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韩国踩踏事件 噩梦般的心理阴影怎么办?

2022-11-01 11:10 作者:bili_1580880227  | 我要投稿

韩国万圣节踩踏事件亲历者心理应激危机该如何度过?


记者韩鹏的微博下有这样一串触目惊心的文字:


韩国万圣节踩踏已154死,现场到处是年轻人的尸体,让人窒息!


很多光着脚,应该是踩踏中,鞋被挤没了。


在动次打次的劲爆音乐中,现场大量医护人员,仍在努力做心肺复苏。


很多捡回一条命的年轻人,身上还穿着万圣节的服装,惊魂未定。


死者被盖上黄色或蓝色的毯子,临时停放在路边。


路边散落着不少死伤者的私人物品,如高跟鞋👠、运动鞋👟、背包🎒、万圣节面具🎭……


推特上有多位目击者说,亲眼看到受害者被压死:


——“人们不断往下压,越来越多的人被压倒,被挤在人群下面的人都在哭。”


——“人们像坟墓一样,层叠在其他人的身上,有些人逐渐失去了知觉,有些人看起来像已经死了。”


——“现场音乐震耳欲聋,呼救声根本听不见,手机也没有信号。”


死伤者多为20多岁的年轻人。



韩国万圣节踩踏事件是一起突发的公共事件事件,这个事件会引起亲历者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反应。而更多的幸存者在回忆当晚的经历时 仍然是满目惊慌,有一部分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还有一部分人还在这场灾难中没有走出来,他们很多人不敢去回忆,只要想到那个场面就会崩溃大哭,有的人则是直接选择性遗忘。不管他们是如何进行心理防御,这场灾难留给他们的除了痛苦,接下来就是不间断的噩梦,失眠还有应激障碍。


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常见的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对个人而言遭遇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就意味着面临重大的应激,应激反应如果适度,对于我们及时有效的干预恢有帮助,然而过度不适当的应激反应则是有害的,会导致个人的失控、失能,破坏机体免疫力,会导致整个心理系统的应激障碍。

如果应激个体之间的互动还会导致社会恐慌,产生集群行为,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因此危机干预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有哪些?


1.情绪反应

公共事件对健康和生命产生威胁,民众较为常见的情绪反应有焦虑、愤怒、恐惧和抑郁,这些是情绪应激



2.认知反应

情绪反应如果过于强烈,就会影响认知,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会破坏了人的心理平衡,人不可以进行准确的认知、记忆和逻辑思维,逐渐开始产生幻听幻觉幻视,疑神疑鬼,偏听偏信等


3.行为反应

正如情绪反应决定认知反应,认知反应也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行为反应的表现呈现社交退缩、沉默、情绪失控、典型行为习惯改变、过度活动、没有食欲或暴饮暴食、逃避与疏离等行为、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与人易生冲突等,严重的会出现自杀倾向。多个个体间行为反应的互动会产生从众心理,引发集群行为。


4.生理反应


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应激的生理反应既可以来自危机的直接破坏,也可以来自心理应激或精神压力。应激下的生理反应通常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在应激条件下,大脑皮层统一指挥和控制着人的各种活动;身体的生理反应主要是大脑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和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这些生理反应又通过反馈机制影响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尽可能从应激所造成的紊乱中恢复过来。


面对突发性的危机,我们有一些负面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可以适度地表达和宣泄;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给大脑新的刺激替换危机信息;可以增强积极心理暗示,因为越是要抵抗和拒绝的信息,越需要分配足够多的注意力才行;还可以和朋友、家人在一起,陪伴和一起面对会给到对方心理支持。



教大家一些【积极心理调节与应对方式】:


1、察: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提升自己。当我们这样或那样的状态,我们能够觉察到: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很难过、我现在……然后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



2、暖:因为在危机状态下要消耗掉很多很多的心理能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保暖。



3、稳:通过我们前面提到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稳定下来,情绪稳定下来,作息活动稳定下来。



4、慢:就是让自己的状态放慢。在危机状态下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所以这时候就更需要多休息,要放慢节奏,不要过度劳累,慢下来,身体就会放松。



其中亲历者表述:看着另外一个比自己矮的女孩子,在自己的面前停止呼吸,自己也没有办法去帮助她,眼看着她直到死亡。她在获救后觉得自己现在要崩溃了,悲痛到无法面对现实。



对于这样的亲历者,所有危机干预,第一条就是让她有安全的感觉。



1、寻求支持

(1)和亲密的朋友交流。你在亲密的朋友面前,是很放松的,不需要表现的多么好,可以让自己完全放松。如果有人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这样和他交流:

① “我知道你很害怕,我想很多人可能都和你一样。”

② “你的情况不太好,但我想陪陪你,和你在一起。”这样就把你的关心传递给了他。

③ “别XX(害怕、焦虑),我和你在一起。需要我给你提供什么帮助呢?”

(2)和亲人待在一起。我们会有更多的安全感,亲人之间不管从生活上,还是心理上,会有很多相互的支持。

(3)使用心理求助热线。专业的心理机构提供免费的线上心理援助服务,及时向他们求助,也是有效的方法。



2.无限的关怀。当事人在危机事件后往往特别渴望关怀和理解,有时一杯温水胜过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当心里过度紧张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身体放松达到心理放松。比如:把身体泡在热水里,让温热的水让身体和精神方式,也具有疗愈性;放松练习:深呼吸助其慢慢闭上眼睛做深呼吸,聆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可避免不良体验在自己心理上造成过久的影响。



3.无条件的接纳。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不要哭泣,其实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的刺痛便得以疏解。此时还要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的。



4.看专业精神心理医生:若通过以上办法还不能缓解不良情绪,一定要建议或带亲历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求助于精神心理专科医生诊治。



以上是我介绍的心理干预常用方法,除了运用于灾难事件,其他容易引发心理危机的事件也同样适用,比如亲人去世、车祸或病痛,甚至感情破裂之后,这是你对亲人好友的举手之劳。



希望此次事件中的亲历者都能尽快走出心理的灰暗期,也为事件中逝去的孩子们祈祷,愿他(她)们在另外一个世界寻找到安宁的净土!


韩国踩踏事件 噩梦般的心理阴影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