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歌的你知道流行歌曲的制作有哪些工种吗?听周深为你解答
一个短短的2017年电台简单解析了流行歌曲制作的工种。结合主持的提问和周深的回答:

【demo】(小样)
周深: 《大鱼》的demo是没有歌词的哼唱,《回声》的demo也是,另外还有一些歌的小样是键盘按出来的,能明显听出来并不是人的声音。
听众听到的已经有歌词了也编曲了,对于歌手听到的可能就只有简单的钢琴的一个demo,只有钢琴伴奏,所以你要去想象这首歌编出来会是怎样一个风格,要去怎么唱它,要把它后面铺得比较大。所以这里要帮歌手们澄清一下,因为有很多不知情的吃瓜群众会觉得“小样呀都已经唱好了啊歌手照着唱呗”。当然不是,它还是只是个非常的半成品,要靠歌手自己去创作自己去发挥。
提到《大鱼》是先有的旋律,再有的词。

【制作人】
周深: 简单来说制作人就是“挑刺”的。首先制作人他要先知道这首歌最后要呈现什么样子,然后听完歌手唱完一两遍之后,他要先预判这个歌手能不能做到我要的那个样子,再开始挑刺: 这句情绪不对,这个咬字不对,这个地方呼吸不对。有点像一首歌的导演。制作人要掌控整个专辑。
很多音乐人自己做自己的制作人,会更简单。他可能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路子,编曲可能编得更适合自己,选的曲子更适合自己。其实很多欧美的歌手,他们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制作人。录起来很快,而且有什么临时的想法可以直接加进去,没有人再给他建议。省💰省力省时间随性。
周深最后打了个很妙的比喻。制作人给歌手一个机会让你的孩子长得好看一点。

【混音】
周深: 其实很多人说哪首歌要送去美国xxx去混音,要看他们去混什么,有可能有的人只是做母带,就是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细致。如果是做整首歌的混音的话,那混音师的责任会非常大。他要先混伴奏,他要想这个鼓要怎么放,这个小提琴我要放哪里,这个吉他音色要怎么样,它的混响要多少我要把它放在哪个位置。因为我们戴耳机都会感受到人声偏左偏右,位置都是混音师去决定的。最后就是人声了,他要去想这首歌人声是要亮一点还是浑厚一点,它的混响是要干一点还是湿一点,特别复杂。
主持: 相当于送去修图。
周深: 那我要腿拉长一点。
光看“原图”有些人是不太能看的。混音工作非常细致,尤其是如果你遇到了好的混音师,那真是细致到你都会哭~要随时带着耳机不停地检查把这首歌怎样更好地呈现,很辛苦。可能听到哪首歌我们会觉得这个混音没混好,那可能就是哪个比例没做好。
remix虽然中文翻译也是混音,但它更多是电音方面,二次处理。不要跟mastering混淆了。

【后勤】
歌手的饭由经纪人、助理等等负责,制作人背后也有自己的团队负责后勤。
【编曲】
周深: 编曲特别累。比如我的《大鱼》和《玫瑰与小鹿》demo都是纯钢琴伴奏,编曲就是要想“我要怎么把这首歌去掉demo味道”。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纯demo伴奏的一首歌,但是如果一个歌手发歌了,你一听,它真的就只是一个钢琴伴奏的版本,你会觉得也太不用心太没诚意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编曲。编曲要想我要怎么编它,要电子的还是要交响乐的,这个地方我只要吉他还是说要加钢琴,还是说要小提琴出来。我觉得编曲是最累的,相当于编剧+场工,所有的乐器和各段旋律都是编曲要想的。
早年你听到的吉他一定是有真人弹的吉他,但现在的编曲很多都是用键盘弹出来,有音色库,收进每种乐器的原声。相对会更方便,发展成这样一是因为以前会更费人力,二是真的乐器去录音棚录的时候,它可能音色识曲不会有音色库这么干净自然。为了让歌曲更悦耳。
但有些也是音色库取代不了的,有些歌它可能有一个部分用了真乐器。
在另一个电台里周深提到了《浅浅》的编曲,当时尝试给伴奏加了各种乐器各种音色,发现都没有最初demo的钢琴伴奏好听,于是就直接采用纯钢琴伴奏。因为歌曲偏古典像咏叹调,于是砍掉了过长的尾巴,换成了美声吟唱。


后面具体提了一些歌手艺人相关逸事,不再记录。2017年东方风云榜的电台,地址: BV1ra4y1i7Fy 找到《动感101》2017.4.5那一p,难得的认真科普深,有空可以听听。

只要给机会展示理论方面的专业性,他从不吝啬分享。期待未来的舞台上能听你分享更多的唱歌经验。@卡布叻_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