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北京实验外包】

2022-02-23 15:08 作者:吉田bio  | 我要投稿

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北京实验外包】

【造模机制】切除右肾并夹闭左肾动脉,造成肾缺血性线粒体功能障碍,ATP 不能利用,依次降解产生大量次黄嘌呤;缺氧条件下次黄嘌呤不能代谢为黄嘌呤而大量堆积;一-且血流再灌注,次黄嘌呤代谢为嘌呤并进一步代谢为尿酸,并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再进一步产生羟自由基和 H.G.,通过膜的脂质过氧化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细胞坏死和脏器功能减退。

【造模方法】

1.动物和分组选择 10 ~12 周龄雄性 SD 大鼠(清洁级)20 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 ARF 组和假手术组。分笼喂养于清洁级动物饲养环境中,标准饲料,自由饮水。

2.模型制备 ARF模型制作方法:以戊巴比妥钠(40mg/ke)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使大鼠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腹部去毛后以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局部消毒,沿腹正中线纵向切口打开腹腔,先暴露右肾,在显微镜下分离出右肾蒂及右输尿管,以 1-0 丝线分别结扎整个肾蒂和右输尿管并取下右肾;暴露左肾并分离出左肾蒂,用无创伤性夹错夹闭肾蒂 60 分钟后,松夹恢复肾灌注,此时肾脏颜色先由鲜红色转为苍白或暗红色,再变成鲜红色,表明再灌注成功;观察术野无出血和渗血后逐层缝合关闭腹腔。假手术组麻醉、打开腹腔等方式均同上,暴露左右两肾后钝性分离肾包膜即可。

3.样本采集和指标测定肾功能检测:2 组分别在第 1.6.12.24.36 小时采集尾静脉血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浓度。形态学观察:手术后 36 小时以戊巴比妥钠(4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取下残肾置入 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24 小时后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包埋、连续切片(切片厚约 3μm),HE 染色。

【模型特点】

1.肾功能变化造模鼠血 Cr和 BUN 浓度在 6 小时后开始显著上升,分别为(16.19+2.14)mmol/L 和(114.35±3.02)μmol/L,并于 24 小时达高峰,分别为(79.32±2.54)mmol/L和(296.65±2.22)μmol/L,以后逐渐下降,提示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再灌注确切。

2.形态学改变假手术组光镜下基本正常。ARF 组肾小球无明显异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崩解,坏死、脱落,管腔内可见细胞碎片及管型,管腔扩张,远端小管内形成大量蛋白、坏死脱落细胞形成细胞管型,组织结构松散,尿液外渗。肾小管管型程度和损伤程度指数明显升高(P<0.01)。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研究急性肾衰竭发病机制和氧自由基清除剂对急性肾衰竭的防治作用。

【注意事项】

1.夹闭左肾肾蒂的时间必须达到 60 分钟,再行再灌注。

2.由于急性肾衰竭在数小时到几天以内发生的急剧变化,因此采样时间应设计在造模后 1~36 小时之间。

【模型评估】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较多,主要有两大类:缺血性急性肾衰竭模型和肾毒性急性肾衰竭模型。采用切除大鼠右肾并夹闭左肾动脉方法建立的缺血性ARF 具有简便有效,成功率高的优点,而且肾功能和肾小管等形态学病理改变典型,稳定,主要用来研究 ARF 发病机制和氧自由基清除剂对 ARF 的防治作用。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北京实验外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