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值得拥有!一套经受得起反复检验的哲学训练方法论?

哲学综序:方法论(一)
一、《西方哲学史》梯利
1、按年代列举和解释各种哲学理论,而且研究各种哲学理论彼此的关系、产生的时期、以及提供哲学理论的思想家。
二、《西方哲学史》希尔贝克
1、设法理解所说的内容,在历史语境(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政治利益和同时代人)的影响中看待文本、必须追问在多大程度上事情确实就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文本中的观点和论据进行对质。
三、《西方哲学史》罗素
1、在讨论一个人物时,我只会讨论看起来与他们的生平以及社会背景有关的方面;有时,我甚至会阐述某些本身并不重要的细节,因为我认为这些细节有助于让读者理解那个人或那个时代。
四、《哲学的故事》杜兰特
1、我们希望了解事情的轻重缓急,以避免本末倒置,希望眼中的世界恒定如常,仿佛照耀在“永恒的光束”下,希望能够笑对不可避免之事,甚至是日益逼近的死亡,希望保持完整,通过分辨和协调欲望来调整精力分配,因为协调精力是伦理学、政治学乃至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基石。
2、教师的责任尤为重大,即在“职业学者”与普通民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如同“职业学者”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教师应该学习术语,从而将这些职业领域内的知识转化为普通民众熟知的语言和表达形式,打破知识与需求间的隔阂。
哈维·罗宾逊:拆除壁垒,还知识于民众。
五、《哲学家》杜兰特
1、通过“哲学”,我们应把经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或对经验的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社会问题”,我们能简单而宽泛地理解,如何通过改变社会机制减轻人类的痛苦。
六、《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1、当我们对知识进行思索或谈论时,这种思索和谈论的本身就是知识,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它是“关于思索的思索”,这就是“反思”。
七、《哲学史演讲录》黑格尔
1、真理是在知识里,但我们只有在反省时,不是在走来走去时,才能认识真理;真理既不能在直接的知觉、直观里,亦不能在外在的感觉直观或理智的直观里(因为每一个直观作为直观,就是感性的)被认识,而只能通过思维的劳作才能被认识。
八、《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1、一个经验之本身无所谓真妄,一个道理,是一个判断,判断必合逻辑。各种学说之目的皆不在叙述经验,而在成立道理,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的。科学方法既是哲学方法,与吾人普通思想之方法,亦仅有程度上的差异,无种类上的差异。
九、《西方哲学史演讲录》赵林
1、哲学史方法论的第一条原则就是要把哲学知识与哲学素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哲学知识是一套客观化的规范体系,哲学素养则是一种主观性的智慧。通过学习这种客观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为了培养这种主观的精神素养、哲学素养。
2、哲学史方法论的第二条原则就是要培养一种“有教养”的怀疑精神。这种怀疑精神必须建立在你对所怀疑对象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你必须真正懂得了你所怀疑的对象。这样你才有资格去进行怀疑。
3、哲学史方法论的第三条原则就是要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哲学研究的是一个个抽象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哲学史研究的是在历史舞台上出现的一个个哲学家的思想。他所面对的绝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而是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一个有机生命体。
十、《大问题》所罗门
1、应当把习惯于哲学家的思考方式当作一次初步的、探索性的尝试,努力表达你自己和你的观点,不是针对这个话题或那个话题,而是针对你的整个世界观。尽可能清晰和有力的把我们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2、对时髦词语的滥用说明了那条已经多次强调过的哲学命令——“定义你的术语”的重要性。真理是要在你继续拿它们做事时才能发现的。
3、明确表达——用语词和句子把我们的想法清楚的说出来,是哲学的首要步骤。论证可以对我们的观点加以检验,它之于哲学就好比训练之于正式比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看出你准备的是否充分,你的技巧如何,以及你的观点在哲学上到底有多少说服力。
4、明确表达:用清晰,简洁,易懂的语言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
论证:利用源自其他思想、原理和观察结果的理由来支持你的说法,得出你的结论,驳斥反对意见。
分析:通过区分和澄清各种组分来理解某种观念。比如某一观念包含几个子观念。
综合:将各种不同的观念结合成一种统一的看法。比如把各哲学家或各学科综合起来。
5、语词及其含义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进行解释正是哲学的工作。
6、①没有被明确表达的思想,就没有东西可以思考或写下来。②未经审查,批评,发展和论证的思想还不是哲学。③哲学并不仅仅是陈述你的观点,而且还要用论证为你的观点提供支持,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⑤哲学不是由对这个或那个话题的随随便便的思考和论证所组成的,而是被一个问题,一个自己真正关注的问题激发出来的。⑥你的一连串合理的思想和论证也许可以算作哲学,但却可能是死板无趣的。⑦无论什么作品,只有当它具有一种生动的风格时,其可读性才强。
7、在表述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你的观点提供理由,好的哲学表述的关键是论证。清楚的表述意见是论证的重要前提,但这并不等同于论证,论证超出了意见本身,它通过从其他陈述或经验证据进行演绎来为该意见提供支持。如果一则论证既是有效的,前提又为真,那么该论证就被称为可靠。
8、批判意味着对某条陈述进行认真的查验,看看对它的论证是否确是好的论证,不论所考察的陈述是我们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重要的是发现它错在什么地方,以便对其进行修改或巩固,我们甚至应当批判自己的立场,因为我们正是这样使它们变得更可辩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