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记一则对于新冠感染检测准确率认知上的低级错误

2022-01-17 02:21 作者:子小渊  | 我要投稿

这个错误犯的实在是太低级了,低级到我认识到这个错误的时候先是瞬间解释清了我对于多地连续假阴的疑惑,下一秒惊讶于自己智商之低的同时羞愧到无地自容,然后立刻去检查当初我是把哪个胡说八道的媒体当做了信源。

简而言之,以Rt-PCR检测即核酸检测为例,准确性的计算方法是(例如)随机挑选一群确定感染新冠的人进行核酸检测,最终有a个阳性,b个阴性,准确率为a/(a+b)。

注意,这里的感染者可能处于任何阶段,即每个人的病毒载量不同,造成假阴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那个受试者的病毒载量过低,无法被检测出,而不是核酸检测方法本身带来的误差率。这里的随机事件是被随机挑选的感染者,而不是一个感染者的不同阶段,所以连续的核酸检测是由方法本身的灵敏度决定的,如果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一直很低,则永远不可能测的出来。

所以尽可能避免假阴的方法是:规范采集,尽可能多的采集到可能存在的核酸碎片;多来几轮PCR扩增;隔段时间再次检测,如果真的感染病毒载量则会升高。假设核酸检测的准确性是99%,认为两次检测的准确率为1-0.01*0.01=99.99%显然是个两杯100℃的水兑成200℃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

以上能形成的推论是什么呢?如果说核酸检测足够灵敏,假阴的人病毒载量是极低的,理论上也就不容易引起传播(但风险依然存在),但根据英国最近人体攻毒实验的结果表明,受不同人呼吸道结构差异的影响,即使各位感染者PCR检测结果的CT值差不了太多,传播能力也可能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如果要控制传播规模,甚至选用准确性更低的方法(如快速抗原检测)就已足够,但如果要阻断传播风险,单靠PCR可能不足以完全切断传播链条(连续假阴人员的出现),密接隔离是必须采取的手段,即便是PCR阴性也有必要进行隔离。

记一则对于新冠感染检测准确率认知上的低级错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