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上古史之古西亚文明

又称两河文明;是指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现今伊拉克境内)所发展出来的文明;其是西亚最早形成的文明。
主要由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众多文明组成。
2.苏美尔人
是4000年前在两河流域定居的古老民族。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楔形文字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也被称为泥板书。
3.乌鲁克文化
约前3500-前3100,苏美尔开始进入文明时期的文化;有大量的铜器出现,陶器已普遍使用陶轮,能制造彩陶;作为财产标志的圆柱形印章和象形文字已经出现,说明苏美尔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
4.古巴比伦王国
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伊拉克境内。由阿摩利人苏姆·阿布建立。到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成为一个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奴隶制大国。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埃及文明、古印度)。
5.《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
涉及现代意义上的民事、刑事、诉讼等领域,旨在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经济关系。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的石碑是1901年底由法国丁·摩尔根在埃及古都苏萨遗址发现的。
6.腓尼基字母
是腓尼基人在楔形字基础上演化形成的。
腓尼基字母都是辅音字母,没有元音字母,共22个。
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到腓尼基字母。
7.士师时代
“士师”是以以色列人的先知、统帅和救世主三位一体的,被看作是上帝选定的、被赋予上帝智慧的一些人,实际上就是军事民主时代的王或军事首领。
以色列犹太人所处在的部落联盟时代,它包括了从以色列犹太人占领迦南(约公元前1230)到扫罗称王(公元前1020)之间的两个世纪左右的时间,这是以色列犹太人的氏族部落制度解体的时期。
8.犹太教
犹太教是希伯来人(犹太人)的宗教,旧称为挑筋教、蓝帽回回。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
该教坚持信仰一神,即上帝耶和华,宣称希伯来人是上帝的选民,与神订有契约。犹太教的经典是《圣经》。

补充知识点:
犹太教只是一个民族性的宗教,信仰人口并不多,但犹太教派后出现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此在宗教界有很大的影响。
犹太教的经典为《希伯来圣经》,内容和《旧约圣经》一致,但编排不同。内容包括律法书(摩西五经)、先知书和诗文三部分。
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是《希伯来圣经》中最重要的部分。

9.巴比伦之囚
是公元前597年至前538年古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的历史事件。犹太王国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国尼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掳的犹太人才获准返回家园。这段历史对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10.贝希斯敦铭文
古代波斯的记工刻石。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为波斯王,称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为了颂扬自己,他让人用埃兰文、波斯文和阿卡德语巴比伦方言三种文字把其战绩刻在悬崖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
11.大流士改革
指的是为了巩固政权和帝国的发展,从公元前518年始,大流士对原有的统治机构和古老的军事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大流士改革”。
改革原因:大流士凭武力征服建立了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由于帝国版图强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及其尖锐;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统治并不稳定。因此,大流士着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波斯是伊朗的古名。
改革措施:
①加强王权: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他将全国划分为20个行省,设总督治理,总督之外设将军一人,统领一省驻军,也是直接对国王负责。还有第三个高级官吏专司征收各省贡赋;
②制定贡赋:明确规定了各省的贡赋数额向中央交赋税;
③改革军事:他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统一了铸币制度;在全国建立驿道,方便军队的调动、国王命令的下达和下情上达;
④修筑灵渠:他调整了波斯与各被征服地原有统治者的关系;他开通了尼罗河至红海之间的运河;
⑤统一币制及度量衡;

ps:这几条改革措施有没有让你想起谁呢?
历年真题
楔形文字(名词解释,北京大学2020)
四大文明古国(名词解释,中国海洋大学2019)
古巴比伦是现今的(伊拉克)(选择,贸大2019)
关注初心百科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楔形文字】,可见参考答案哦~
内容|羊羊 排版|十二 校对|周周周 易君
整理搬运:初心家分享历史小知识的阿卓(°▽°) →(微博@ 初心阿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