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微表情 心理应激微反应刑事侦查应用

心理应激微反应 第一讲∶人为什么会有微反应
人为什么会有微反应呢?其实这个问题用通俗的话讲很好理解,就是你心里有一个想法,但是你不能说或者不敢说或者不想说,所以你表达出来的东西和内心的想法不一样。但是能不能完全掩饰住,我们经过实验证明非常非常难,条件很苛刻所以总会有一点点的迹象露出来,那个小东西就叫做微反应。
那么要学术化地了解这个概念,我们首先要介绍人类的三种行为。你每天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从早上睡醒到睡着可能加起来要有几千件,所有这些事情里面我们会分成三类。第一类叫做生物行为,第二类叫做情绪行为,第三类叫做社交行为。
什么是生物行为?吃饭,喝水,上厕所,包括大家在常年以来所做的各种保持自己生命的行为以及生命延续的繁衍行为。没有这些行为你就活不下去,或者你就不可能存续下一代,这就是生物行为。
那么什么是情绪行为呢?很简单,我们会吃惊,我们会讨厌一个东西,我们会非常生气,我们可能害怕,可能觉得很沮丧很伤心,最后我们都希望自己很高兴。有时候你甚至不清楚这件事情到底怎么描述,但是你就是有一种感觉,那个在学术上叫做情绪。
第三种是我们日常做得最多的行为,叫做社交行为。社交行为是什么?举个例子,早上见面的时候打招呼,hi,你好。这个就是社交行为。不管心里有没有好心情,不管心里面是不是想着一件让人担心的事情,在打招呼的那一瞬间,你会微笑,会做动作,会做出各种符合规范的事情。所以社交行为是数量最多也最复杂的行为。为什么?因为人类的社会已经很文明了,所谓的文明就是规则相当的复杂。当你的行为遵从的规则越多,那么你行为的多样性就势必会增长,这就是社交行为。
那么这三种行为之间有两个很有趣的关系。第一个关系呢是一个倒的金字塔形,尖在下面,大量的在上面,最多的数量是社交行为。从打招呼到上学到工作到写报告到上网聊天,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是要遵从某一种特定的社会规则。比如说,我要从北京去天津,坐什么?坐高铁。那么你需要拿身份证买票,检票,上车,而且要看清车次,到了地方拿车票出站,才完成了整个的过程,非常复杂的一套规则,这就是社交行为,数量极其庞大,规则极其复杂。
那金字塔的第二层呢,叫做情绪行为,情绪行为数量不多,但是会对我们产生很严重的影响。比如说,我今天不高兴,从一早上起床就觉得整个世界是灰的,见人也没有精神,做事情也没有积极的冲动和兴奋,那你有可能错过很多做事的机会。比如说,在路上突然之间跟一个陌生的人吵架了,很小的一个事情,造成了一起互相殴打的治安事件,那么你要被警察叔叔带到派出所里面进行笔录,进行更复杂的行政流程,而起因呢可能只是互相多看了一眼。
最后一个很小的一部分,维系我们基本生命活动的吃喝拉撒睡,生理行为非常少。这是他们之间的第一个关系,在这个关系之中为什么我会把社交行为放在最上面?因为人的通常状态是一层一层向下约束和管理的。比如说,你的社交行为意识会影响甚至控制情绪行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的老师说作业为什么跟另外一个同学的作业完全一样,你是不是抄袭了?当老师提出这种质疑,甚至表示说你的分数很危险要挂红灯的时候,你心里边产生的感觉可能有害怕“哟,千万不要给我不及格”,也有可能是非常的愤怒“管这么多干什么”不管你心里面是什么感觉,那种抵触,那种畏缩,那种担心都属于情绪行为。可是你能对老师讲什么呢?你能用武力威胁他吗?你能把你的担心期期艾艾连哭带抹地全部告诉老师吗?不会,你可能会强装出笑脸,甚至会跟老师据理力争地说“我没有抄,是巧合”,这样的话其实你遵从的是社交规则,而你心里面的情绪行为被控制住了。
那么第二种互相压制,情绪行为可能会控制生理行为,比如说心情不好的时候会不像吃饭,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说特别生气的时候可能浑身肌肉紧张,血液循环加快,然后你就会很想很想去打击某一个东西。男生如果用拳头打在墙上你会觉得心里舒服了很多,可是其实你的生物感觉是很痛的,理智的情况下这种行为绝不会做,这就是他们之间第一层的关系。
那么第二层的关系才是我们整个研究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一个倒三角形,刚才是社交行为管情绪行为,情绪行为管生理行为,但是呢在通常状况下如果你被逼急了,这个金字塔恰好翻转过来了。行为量最小的生物行为,能够占据最强的控制身体的优先级别。举个例子,当你渴急了的时候,你可能不挑水干净还是不干净,而平时你一定会挑,一定要喝优质的水源。当你气急了的时候你可能会突破社交规则,做出一些违反法律或者治安条例的事情。这就是人在急了的时候会出现的倒金字塔形。生物行为会控制情绪行为,而情绪行为可能会突破社交规则的约束。
那么我们研究的心理应激微反应是怎么出现的呢?最简单的就是这个人想要掩饰自己的情绪行为,比如说他很生气,但是他知道“哎呀,我现在不能发飙,发飙了会倒霉的,会丢分数,丢评奖,丢各种各样的社会荣誉,我得忍着。”这是他的意志,可是由于太生气了,所以情绪行为突破了社交规则,没有全部掩饰住,只有一点点表露出来那么一旦你抓住了那一点痕迹,就可以推导出当事人产生了某一种情绪。他的认知,他的主观评估就可以被分析出来,进而我们可以推测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这就是人为什么会有心理应激微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