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杂谈】为什么动漫等文艺作品需要有深度?
有一个违反很多人常识东西,很多作品有深度后更好看更耐看。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后来扩展到八阶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
安全需要(safety need):人们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例子: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马斯洛分为两类:(一) 尊重自己(尊严、成就、掌握、独立)和(二) 对他人的名誉或尊重(例如地位、威望)。
认知需求(Cognitive needs)- 知识和理解、好奇心、探索、意义和可预测性需求。
审美需求(Aesthetic needs)- 欣赏和寻找美,平衡,形式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need):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超越需要(Transcendence needs)- 一个人的动机是超越个人自我的价值观,比如科学或宗教等。
简单来说,满足生存安全,满足吃喝睡性欲等生理需求感官娱乐后,人类就要满足更高层次需求,比如爱感情,比如好奇心,比如审美,比如理想梦想……

越是工业国发达国家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后,人就要追求精神生活。文化艺术,比如文学,音乐,舞蹈,建筑,绘画,雕塑,比如电影,电视剧,动画,漫画,游戏等等。自古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而动漫游戏等文娱作品满足感官刺激后,很多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普通感官刺激,开始寻求更多更深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文艺作品中有部分作品需要描写有深度思想内涵内容基础。因为观众消费者有这样消费需求。
(2)什么叫作品深度?
我们认为一部作品,动画漫画也好,电影电视剧也好,小说文学也好,说它有深度有思想内涵,首先什么叫有深度有思想内涵?
不同人对于深度内涵定义不同。答者给出几个评判标准。

1单位内容有效信息量多少。
很多有优秀深度思想内涵作品,是单位内容里有效信息量多的作品。同样单位内容里它就像百科全书一样充满硬核数据资料干货知识。如果一部作品只是快餐爆米花爽文,各种套路模板流水线,其要么单位内容信息量基本没有水货,要么是信息量是无效的(虚假的,没有价值的,充满错误的)。如果一部动画漫画里面各种有效信息量充足,数据资料知识干货多的作品被认为是有深度内涵作品。《红楼梦》是介绍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贵族权贵生活百科全书,涉及园林,文学,美食,医药,社交,丧葬等各行各业;《福尔摩斯全集》是介绍大英帝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百科全书,除了侦探犯罪,也对当时英国社会生活,各国文化,衣食住行等进行系统介绍;《指环王》是西式奇幻百科全书集大成者,介绍一个人类精灵矮人兽人巨龙等组成奇幻中土世界,甚至还有专门语言文字……如果一部文艺作品单位内容有效信息量多,知识干货多,那被认为是有深度作品。
2事件发展,人物行为符合作品设定逻辑
很多有深度思想内涵作品,是有逻辑作品。这逻辑未必是现实世界逻辑,但一定是符合作品设定逻辑。无论是事件发展演化结果还是人物做出行为,都要符合作品设定逻辑。
举个例子,日本科幻小说改编动画《来自新世界》。为什么作品中世界观都几乎退回到村子农业社会还算科幻作品?因为它优秀,作品设定符合逻辑。作品设定是出现变异者超能力者,凭借意念一人灭一国。经历了各种历史,如何在一个强超能力者存在世界观维持社会运营?作品给出了各种答案,人与化鼠殖民与反殖民战争,人类中间依靠教育,愧死,不净猫等镇压反抗者威胁者(业魔恶鬼),用超能力咒力从事生产和军事……从剧情到人物都是按照存在咒力强超能力者设定展开有逻辑思维。超能力者强弱会直接影响作品世界观社会运营方式,这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充满人文关怀作品。
什么叫正义?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文学即人学,文艺作品根本上是反映人的作品,人类喜怒哀乐,国家社会兴衰荣辱,不同人群之间错综复杂合作斗争博弈……而对于人类,对于普通人民百姓关怀尊重,对于英雄杰出人物描写刻画,对于复杂人类社会心理反映等等,这些都是衡量作品人文关怀标准。
4对于严肃问题宏大叙事有探索思考一己之见
优秀经典文艺作品未必是对严肃宏大叙事问题有正确见解答案的作品,很多问题千百年来优秀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未必有答案,何况普通作家导演漫画家。但我们可以探索思考,提出自己一己之见,能自成一体一家之言。有深度伟大作品一定是作者有自己思考探索能给人思想思考作品。
日本动漫里,手冢治虫,宫崎骏,押井守,大友克洋,今敏,庵野秀明,富野由悠季等大师之所以伟大,因为他们通过动画漫画作品体现对人类,政治,战争,自然,科技等各种思考探索,给出了自己一己之见探索成果。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探讨角度,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3)作品深度意义。
文艺娱乐作品,包括小说电影动漫游戏等作品深度思想内涵意义,很多人都有不同观念。我谈其中一个因素,很多经典名著有深度思想之后更好看更有娱乐性观赏性审美性。
首先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满足生存安全物质财富基本需求之后,就会追求更加高级复杂精神需求;在看腻了炫酷刺激爽片萌片等感官刺激后审美疲劳耐药性贤者时间(误),就想追求更加有深度内涵思考作品满足自己需求空虚的心灵。尤其是对那些有钱有闲无聊或者平时上班学习累死累活后想放松年轻人,普通爽片快餐爆米花刺激已经看腻了,要换换口味。
有深度作品,比如有逻辑作品,剧情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人物正反派有脑子不弱智斗智斗勇,各种斗争你来我往烧脑智谋,这种逻辑理性下作品智斗有给读者观众一种精神上愉悦满足。比如荒木飞吕彦《JOJO奇妙冒险》,正派反派之间智斗斗争,主人公和命运抗争展现意志勇气,博弈跌宕起伏有理有据所以好看很爽,这是不同于简单粗暴正邪大战龙傲天的另一种爽。

