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自嗨系列(12):Sd.Kfz.263 八轮重型通信车(非洲军团)
1933年希特勒掌权之后,他得到了公众的支持,使德国退出了国际联盟及世界裁军会议。新式轮式装甲车的发展开始加速。为适应不同的战术需要,新型轮式装甲车包含了四轮与八轮两种设计,均采用了独立悬架与全轮转向地盘已及更大尺寸的轮胎,以优化越野能力及机动性。车身装甲的设计是为了提供对轻武器火力和高爆弹碎片的防护,同时也保留了后续的升级改良空间。


以生产卡车为主的布辛纳格(Bussing-NAG)在1934年初接受了以“国防军重型越野货车”为名义掩护的新型八轮装甲车设计委托,在1935年完成了雨辆原型车的制造,两部原型车采用相同的规格,差异仅在于其中一辆预留了搭载无线电的空间。测试持续至1935年9月份,量产则开始于1936年年底。指定的制式型号为Sd.Kfz.233/234,特点是前后都有双转向,也是最早采用炮塔吊篮的德国装甲车辆。到了1939年,德军决定以该八轮轮装甲车汰换Sd.Kfz.231/232(6-Rad),并继承其型号成为Sd. Kfz.231/232(8-Rad)。其中Sd.Kfz.232初期型增设了Fu.11SE100型无线电,在外观上与Sd.Kfz.231差异最大的特征来自车顶的方型无线电天线。Sd.Kfz.232的车身重量稍有增加,但运动性能与Sd.Kfz.231却相差无几。


比Sd.Kfz.231/232稍晚开发的是Sd.Kfz.263(8-Rad)。采用相同的车辆底盘与车体结构,但舍弃了炮塔与20mm主炮,代之以焊接构成的大型战斗室,内部空间除了能够容纳Fu.11Se100型无线电外,还能摆放地图与折叠桌,并增设一名无线电手。外观最大的特征在车顶的方型天线与战斗室后方的伸缩天线。车前方依旧保留提供自卫武力的7.92机枪,但携弹量由1000发缩减为750发。Sd.Kfz.263自1937年开始生产, 至1943年为止生产总数为207辆,主要配属于装甲师中的侦察营或通信营之中。

个人感觉很神奇的一件事:说明书上的两种外文原版背景介绍的机翻,加上繁体中文原版,竟然是三个版本......汉语博大精深啊😂

最后放上说明书上的外文原版背景介绍,感兴趣大佬们可以自己翻译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