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藏野退职转到多摩的柴田文江教授和她的设计思考
柴田文江是一位是来自山梨县的日本产品设计师 ,1990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工艺工业设计学科。2014年开始任教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基础设计学科,2022年从武藏美退职转到多摩美术大学。她从事过例如日常用品、医疗设备和酒店等多种设计。她的作品“BONBORI”落地灯,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化和捷克吹制玻璃技术,获得了2021年ELLE DECO国际设计奖照明类最优秀赏,在这之后,柴田活跃的平台变得越来越广。
>>>>
凭感觉思考,有逻辑地做
Q
BONBORI是以怎样的思路设计的呢?
柴田:
我以生活用品为开端,做了各种各样的设计,但是从某个时候开始,我有了一边周游世界一边体验制作东西的想法。BONBORI使用了捷克传统工艺的波希米亚玻璃,当时看到波希米亚玻璃的时候,觉得很有欧洲的风格。我想如果在那里加上亚洲或者日本自己风格的东西,试着加入一点“清淡感”应该会很有趣。

Q
您是如何面对日本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的呢?
柴田:
我记得以前有一次去水晶工房的时候很受感动。那不是表面的设计,而是本质性的东西。因为如果不是制作传统工艺的人的话是做不出来的,所以觉得很羡慕。传统工艺一旦开始做,就不能轻易停止了。我想把这种尊敬的态度和他们工艺的细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Q
在设计中,如何捕捉对象并将其融入造型表现中?
柴田:
有句话叫“感性思考,合乎逻辑”。美观与实用,逻辑与感觉,是可以在对立的事物之间自由穿梭的。例如,在设计胶囊旅馆时,我考虑通过控制湿度来打造舒适感。虽然是为了保持胶囊内部变湿润,但我的目的是让和我有距离的东西变干燥,以便大家理解。而且我认为湿度是有形状的,通过控制它,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
为了生活努力工作
Q
可以说说您与设计的相遇吗?
柴田:
父母以前在甲州做织物,我从小就开始做东西。我很擅长手工,会自己做一些玩偶的衣服。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打算做设计,只是觉得自己的手挺巧的。
Q
已经在企业工作了,为什么又选择做自由职业者呢?
柴田:
我父母也是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我原本就没有想过要去工作,但是,当时完全没有女性自由职业者,没有工作的话,完全无法想象会变成什么样。我一开始是帮认识的人做着花盆设计之类的工作,但我觉得那是没有前途的,首先得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设计,所以我报名参加了比赛。获了奖之后,就开始渐渐收到来自一些当地企业的工作委托了。
Q
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是怎么产生灵感的?
柴田:
我觉得设计是在语言之前先产生印象和想象然后再语言化的。因此,BONBORI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到这个主题,而是先有一个形状的想象,再用语言来补充。
我很重视这种想做各种事情的好奇心,并渐渐意识到要从日常生活中学习。所以并没有为了特别的设计而去特地寻找灵感。
Q
那么,你是怎么面对工作的呢?
柴田:
我想为了生活而工作,我现在觉得工作是我的兴趣,30多岁的时候很忙,不能为了生活而工作,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努力的时期是必要的。今后我也想长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自我表现也算是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找准时机好好地工作就可以了。学生时代经济上是依赖他人而生存的,我认为那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

>>>>
将设计的想法渗透到社会中
Q
作为传达设计的教师的立场,您是如何教学的?
柴田:
学生们认为设计是一门学问,就只想得到答案。其实并不是要教什么,而是应该一起思考该做什么。我想在学生探索时陪伴他们,我会支持,但是我不会去教“什么是正确的”。产品的设计类似于自行车比赛,首先你需要练习骑自行车,学习了这些基础知识,才算站在了起点。另外,对于从未设计过的非设计师来说,我认为有必要有一种机制,让他们能够自己去体验设计。
Q
可以告诉我你接下来想做的事情吗?
柴田:
有很多想做的事情(笑)。想继续旅行,想做一些设计普及,想参与各种制作。
在街上有时会看到奇怪的东西。不仅是新的东西,也有完全没有思考设计就做出来的东西。前几天,公寓的自动门上贴了写着“注意门”字样的花哨颜色的贴纸。因为不是玻璃的自动门而是木制的自动门,所以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这种提醒。虽然据说自动门上贴贴纸好像是规定,但对于这样奇怪的事例,我想应该没什么用处吧(笑)。
我并不会直接做什么,但我认为如果设计渗透到社会中,世界会间接地变得更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