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徐虹支线探访记其二 历史风云,一言难尽

2022-08-20 12:31 作者:上沪西瓜  | 我要投稿

       先来简要概述一下,徐虹支线东段在长宁区和徐汇区交界处画出了个明显的三角线,北股和南股皆汇入原沪杭铁路内环线,三角线当中“夹”着个徐家汇站。徐家汇站布置在原户杭铁路内环线东侧,曾办理市郊通勤车【上海北→徐家汇】以及部分旅客列车的乘降业务。

天地图•上海 徐家汇站

      可惜 1997年6月,随着上海轻轨明珠线的建设,为给其腾出足够的施工空间以及配合东西区联合共同发展等策略,沪杭铁路内环线因故拆除。因而依赖于沪杭铁路内环线进行货物运输的徐虹支线,也随即消失在这座城市里……

在如今的卫星图上,仍然可以依稀分辨出当年的线路走向……

       这条铁路支线的前身是617专用线,为军用虹桥机场油库进行航空用油的铁路运输。由于1971年,虹桥机场由军用改为民用,此线更名为徐(家汇)虹(桥机场)支线,但实际上真的只是如此吗?

从1979年看徐虹支线西端,可以明显的看出终点有一个3股道的调车场。这个调车场用于小运转列车本务机车机车转线以及货物列车的解编,调车场的东侧就是虹桥机场油库。

      如果我们仅考虑1971年,虹桥机场由军用改为民用的话,那么617专用线完全不需要进行升级的。毕竟民用飞机他也是需要加油的,况且从1979年油库还在进行使用,可以分析得出:当时虹桥机场的供油管道仍然还没有建成。原先的617专用线仍然能够办理他所需要办理的业务,那其实只要把名字里的军事属性抹掉,改成“虹桥机场专用线”不就行了么?线路升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此处,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大院(doge)。它俗称101大院,也就是现在的新天鹭会议中心,至于用途么……(危)。 

1979-101大院

      

2019-新天鹭会议中心

     由此可知,617专用线因已经阐明了但又不方便描述的原因,有幸成为了徐虹支线,同时也因那个伟人的造访而名声大噪……

      后来因为虹桥机场的供油管道还是为减少运输费用而最终建成,使得徐虹支线的主线运输业务直接堕落成零……1990年代,因为徐虹支线下属的那条专用线“面子太大”,为使得沪杭铁路内环线和徐虹支线的撤销拆除不影响该专用线的运营,另修建了从沪杭铁路外环线(今沪昆线K30)七宝站至新天鹭会议中心的101专用线……

     经过探访,笔者发现101专用线有很大的可能应该是按铁路支线标准修建,但是按专用线运营的一条比较特殊的铁路线……(毕竟在整个长三角地区,除了101专用线,基本就没有不配备自备机车/公铁两用车铁路专用线会在上行进站端设置进站信号机、进站预告信号机以取代具有阻挡作用的调车信号机的范例。)因而,在上一篇文章中,关于区分铁路支线和铁路专用线的具体方法,这条线路就是最典型、也最难区分的案例。

      此处笔者需要声明一件事情:徐虹支线、新天鹭会议中心和那个XJ.宾馆可是一点瓜葛都没有。网上所谓的什么101专用线走隧道到那宾馆底下,或者徐虹支线下属另一条铁路专用线走隧道到宾馆底下都是假的。关于后者,其实你想想就知道了。那时候上海地铁都没有进行可行性的隧道挖掘研究,怎么可能在上海挖个铁路下穿隧道呢?

敏感地名略去,千万别以讹传讹。

     笔者此处需要详细的讲一讲2011年101专用线改移工程。简要地说就是为了配合沪杭客专的建设101专用线的最西边,也就是那个曾经接入沪昆线的三角线被截断。同时还是因为这条专用线面子太大,为不影响101专用线的“正常运输业务”在沪杭客专上设置的一个七宝线路所。原来的101专用线北股,成为了七宝北线,进去入虹桥高速场;101专用线的南股,成了七宝南线,经过七宝联络线切割正线去七宝方向。

七宝线路所,详细情况可参阅之前的专栏

      然而,有趣的是,七宝联络线也并不是专门为101专用线而设置使用的。七宝联络线他自身其实是一条电气化线路,当初设计的缘由是为了让高速场的部分列车通过该联络线去七宝。随后经沪昆线下行转沪春线上行,去上海动车段上海南动车所检修。这条线路每天晚上仍然在使用,比如“0D3203 七宝联络线通过,七宝方向……”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后台粉丝曾经问过我的一个问题。他问我“为什么沪杭客专没有在现在设置七宝线路所的位置上不造一个跨线桥上跨沪渝高速G50 ,类似于现在建设中的机场联络线的样子?”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引桥段一直到G50上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是坡度有点陡罢了。但是,还关注我们前面说的七宝联络线这个问题:七宝联络线总归是要设置的呀。(请读者注意,千万不要跟虹七联络线混起来)既然沪杭客专以跨线桥的方式上跨G50,那么在这一段肯定是以桥带路了。那么七宝联络线如果要设置,只能是如下这种情况:我们以下行视角来看,那就是上行线可以道岔出岔后直接下地了,但是沪昆线要上跨沪昆线以后才能开始下地。造成的结果是:“七宝联络线”(真的建成了名字就不可能叫做七宝联络线了)要在L12的西车库附近才有可能下到地面,导致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要是修建到李家塘,那必然还要重新征地,然后着眼到现实,现在还要重新改建。况且这个方案既浪费资金,又没有起到它应该有的效果:毕竟,通过七宝联络线走行的动车少之又少。 

       要是你说要建设一个区间线路所,那又要涉及到那个老问题,信号系统接驳改造。同时琢磨着还要增加好几个岗位,这个区间线路所至少得有车站值班员吧,得有助理值班员吧?每增加一个岗位,就是多一份工资啊!

       但是你要知道,修建到七宝的话,就只要改一个信号系统,还可以减少一长段的桥梁建设成本。经管切割了进路,运行列车车次较少,也不太会影响运营……

       到这里,我觉得应该也就说明白了。有些比较敏感的信息,在文章中就没有提及。

        如有谬误,还请车迷见谅。

徐虹支线探访记其二 历史风云,一言难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