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音准的理念法宝》
常有人装懂说克莱斯勒大师有时觉得他某些音没拉准,他考乐团不被录用,因为觉得他的音怪怪的,会扰乱乐队,这恰恰是他拉独奏的料,乐队音准是共性的,独奏家的音准是个性的,尤为核心的武器是小提琴的音准是可以创造的,是带有个人标签的。当代演奏家的演奏同质化、标准化,类同化,相似化,就在于没有创造!其实音准并不是钢琴上的音准,尤其小提琴要根据调性来搞定音准,即调性不同,那么每一个音的地位关系就随着调性来判定,所以,演奏不同的乐曲音准的高度就不是绝对音高!换句说法即叫“艺术音准”。双音其实用纯律较妥,小提琴的最高难度与最高级别其实就是双弦的音准度,小提琴单旋律之所以比钢琴好听,我认为是小提琴的音准由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纯律的相互调节平衡的,它是有活的、有生命的,犹如人体身上的“血“,更高的意境是可以创造的,因为实际拉时会有细微差异性、个性与悟性等因素,这种差异性恰恰是一般人不能达到艺术家的水准与格局的试金石。节拍器上的是十二平均律的音准是#C=bD,#D=bE、#E=F,#F=bG,#G=bA,#A=bB,#B=C。五度相生律的音准度就高了一级:例如:#D并不等于bE,#D要稍偏高点向E音靠近,bE要稍偏低点,向D靠近,这个系统音准为小半音,节拍器不显示的。更高一级的音准是纯律:双弦。节拍器的显示嚣会出现乱麻!同时还涉及到调性的调整关系,小提琴的半音范围很细致如:无论何调钢琴只有唯一的一个半音,而小提琴的半音就至少有三个半音的差异性,双弦要求更高是二个或三、四个音的音组合而成唯美音准“度”的和谐性以及独特性,要靠境界、悟性和耳朵来辨别的,总之,小提琴的音准度是活的,流动的,有生命的,犹如人体的“血液”,所以要认真对待,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水平,提高境界,多听、多体会、多感悟,多用耳辨别音准的微妙差异性妙处和活力!才能把乐曲演绎成有灵魂、有灵性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