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圣贝口腔科普:蛀牙竟能搞出这么多名堂?
龋齿,也就是“虫牙”、“蛀牙”,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它是很多人一生都绕不开的话题。
龋病作为牙病的典型代表,说不上严重,但也没到可以直接忽视的程度,其隐匿性、不可逆性、多发性等特性足以影响众多人的生活以及口腔健康。
青少年时期的蛀牙不仅影响面容美观,还容易直接导致后续的恒牙牙列不齐,龋坏后要是拖到中老年,牙疼、牙齿松动、早掉牙...都将是“必经之路”。
而且,蛀牙只是一个统称,其中的“名堂”可不少,下面就来认识不同角度下的蛀牙吧!
之前我们老是讲龋齿会从浅龋逐渐发展成中龋、深龋,这是按照龋坏的牙体剖面深度来进行分类的。
除此之外,龋齿还有很多“同门师兄”,根据牙齿龋坏的进展速度、不同部位,以及与牙体修复治疗的不同关系...还能继续细分。
根据牙体结构,龋病可以分为窝沟龋、光滑面龋(包括邻面和近颈缘或近龈缘的牙面)、牙根面龋、线形釉质龋。
# 窝沟龋 #
磨牙的咬合面窝沟是釉质的深盲道,也是龋齿发生的常见部位。不同窝沟形态比较下,窝沟深窄、斜面夹角小更易产生龋损。
# 平滑面龋 #
平滑面龋分为邻面龋和颈部龋。邻面龋发生于两齿之间,颈部龋则发生于牙颊面或舌面,靠近釉牙骨质界处。
# 牙根面龋 #
由于牙颈部的暴露,龋病也可能在牙根面发生,可以从牙骨质或直接从牙本质表面形成牙根面龋,龋损速度快,多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露的老年人群。
# 线形釉质龋 #
线形釉质龋是一种非典型龋病损害,常见于儿童乳牙列,龋坏主要发生于上颌前牙唇面的新生线处,呈月形。
和人体其他疾病一样,龋病也分急性/慢性,具体分为静止龋、慢性龋、急性龋、猛性龋。
# 静止龋 #
静止龋是由于在龋病发展过程中,由于口腔环境的变化,原有致病条件改变(口腔卫生达标,菌斑不易堆积),龋病不再继续发展,处于停止状态。
# 慢性龋 #
慢性龋临床上多见,牙体组织破坏速度慢,龋坏组织染色深,呈黑褐色,病变组织较干硬,又称干性龋。
# 急性龋 #
急性龋多见于青少年人群。龋坏进展速度较快,龋坏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且湿润,很容易剔除,又称湿性龋。
# 猛性龋 #
猛性龋是一种特殊龋病,破坏速度快,多颗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多发于颌面部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病患人群,又称放射性龋。
此外,根据龋齿损坏发生与牙体修复治疗的关系,还可以分为原发龋、继发龋、余留龋,这与龋齿治疗是否彻底和个人维护有很大关系。
# 原发龋 #
未经治疗的龋损称为原发龋。
# 继发龋 #
龋病经充填治疗后,在充填区再度发生的龋损称为继发龋。常发生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的牙体组织上,也可因备洞时龋坏组织未除净,而继续发展。
# 余留龋 #
余留龋是手术者在治疗深龋时,为防止穿通牙髓,于洞底有意保留下来的少量软龋,经过药物特殊处理,龋坏不再发展,这和继发龋有所不同。
甚至按照牙齿龋坏的牙面数还能分为单面龋、复面龋、多面龋、复杂龋。
看完这些分类后,是不是感觉发现了不一样的蛀牙世界,一个小小的蛀牙都被细分这么多专业术语出来,自己都能先检查看看有没有蛀牙了。
发现蛀牙当然是立即进行治疗,但别以为所有蛀牙都直接以补牙处理哦~
终止病变的进展、恢复牙齿外形和生理功能,保持牙髓的正常活力,是治疗任何类型龋病都应遵守的共同原则,也是龋病治疗的最终目的,具体来说:
1釉质平滑面浅龋,如仅有色泽改变,呈白垩状或黄褐色,探诊粗糙,而没有龋洞形成,首先应考虑做再矿化治疗,或药物治疗。同时采取控制菌斑的措施,一旦形成组织缺损应行充填术。
2
窝沟浅龋,应行充填术,乳牙多使用窝沟封闭,恒牙多选择树脂补牙。
3在颈部,有时釉质和牙骨质不相连,牙本质直接暴露在口腔内,初发龋坏虽然表浅,但也应及时进行充填治疗。
4发生于根面的牙骨质龋进展速度快,故浅龋也应及时采取充填治疗。
5中龋阶段已形成明显的龋洞,除了不该保留的智齿、错位牙、多生牙及正畸治疗需拔除的牙齿外,都必须采用充填治疗或修复治疗。
6深龋治疗的关键是鉴别牙髓状态,如果排除了牙髓问题而诊断为深龋的患牙,可直接进行充填治疗;若伤及牙髓,则需要先进行根管治疗,并佩戴牙冠保护牙体。
总结下来,通常根据龋坏的严重程度来选择治疗方式:
涂氟/窝沟封闭→树脂充填→嵌体修复→根管治疗+打桩戴冠→拔牙+缺牙修复
温馨提示 :牙齿缺损后无法自愈,因此防大于治!
做好口腔卫生,建立良好口腔习惯。
控制摄糖量与频次(各种含糖食品)。
做全口腔保健措施,有蛀牙、早治疗。
总而言之,好牙才有好口福,咱们只要注意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蛀牙就不是问题,最后,愿大家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