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和晚长个有什么区别?赖兴兵主任教你如何判断!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身材矮小并不重视。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晚长,肯定能等到“蹿个子”,那晚长的几率有多大呢?且听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儿科主任赖兴兵的分析。

矮小
矮小是指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者低于第三百分位,简单地说,就是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中随机抽取100个,按高矮进行排列,最矮的那3个就属于矮小。矮小多因疾病,常需要药物进行干预。
晚长
而“晚长”通常指“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它与“矮小”不同,这类孩子的身高虽然偏矮,身高多在第三百分位左右,但这种矮多为生理性的、暂时的,这些孩子的青春期成长高峰比同龄人出现得更晚一些,最终这些孩子通过更长时间的增长,“累积”到正常的身高。

晚长孩子的特点
第一:能找到家族史,即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也有“晚长”史,如父亲或母亲上了高中才开始猛长个,或发育得较晚,但其成年后身高不矮。
第二:骨龄,即各年龄的骨成熟度,它是评估生物体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应在±1 岁之内,多不超过2岁,“晚长”的孩子,其骨龄通常与实际年龄的差别不超过2岁,而“矮小”的孩子则多出现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大于2岁。
在影响身高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大约占了70%,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大致轨道。一般来说,父母身高比较高的,他们的小孩长得高的机会也会比较大。除此之外,还有30%受环境因素影响,环境因素包括怀孕时胎儿的情况,以及营养、运动、睡眠、疾病等因素,“这些因素与遗传因素相比作用相对较弱,却是我们后天可以影响和改变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出现问题,同样有可能让孩子达不到理想的身高。”赖兴兵主任表示,多方面因素可影响小孩身高,因此家长也要多方努力,呵护小孩成长。
如何区分矮小症和晚长个?
1.医生询问病史
医生会详细询问母亲怀孕的情况,孩子出生史,出生时的体重和身高,生长发育时,家长青春期发育的情况,家族中是否有身材矮小者。
2.详细检查体格
记录孩子目前的身高和体重,计算身高年增长速率,依据家长的身高预测孩子的靶身高,同时还需检测体重指数以及性发育分期。
3.实验室检查
需做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肝功能以及肾功能检查,同时还需测定骨龄,女孩应进一步做染色体核型分析。
4.特殊体检
每一个身高矮的孩子都需做下丘脑-垂体核磁检查,看看是不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有没有患相关肿瘤。若身高生长速度比较慢,未满2岁的儿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7cm,4.5岁到青春期的儿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还需进一步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检查。

专家提示:若孩子身材矮小,通过一系列检查后找不出原因,排除家族性特发性矮小,母亲或父亲中有一人出现青春期发育延迟的情况,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就行,期间勤监测生长发育的各个指标,每6个月复查一次骨龄,以便于及早发现骨龄异常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若孩子身材矮小跟原发疾病有关,那么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