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果断收藏!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2020-01-10 22:29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前两期的干货《还在盲目刷题?刷题前你应该做好这件事》、《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你都get了吗?》中,我们加深了对重要主干知识的认识,也对什么是重要的主干知识、常见的高频主干知识考点有所了解。但是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就像尚待编号的房间,难以让人检索。所以我们要对这些零散的主干知识进行有规划的整理——构建知识体系!希望大家能有所启发哦!

第一种方法,以课为单位。构建每课知识结构  即对单元框架下的每个知识点,以课为单位具体落实,把基本主干知识落到实处。以《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一课为例,大致例举。本课应主要把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他如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礼乐制度等非主干知识,了解即可。本课知识结构如下:

封建邦国

背景:西周建立。

对象:王族、功臣、殷商旧族和降族。

内容:(1)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除土地外,受封者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3)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影响:(1)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3)形成了西周统治集团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实质: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权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措施。

特点:(1)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2)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一种血缘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3)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影响:(1)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2)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要注意: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③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第二种方法,巧用教材目录,从宏观上明确考查主干。以必修一为例。

第三种方法,隐形线索。

第二种方法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主干知识:民主政治

基本线索:奴隶制民主——资产阶级民主——社会主义民主

历史认识:民主是发展的,具体的,相对的

第三种方法

1.中枢机构的变动:三公九卿(秦)——中外朝(汉)——三省六部(隋唐)——二府三司(宋)——中书省(元)——废丞相、设内阁(明)——军机处(清)

2.地方行政演变:分封制(西周始)——郡县制(秦始)——行省制(元始)

3.选官制度变迁:世官制(先秦)——察举制(汉始)——科举制(隋唐始)——废八股取士(近代)

4.儒学发展:创立(春秋)——发展(战国)——厄运(秦)——独尊(西汉)——创新(南宋)——批判(明清)——冲击(近代前期)——摧毁(“文化大革命”)——新生(现代)

构建知识体系还有很多方法,例如思维导图啊等等。希望熊猫崽们能从中得到启发,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果断收藏!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