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0月11日【常识午餐】

2022-10-11 09:49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单选) 甲乙丙丁4人发起设立某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并租赁了1处办公场所。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甲由于疏忽忘关水龙头致办公场所被淹,给办公场所业主戊造成5万元损失。公司设立后,业主戊向公司索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公司已设立,5万元损失由公司承担即可

B.因系发起人责任,5万元损失由发起人共同承担

C.因在公司设立过程中产生损失,5万元由公司和发起人共同承担

D.公司可以先行向业主戊赔偿,再向甲追偿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民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

第二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2条规定,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合同相对人请求该发起人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成立后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法》第94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一)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二)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三)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本题中甲乙丙丁4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租赁了1处办公场所,公司成立后,业主戊可以就损失向该公司要求赔偿。但由于甲的疏忽过失导致办公场所被淹,因此甲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5万元损失先由公司承担,公司承担后可以向有重大责任的甲追偿。A项错误。

B项:公司已经设立责任应由公司承担,设立人甲有重大过失,公司可以向甲追偿,其他发起人不承担责任。B项错误。

C项:公司已经设立责任应由公司承担,设立人甲有重大过失,公司可以向甲追偿,公司和发起人不是共同承担责任的关系,且其他发起人无责任。C项错误。

 

 

 

2. (单选)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以下关于新发展阶段的理解,正确的有几项?

①新发展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②新发展阶段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

③新发展阶段是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入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的发展阶段

④新发展阶段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发展阶段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时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①: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①正确。

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可以说,新发展阶段,既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进程、实现大跨越的阶段。④正确。

故有2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提出两个阶段的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可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属于新发展阶段。②错误。

③: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③表述为“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错误。

 

 

 

3. (单选) 下列做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是:

A.某县政府为培育良种,划定一块永久基本农田作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B.某省政府严控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不限制耕地转为林地

C.某市政府为了方便规模经营,对农用地未分类而进行统一管理

D.某乡政府遵循法定程序撤并村庄,要求涉及的农民无条件配合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法律其他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14条规定,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并保护高标准农田。与A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14条规定,国家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选项B表述为不限制耕地转为林地,与法条内容不符。B项错误。

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14条规定,国家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选项C表述为对农用地未分类而进行统一管理,与法条内容不符。C项错误。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51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优化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发展布局,按照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保持乡村功能和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安排村庄布局,依法编制村庄规划,分类有序推进村庄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选项D中表述为要求涉及撤并村庄的农民无条件配合,与法条内容不符。D项错误。

 

 

 

4.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实施以来,先后五次以修正案的形式进行了修改。下列宪法条款与宪法修正案对应正确的是:

A.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1993年宪法修正案

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4年宪法修正案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999年宪法修正案

D.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018年宪法修正案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宪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

第二步,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总纲第1条第2款。与D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13条改为: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选项A表述为1993年,A项错误。

B项:1999年宪法修正案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提法修改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选项B中表述为2004年,B项错误。

C项: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选项C中表述为1999年,C项错误。

 

 

 

5. (单选) 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依据该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急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无监管职责

B.生产经营单位分管生产的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

C.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导致重大事故损害公益的,人民检察院及有关公益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

D.生产安全事故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罚款额最高可达一亿元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法律其他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14条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应急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应急管理部门可以按照第一款罚款数额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处以罚款。也就是说罚款最高可达1亿元。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应急管理部门和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信息共享,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无监管职责”说法错误。A项错误。

B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5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可见“生产经营单位分管生产的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是不对的。B项错误。

C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74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有关公益组织”无权提出公益诉讼。C项错误。

 

 

6. (单选)下列甲乙丙丁的行为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是:

A.甲为某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某项目经理王某为减轻环境行政罚款向其行贿5万元,后甲向下属监察大队负责人打招呼撤销罚款决定

B.乙为某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某项目经理张某为减轻国土资源行政罚款向其行贿5万元,后乙向自然资源局领导打招呼撤销罚款决定

C.丙为某税务局公务员,其夫为教育局局长,丙收受李某5万元并通过其夫职权解决李某小孩跨区入学问题,其夫不知情

D.丁为某教育局局长,其妻为私企员工,私下收受刘某5万元并通过其夫职权解决刘某小孩跨区入学问题,丁知情后未反对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刑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

第二步,《刑法》第388条 之一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C选项丙收受李某5万元并利用其夫职权解决李某小孩跨区入学问题,其夫不知情,丙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B项、D项:《刑法》第385条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A选项甲、B选项乙和D选项丁构成受贿罪,不符合题意。


10月11日【常识午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