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赐福:慕情弃谢怜而去,是否太让人寒心?
天官赐福:慕情齐谢怜而去,是否太让人寒心?有人可能觉得慕情不近人情,可是慕情那样做恰恰是想还恩,只不过选择了谢怜无法接受的方式。慕情忘恩负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他合适吗?

慕情并没有忘恩负义,我们不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他。总有一些卫道者,以为人类就该是无私的,就该是舍身取义的。可是这世界上有很多种感情,也有很多责任与义务。慕情对谢怜该知恩图报,对他的母亲难道没有扶养义务吗?

当时谢怜非落魄,跌落神坛,对贫苦生活并不适应。慕情、风信、谢怜互相扶持,也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可是日子实在太难了,慕情既要打工赚钱,又要打理内务,还因为与风信、谢怜观念不和而发生争吵,每一天都是筋疲力尽。

再多的恩情也会在这样的生活中消磨殆尽,他们这样扶持的日子又能持续多久呢?如果慕情只是孤身一人,我相信他不会离开谢怜。虽然他平时总是阴阳怪气,但并不是不知恩之人。尽管他小心眼,却也善良。

只是日子太难了,慕情既要照顾谢怜等人,还要照顾家里,分身乏术。慕情的家庭状况我们都知道,独自生活的慕情老母日子也不好过。慕情是个孝子,无法忍受自己连母亲都照顾不了。
换位思考,我们也无法为了别人的父母而放弃自己的父母,即便那人对我们有恩,这是人之常情。与其一味苛责,不如选择原谅人类的自私,白璧无瑕?那是经过挑选再打磨的。人又怎会无暇呢?

慕情后来离开了谢怜,重回天庭。他并没有忘记谢怜,他带了食物来接济他们,这是慕情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与其一起穷着,不如想办法换来实在的食物钱财。可是因为之前和谢怜发生了一些不愉快,谢怜根本无法接受慕情的“施舍”。

这个“不愉快”是年轻的谢怜所无法忍受的, 曾经风光无限的太子殿下,与一群神官争抢修炼之地,慕情正好碰到,他并没有站在谢怜这边。当时也是形式所趋,慕情无权无势,他想的是忍一时,可谢怜感受到的是世态炎凉。

慕情在谢怜落魄的时候开他,让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可是细想一下,慕情并没有错。每个人都有权作出自己的选择,尽管我们觉得意难平,却没办法谴责他。慕情是可以原谅的,他并不是就想弃谢怜不顾的。
当然对于此,慕情也很愧疚,否则不会在后来帮助谢怜。有些事我们都希望没发生过,比如风信和慕情离开了谢怜。可是这些事已经发生了,客观来讲,只能说道不同,分开只是必然。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