脉的后人——他提出,早在天正元年(1573年)爆发的小谷城之战前三十八年,即天文四年(1535年)的时候,自己的先祖海北纲亲就已经在浅井亮政对京极家的夺权战中,战死在突袭京极家臣多贺贞隆宅邸的战斗中了。
既然如此,为何在浅井三代中都有“海北纲亲”这个人物存在呢?海北显英认为这是将海北纲亲与其子的事迹混同的原故——鉴于日本方面确实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斋藤道三与其父的事迹混为一谈(此处内容详见《觉醒篇》长井长弘部分),故而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海北纲亲在各部分的文字记载中被使用的名字为“海北善右卫门”,而海北显英认为,海北纲亲应该有一个儿子也叫做“善右卫门”,所以这个儿子在文字记载中的名字也是“海北善右卫门”,父子二人的名字相同而造成了海北纲亲被认为一直存活于世的假象。
——虽然海北显英的假设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证实,但鉴于有关海北纲亲的记载中他的名字都被写作“海北善右卫门”或“海善”,而不是全称“海北善右卫门纲亲”的缘故,因此海北显英的说法显然也无法轻易地就被证伪。

2、赤尾清纲
位置:小谷城二之丸带楼梯的破屋背后

赤尾清纲,别名孙三郎,“浅井三将”之一。
赤尾清纲出身的赤尾家是近江的国众,对该地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同弓削家一样,赤尾家在京极家担任近江守护时期曾归附于其麾下,而后又在浅井家驱逐了京极家后转头侍奉浅井家。与事迹存疑的海北纲亲不同,赤尾清纲的的确确是浅井家的三代老臣,从浅井亮政时期起就在浅井家担任重要职务。
赤尾清纲最著名的事迹当属在小谷城中设计了名为“赤尾曲轮”防御工事,并被允许在此处设置居馆用于居住——这表示此处的城防被完完全全地交给了赤尾清纲,可见浅井三代当主对赤尾清纲的信任。
小谷城之战时,已经六十岁的赤尾清纲毅然决然地参与了防卫小谷城的战斗,直至最后城破。据《信长公记》中所说,赤尾清纲在战斗中遭到了织田军的俘虏,被带到织田信长的面前后,以切腹自尽的死法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3、浅井政元
位置:小谷城天守阁底层右侧楼梯间中段拐角处

浅井政元,浅井久政之子,浅井长政之弟,浅井政之兄长
相比于生年失载的弟弟浅井政之,浅井政元流传下来的事迹相对要多点。作为浅井本家子嗣,浅井政元受到兄长浅井长政的委任,负责管理浅井家的财政事务,故应是因担任文职的缘故而未前往姊川之战的前线。
然而当战线被推到小谷城后,浅井政元也必须担负起作战的职责。最终作为守将,浅井政元一直与敌军奋战,直至家族灭亡的最后一刻——在织田军攻入小谷城后,浅井政元自杀身亡,享年26岁。

4、浅井久政
位置:小谷城天守阁二层蓝色机关右手边房屋内

浅井久政,应该是本篇中有事迹记载最多的人物。
浅井久政,近江国浅井家第二任家主,浅井长政之父。
作为浅井家的前任当主,浅井久政的风评一直都不算太好,究极原因还是因为相比于自己的父亲与儿子来说,浅井久政时期的浅井家在对外政策上确实过于软弱——就在其父浅井亮政借助各方势力一举夺取属于近江守护京极家的权势,控制了北近江地区后不久,继任的浅井久政就又再度向南近江的六角家宣告了臣服,直到其子浅井长政当政后,浅井家才再度击败六角家,得以重新独立——父亲与儿子越勇猛,就越反衬出浅井久政的暗弱。
浅井久政的当政时间也并不长,其软弱的外交风格并不为浅井的家臣们所满意,因此当他的儿子浅井长政在对抗六角家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后,家臣们便立刻逼迫浅井久政将家督之位让给了浅井长政,浅井久政也因此被迫退居幕后。
虽是被迫退位,但浅井久政对浅井家的政务决策方面似乎依旧有很大的发言权,尤其是在选择盟友的问题上,浅井久政坚持要继承父亲亮政的与越前朝仓家同盟的政策——很难说这是不是导致浅井家灭亡的原因之一,毕竟选择背弃织田信长同朝仓家结盟确实是浅井家做出来的最失败的决策。
随着姊川合战的失利,信长包围网对织田 · 德川联军的威胁也越来越小,在包围网的参与者们被织田 · 德川联军逐个击破后,浅井久政心心念念的同盟朝仓家的居城一乘谷城也陷落了,朝仓家彻底灭亡;随后,织田军转头开始进攻浅井家的居城小谷城。
——浅井久政亲眼见证了自己家族因决策失误而招致的灭亡。在小谷城破后,眼见大势已去的浅井久政选择了自己的近侍浅井惟安担任介错人,在城内切腹自尽。

5、浅井惟安
位置:小谷城天守阁二层转动蓝色机关后岔路通向的小屋内

在上文浅井久政的部分中,已经简单提到了浅井惟安的名字。
浅井惟安,出身于浅井氏庶流浅井清政一脉,浅井久政的近侍。
关于浅井惟安是何时开始担任浅井久政的近侍的,并没有相关记载,但考虑到二人的亲族关系,也许从小就很亲近了也说不定。在浅井久政遭到家臣逼迫让位给儿子浅井长政并隐退后,浅井惟安也跟随久政一起隐居,以隐居之所福寿丸为自己的庵号,称“浅井福寿庵”。
小谷城城破后,浅井惟安被浅井久政委托担任其介错人,在久政切腹后斩下了他的头颅;随后浅井惟安又拜托在场的舞乐师森本鹤松大夫为自己介错,在得到对方的应允后,切腹自尽。

好了,那么到这里有关《仁王2》暗影篇主线部分的血刀冢的人物考证就全部结束了,(下)篇不会拖得太久,大概在一周之内会发出来。
——毕竟Up现在已经把一周目通关了,时间充裕的很呢,哼哼~
喜欢的同学们可以来一波三连支持一下Up主哦,感谢各位的阅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