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你问,人的分享欲是怎么下降的?


有一天,跟朋友聊起,人的分享欲是怎么下降的。
我说,是转移。
你手机里那些好玩的表情包,有意义的照片,搞笑的段子,有趣的故事,你最近的想法,落魄的情绪,发给了谁,其实你的生活也正在向那个人倾斜。
而有时候,对方也许并不是一个“人”,更多的,可能是一件你正在努力的事。
因为之前的分享,已经撑不起你想要表达的故事了。

大家的喜怒哀乐并不相通。
两个没一起活在物质世界里的朋友,也势必不会一起抵达精神世界。
说白了,人和人之间,都是要有能量交换的,要么是物质,要么是精神,缺少任何支撑,彼此都很难长久。

而有时候,也许你会怪对方没有分享欲,甚至没有回应。
可是,表达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对方愿意倾听,愿意回应的那一刻,你的热情释放被赋予了一些新的意义。
而错误时间里的分享,对于对方来说是“打扰”。
你看到好玩的事情,看到好看的风景,吃到特别的食物,你很开心,你拍照,你发给她。
你得明白,这一切是你的浪漫,与他人无关。
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情绪消耗,分享就像蛋糕,蛋糕还没吃完,已经开始恐慌,下一次吃什么,不停地找啊找,所以,那个总是主动的人,累了,那个总是迎合的人,也累了。

对方没办法在一段忙碌的时间里,抽出一分钟时间回复你好可爱呀,而这,是对方的权利。
因为对方知道,一句话的回应,无法安抚这场突如其来的浪漫。要很多话,很多话,然后,好不容易沉入的工作状态,就在那一刻,气场全散。
你要明白,分享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有时候,不是对方读不懂你的浪漫,是你没有读懂对方的专一。
我们只关心自己的情绪流动,却忘记了对方正沉浸在她的情绪里,她专一的事情里。
那一刻,朋友说好像突然理解了表达的意义。


一个笑话,第一次讲,大家都开心,你换十几个人讲,他们也会开心,而你不能反复只讲给一个人听,还要求对方必须笑。
所以,分享欲只能不停的转移,从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港湾”。
大多数分享,都流于表面,三两句话就见底。
而深度分享,是把白天捡到的一束光,还给月亮,慢慢的,你去了对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那里烟花盛放,噼里啪啦,你曾见过。
多年以后,你也会突然理解,什么叫跟聊得来的人结婚,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理想,才是平凡无聊琐碎生活里的浪漫。
你看,这才是“相互理解”的真正意思。

再聊聊“冷暴力”。
那些拿冷暴力惩罚对方的人,一开始就输了。
沉默不会掩盖一切争执与矛盾,沉默不会让对方低头闭嘴,沉默不会让自己赢得爱与尊重,沉默,只是让自己失去表达爱的能力,失去对生活里小美好的分享能力,慢慢的,跟“爱”断联。
到头来,冷暴力是惩罚自己。
一段好的关系,一定是深度理解。

小孩子才用“哼,我不理你了”来惩罚对方,大人都是舔着脸说“我爱你”、拥抱永远比推开,更容易获得爱。
你理解了一个人,你才懂得跟他分享的浪漫。

你不必为那些得不到回应的分享而难过,那不过是你了解一个人的过程:
他喜欢什么,他讨厌什么,他的笑点是什么,他的禁忌是什么,每一次分享都有意义,不是你在认识他,就是你在认识自己。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现在回头看,分享欲下降,其实是你没那么了解一个人,也没那么了解自己。
一张试卷,你考了90分,是你只能考90分,这是你的极限,而不是,卷面分只有90分。
所以,不必害怕,也不必担忧,一时的分享欲下降并不代表什么,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去理解一个人。
只要你不选择沉默,你一定会找到彻夜长谈的浪漫,月亮不说话的时候,星星也会一闪一闪亮晶晶。

(看到李玟去世的消息,很震惊,早上醒来,给我一位曾患严重抑郁症的朋友主动发了消息,我们已很久没有联系,看到对方秒回,也放心很多,对方表达了感激,闲聊几句。
这也许就是“朋友”的意义,在某个时刻,会瞬间想起。)
再补充两个重点:
1、不要总想着从外界汲取快乐,大部分会落空;
2、百分百对自己负责,少0.0001都不行。
最后,别敏感,敏感起来,全世界都是险境,所有人都是歹徒。
愿我们都有一个好心态,别拧巴,别较真,别敏感,钝感一点,明亮一点,你会更快乐。
谢谢你读到这里。
落笔,朋友。
半耳聆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