有深度作品,比如有效信息量多干货知识多作品,让读者有一种增长知识见解,满足好奇心的爽。比如《黄金神威》,堪称20世纪初日本北海道百科全书。跟随不死之身杉元和阿希莉帕冒险,读者知道了渔猎民族阿依努人各种历史文化,知道了北海道风土人情,知道了各种动植物知识……满足读者观众猎奇心好奇心;比如《石纪元》,跟随千空从零开始科学工业冒险,读者观众知道了各种数理化生地知识理论,能有一种精神上满足。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猎奇,对于获得新信息的喜悦兴奋,在聊天八卦中吹牛炫耀自己知道的多……这些都是有深度有信息量作品给人喜悦兴奋感受,给人以好看很爽体验。
有深度作品,比如有人文关怀作品,展现人物喜怒哀乐社会五味杂陈,让读者观众感叹共情。优秀作品让读者观众消费者不会觉得作品中人物是工业糖精纸片人,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读者看宫崎骏《风之谷》,被娜乌西卡温柔善良与冷酷复杂所震撼;看庵野秀明《EVA新世纪福音战士》,被碇真嗣绫波丽明日香迷茫彷徨所共情;看京阿尼《紫罗兰永恒花园》,被薇尔莉特善良,为小人物悲欢离合所感动;看以色列动画电影《与巴什尔跳华尔兹》,为战争中悲剧而愤怒悲伤……在那一刻,观众忘却了世俗的烦恼,突破了快餐感官刺激的麻木,得到了精神上宣泄和治愈。人一辈子或庸碌平凡,但在阅读观影中,在和优秀经典作品那一刻邂逅中,读者观众体会到了升华,精神上获得巨大震撼满足。


有深度作品,比如对严肃问题有一己之见作品。读者观众阅读作品过程,也是和作者头脑风暴思想碰撞过程。看《英雄联盟双城之战》,观众体会到的是压迫与反抗呐喊怒吼;看《赛博朋克边缘行者》,观众体会到的是钢铁森林里逐月梦想被砸碎悲伤唏嘘;看《罗小黑战记》,观众体会到不同种族应该如何相处;看《幽灵公主》则是对工业和自然战争矛盾思考;看《攻壳机动队》高技术时代我们灵魂何在……读者观众或许并不赞同作者观念,但可以从中思考探索获得自己理解收获。相比于快餐爆米花刺激之后空虚,这种并不轻松思考探索虽然过程辛苦,但是读者观众在辛苦过程后获得了成长成熟,有一种精神上苦尽甘来喜悦。
而且很多人容易混淆一点是,经典名著不等于曲高和寡晦涩难懂,经典名著里面各种类型题材都有,其中不乏娱乐爽片刺激内容,甚至现在很多大片爽片,里面很多套路模板都是人家经典名著玩剩下的(误)。莫欺少年穷龙王归来复仇终于打败仇敌收获豪宅美女功成名就?这是大仲马《基督山伯爵》;恶役千金大小姐大少爷豪门恩怨?这是《红楼梦》《战争与和平》《飘》;德国骨科有情人终成兄妹,小妈文学,贵圈真乱?这是《雷雨》;人妻出轨NTR牛头人三角恋?这是《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种田流?有《鲁滨逊漂流记》;异世界奇幻?有《魔戒》《纳尼亚传奇》《哈利波特》;侦探犯罪?有爱伦坡,《福尔摩斯》,阿婆……区别是普通三流作者只会写出厕纸,而同样题材大师能写出有深度名著经典。像那些异世界穿越轻改厕纸烂大街,因为作者水平不行太差。想写出有深度好看异世界作品?别的不说,先把祖师爷托尔金老爷子《魔戒》《霍比特人》《精灵宝钻》看完多看几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