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言与序言(不再更新)
推荐序言
刘星汉 曹沛霖
中国政治学经过十几年发展,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和基础,这成就的取得,是与广大政治学者的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和社会各界对政治学发展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这部书的出版,也正是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书获得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基金资助面出版,我们作为本书的推荐者,感到十分的高兴。
时至今日,中国政治学依然需要很大的发展。在现有的基础上,政治学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深理论研究,拓展研究领域。本书作为上海市“八五”规划项目,在这方面的努力是十分积极的,取得了良好成果。
中国政治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成长起来的。这十几年出版的政治学理论著作,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写成的。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本身在分析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发展规律时所形成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上升为基本原理。本书做的正是这方面的工作。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本书在充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根据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本思想逻辑,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在本书中,每一条原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它们都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面存在。因而,本书具有理论扎实,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
本书力求全面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它不仅深刻挖掘了以往人们熟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如阶级理论、国家理论、革命理论、民族理论等,面且也深刻挖掘了以往人们重视不够的一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如政治权力理论、政治文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等,因而,本书向人们展现了内容十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当然,在本书作者的挖掘和提炼中,有的地方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推敲和完善。
本书的出版,对政治学发展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它不仅适合于政治学专业研究参考,而且适合于高等院校政治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参考。
1993年2月
序 言
王邦佐
1980年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中断了20多年的中国政治学重新恢复。我参加了这次大会,并亲身感受到了我国政治学者渴望中国政治学全面发展的迫切心情。这十几年来,政治学界的专家、学者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埋头苦干,积极探索,他们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大大推进了我国政治学的发展,使我国政治学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这十几年时间里,一批又一批的政治学著作出版问世,仅有关政治学原理的著作就有不下20种之多。这些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政治学研究的诸领域作了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各具千秋。90年代的今天,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对政治学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政治学要想在这全新的发展时期里再上一个新台阶,首先要垫高自身的理论基石。没有坚实和雄厚的理论基础,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就将缺乏后劲和潜力。《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一书为加固、加高政治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作出了十分可贵的努力和贡献。
这本书的宗旨十分明确:全面、深入地挖掘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更为系统、完善和深刻地展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和构成这一体系的每一条原理。因面,这本书是明确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为其研究对象的。在这一点上,它与其他政治学原理著作有很大不同。作为一本原理性著作,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基点高。作者力求在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所作的总体思考和研究的基点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对政治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从而能全面、客观地展现马克思主义对阶级社会各种政治现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展现马克思主义远大的社会理想。这样就能有效地克服仅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所产生的各种局限。(二)视野广。高的基点使这本书能充分挖掘和研究过去人们不太注意的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范畴和体系。(三)逻辑强。作者不是简单地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论断人手,而是努力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所组成的完整的思想体系人手,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因而,这本书对于整个体系的把握和对每一条原理的分析,不仅注意到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思想逻辑,而且注意到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所作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每一条政治学原理所作的深人而富有逻辑性的开掘和分析,使原理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质感。这些特点使这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关于马克思主义有没有完整的政治学体系,国内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这本书的问世,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有完整的政治学体系。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仅完整揭示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起源、发展和最终归宿,而且具体分析了基于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基础上的各种政治结构、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的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这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而且在于它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具体政治现象,研究政治学中的基本范畴和理论。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政治学著作,实际上也是一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著作各种各样,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但至今尚未有一本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和理论、并将其上升到原理高度的著作。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从这意义上讲,这本书的贡献是双重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发展的政治学,包含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要在一本著作中全面把握和提炼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是十分困难的。因而,这本书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完备、不全而的地方。但是,我还是相信这本书为政治学在中国发展再跃上一个新台阶所作出的贡献,将是非常有益的。在此,我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和编著者做了这样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
199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