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听女孩》——云与阳光

《健听女孩》好,好在自然。
片子的故事很简单。女主的家庭以捕鱼为业,父母与哥哥都是聋哑人,她负责充当与外界的沟通桥梁。原本不打算上大学,但音乐教师发现她歌唱的天赋,鼓励其追逐梦想。经过苦恼,挣扎,取舍,与家人争执和释怀,女主最后获得支持,圆梦理想。
在中国,“父母”这个词,或者角色,十分容易被神化。这里不是贬低“父母”的角色,而是说——神化,类似造圣人,将父母本来的面貌,真实的,打动人心的方面一齐遮盖。只剩下高高在上,刻板的角色印象。作为父母的一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高位,身为儿女,则小心谨慎地接受教条。两边的人都走不出教条的牢笼。
中国的父亲多严厉,不苟言笑。他越爱孩子,便越严肃,不去袒露真性情。孩子则不懂,父亲为什么不喜欢自己,他为什么从不显露感情,进而怀疑,怀疑父亲,怀疑自己。当然,孩子最后会体会到父亲的爱,但那是经过岁月成长后的事了。
父母爱孩子,不是父母永远都无私,而是他们也是人,有自私和欲望,当自私和欲望与疼爱孩子产生冲突时,他们会下意识牺牲自己去疼爱孩子。
《健听女孩》精湛的地方,在于它自然地拍出了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父母作为聋哑人,十分不希望女儿远走高飞,她走了,生活被完全打乱,要面临无数新的困难。产生隔阂后,母亲对女儿的倾诉让人动容:“在生下你的时候,我祈祷你也是一个聋哑人,这样我们就不会有隔阂了。”母亲将她内心最软弱,自私的部分说了出来,实在是伟大。
同样的选择放在我们这里,女主就不大容易去选择理想了。一个朋友努力研读学业,远渡重洋深造,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父母担心她远走高飞,十万火急地要求她回来:“我们养你就是为了防老,你该孝顺一些。”她有一个哥哥,一事无成,在父母旁经常痛骂妹妹的不孝。
父母爱孩子,孩子自然地会爱父母。儒家浓墨重染地宣扬孝顺,以至于本末倒置,空有其表。古时候,父母死,孩子要守孝三年,什么都不做,来显示自己的孝顺。孩子爱父母,不会因为工作或其他事就忘记了他们。孩子对父母的爱,不需要,也不必要表现给外人看。阮籍母死,他拒绝守三年之孝,下葬时有说有笑,喝酒吃肉,让旁人十分不悦。到柩前诀别时,哭了出来,每哭一声,吐一口鲜血,最后几近昏死过去。
一个长辈说:“父母真的爱孩子,是会让他们展翅高飞的。”和小柚子规划以后的发展,她说等爸妈年纪大了,她想回去照顾她们。这两个角度,是父母与孩子最自然的爱的体现。
国人总爱念叨“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时代进步,交通工具发达,该松松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