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毒理学】中药对人体主要系统的不良反应
第一节 中药所致心血管疾病
一、心律失常

二、影响血压稳定性

三、其它心血管系统毒性

第二节 中药所致泌尿系统疾病
一、肾毒性












二、泌尿系统其他损害

第三节 中药所致消化系统疾病
一、胃肠道不良反应

二、肝毒性



三、消化道其它病变


第四节 中药所致呼吸系统疾病

中药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实践证明中药具有安全、低毒、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但当药物使用欠妥,或炮制不当,或选材不精,或配伍失宜等,则不仅影响药效,还可产生不应有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对此,古代医药学家已有认识,《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出了“七情合和”,或用以减毒增效,或禁用某些配伍。《雷公炮炙论》、《炮制大法》都对药物的加工、炮制、减毒进行了论述。金元时期张从正首倡“药邪论”,阐述了用药不当的不良结果。限于古代的历史条件,古代医药学家对中药的不良反应仅能从临床实践积累一些资料,所以古人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系统、深人。随着世界范围内中医热的兴起和中药现代化工程的快速发展,中药正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但由于对中药毒理方面研究的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为人民用药安全负责的角度,对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理、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做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其目的是提醒人们在利用科研和生产中药的各个环节上严格按规范操作;在应用过程中全面了解药物的特点,进行辨证用药;在销售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为中医药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总之,其目的是更快地促进中药的发展,加速中药与国际市场接轨,更完善地服务于全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