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印记(上)之三 独自进城
能确定的是当时在上小学,而且肯定不是冬天,是一个周末还是暑假已印象模糊。
之前家长带我进过几次县城,这次打算让我自己去大姑家住两天。电话里和大姑约定好在南关下车。清晰记得车费是三个一元硬币,当时规定的车费是:村里到县城六元、县城回村里是五元,因为司机是邻村的、我又是儿童,我就只拿了三元。
那时去一趟县城需要两小时左右。经过漫长的旅程,开元寺塔逐渐冒了出来,说明马上到县城,马上也要下车了。始料未及的是,我理解的“南关”和人们说的南关不是同一个地点。“南关”指的是南城门那一块儿。我理解的是107国道和迎泰街(当时应该不叫这个名字)交叉口的加油站那一块儿。下车之后,我见没人接我,等了一会儿还是没人来。我自作主张,自己直接去大姑家得了,正好也走走看看。走着一路向北,穿过南城门,闻到护城河特有的那种恶臭味。这是我第二次来这一块儿,之前第一次是大姑父骑摩托带我来这儿买过五金用品。附近场景有些符合印象,心里也开始有底儿了。纳闷的是南城门门洞里还有不少卖东西的,有卖耗子药、蟑螂药、旱烟丝的;有卖闲书的;还有卖文玩的…印象中护城河北侧路东有一个公共厕所。继续向北,中心街的路中央还有路两旁全是摆摊的跟农村的集市一样。仓门口那有一个公共厕所、厕所西侧有一个大商店(具体什么名字不记得),旁边有一个大槐树,沿着仓门口街往东一百米左右路北就是开元寺塔。继续往北,中心街和和中山路交叉口东南角是人民商场。向东转之后,场景熟悉了起来。北侧一中的大门,东边的公共厕所、路南侧的开元寺塔都很熟悉。那时候有没有程家酒楼、第三肉联厂的门市部不确定。继续向东,是晏阳初故居,其对面的胡同口是个小坡、不是很直。附近路南有“天鹅湖浴池”、“某某肉联厂”。晏阳初故居东侧有好多书店,卖一些漫画、光盘,我打心眼里觉得这些是城市孩子看的东西,跟我没啥关系(哈哈)。路边的树上经常挂着一个鸟笼子,养着一只会讲人话的鸟。再往东就是晏阳初文化广场,傍晚有好多人跳舞(记得是蹦恰恰)、散步。自来佛街和中山路交叉口东北角是一个卖馒头的,因为我买过几次馒头,心里更有底了,没走错路。到了东门街往北拐,全是一户一户的小平房。大门都是黑色或红色的铁门,看起来十分相似。我竟然直接走到了大姑家南边的人家里,进门不对付赶紧出来了。终于走到家,大姑父很是纳闷只有我自己到家。搞清楚后赶紧打电话叫回大姑。大姑在南关那见一辆老家来的车都拦下问问,结果都没有我,可把她急坏了。还好我平安到家,我第一次独立进城搞得大家哭笑不得。
村子里没有公共厕所,所以我觉得县城的公共厕所是个稀罕儿,记得县城好多公共厕所的位置。时过境迁,文字里提到的好多建筑(人民商场、一中、一中旁的公共厕所、程家酒楼、晏阳初文化广场、一户一户的小平房)都已不复存在,只活在我的记忆里。
首作于2022年10月26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